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基于新刑法执行理念的城市社区矫正管理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09:12

  本文关键词:基于新刑法执行理念的城市社区矫正管理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现代刑罚执行管理的方法上,绝大部分民主国家趋向行刑社会化的原则,基于这个原则而产生新兴的刑罚的执行方式——社区矫正,能够有利于政府的公共管理资源更加合理分配、有效降低政府行政成本的刑罚执行方式。在国外,发达国家试行非监禁刑制度已有超过六十年的历史,至今在刑罚理念和管理实践上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监管模式,社区矫正这种管理模式在矫正罪犯恶念和教育感化方面发挥的效果日渐增加,作为国外发达国家的主流刑罚方式,社会矫正这种刑罚方式逐渐成长发展,而现在社区矫正执法人员数量充足、社区矫正执法机构配置合理、社区矫正相关的法律法规趋向完善。国外社区矫正取得执法成本更低、社会效果更好的实践成果说明了社区矫正是一种具有发展前途的刑罚模式。本文根据已有相关研究文献为基础,通过参考国外完善的社区矫正管理模式理论经验,同时对国内已有几种管理模式进行综述对比,结合宁波这个具有中等城市代表性的管理实践,探索在当代中国具有普遍适应性的社区矫正管理模式。 通过研究发现,不管是政府主导型的行政集中监管模式,还是政府领导型的协作监管模式和第三方参与的社会监管模式,都存在或多或少的弊端,不是政府管理“越位”就是管理“缺位”,不是管理过度“刚性”就是管理过度“柔性”,而且存在大量无法可依的问题,不符合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政府工作精神,更无法真正实现社区矫正的社会经济价值,以浙江宁波为例,社区矫正工作存在大量管理难题,主要是管理队伍人员岗位的不稳定、管理机构组织结构的不健全、社区矫正人员的评估制度不完善、社会支持受到传统文化的抵制、法制建设跟不上实践发展。 对于国内城市社区矫正管理模式的完善,学界已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方案,这些改革方案在可行性、有效性等方面表现不尽相同,但都不是解决现行体制弊端的最好方案。通过分析现行管理模式的弊端、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和其它学者的改善思路,作者认为理想的社区矫正管理模式应围绕社区矫正人员的管理、教育、帮扶三个方面展开,首先由地方政府建立独立的社区矫正管理行政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和管理行政事务,然后建立一只专业的城市社区矫正管理队伍,管理队伍包括行政执法人员、社区工作人员、社会志愿者三类人员,管理队伍通过完善的社区矫正监督评估机制,负责对罪犯的矫治教育和改造工作,最后应建立社会矫正帮扶体系,充分发挥社会参与的作用,通过非行政的方式解决好社区矫治人员的帮扶问题,帮助他们尽快融入社会。通过以上办法,建立集管理、教育、帮扶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矫正管理模式,实现降低重新犯罪率的、提高地方社会公共安全稳定水平目的,体现出将问题解决在基层,将矛盾化解在基层的政治、社会、法律效果。
【关键词】:新刑法 城市社区矫正 管理模式 宁波市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6.8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9
  • 第1章 绪论9-18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文献综述11-15
  • 1.2.1 国外文献综述12-13
  • 1.2.2 国内文献综述13-14
  • 1.2.3 简要评述14-15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5-16
  • 1.3.1 研究思路15
  • 1.3.2 研究方法15-16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16-18
  • 1.4.1 研究内容16
  • 1.4.2 创新点16-18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借鉴18-22
  • 2.1 城市社区矫正管理模式的界定18-19
  • 2.1.1 社区矫正概念及特点18
  • 2.1.2 社会服刑人员概念18-19
  • 2.1.3 城市社区矫正管理模式的概念19
  • 2.2 城市社区矫正管理的主要任务19-20
  • 2.3 理论借鉴20-22
  • 2.3.1 治理理论20
  • 2.3.2 行政民主化理论20
  • 2.3.3 公众参与理论20-21
  • 2.3.4 刑法修正案八与刑事诉讼法的人权理论21-22
  • 第3章 城市社区矫正管理模式现状分析22-36
  • 3.1 我国城市社区矫正管理模式概况22-26
  • 3.1.1 社区矫正的“南京模式”22-24
  • 3.1.2 社区矫正的“北京模式”24-25
  • 3.1.3 社区矫正的“上海模式”25-26
  • 3.1.4 三种模式的比较评价26
  • 3.2 宁波市城市社区矫正管理模式分析26-36
  • 3.2.1 宁波市城市社区矫正情况概述26-27
  • 3.2.2 宁波市的主要做法和经验27-34
  • 3.2.3 宁波市社区矫正个案分析34-36
  • 第4章 城市社区矫正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36-42
  • 4.1 相应体制机制的制约36-38
  • 4.1.1 管理机构尚需完善36-37
  • 4.1.2 管理队伍尚需稳定37-38
  • 4.2 相关制度与技术的制约38-40
  • 4.2.1 法律依据不充分38
  • 4.2.2 评估制度不健全技术滞后38-40
  • 4.3 观念与社会基础的制约40-42
  • 4.3.1 传统观念抵制社区矫正的实践发展40
  • 4.3.2 社会支持未形成合力40-42
  • 第5章 完善城市社区矫正管理模式的对策42-50
  • 5.1 明确社区矫正管理主体,优化管理组织结构42-43
  • 5.1.1 明确社区矫正管理主体42
  • 5.1.2 优化管理组织结构42-43
  • 5.2 以公共管理理论为指导,完善城市社区矫正管理队伍建设43-47
  • 5.2.1 强化政府社区矫正执法队伍建设43-44
  • 5.2.2 加大社区矫正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44-45
  • 5.2.3 建立第三方社区矫正志愿者队伍45-47
  • 5.3 加强城市社区矫正进出口管理,完善社区矫正人员危险性评估47-48
  • 5.3.1 建立对社区矫正人员的职业评估官制度47
  • 5.3.2 健全拟社区矫正人员人身危险性评估体系47-48
  • 5.4 完善社区矫正帮扶功能,健全城市社区矫正救助体系48-50
  • 5.4.1 开设社区矫正的专项基金会48-49
  • 5.4.2 健全社区矫正人员培训体系49
  • 5.4.3 建立社区矫正人员自主创业帮扶机制49-50
  • 结语50-51
  • 参考文献51-53
  • 致谢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瑜;;情节的定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陈琳;;关于构建我国审前社会调查制度的价值分析与设想[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3 许振奇;;在社区矫正中加强社区建设的思考[J];中国司法;2008年07期

4 吴宗宪;;论社区矫正立法与刑法修正案[J];中国司法;2009年03期

5 但未丽;;论市民社会参与刑罚执行之必要性[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葛景富;陆晓光;;推进社会区矫正工作 促进社会和谐稳定[J];法学与实践;2007年02期

7 封志晔;;社区矫正与社区建设的分离与磨合[J];法制与社会;2007年07期

8 肖中华;陈嫡;段志明;;浅析标签理论的现实意义[J];法制与社会;2010年14期

9 蔡春生;张旭;张仕忠;倪业群;;创新社区矫正制度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10 周国强;;论我国社区矫正对象的拓展[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顺安;社区矫正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新刑法执行理念的城市社区矫正管理模式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6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36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9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