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法治湖南视野下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02:02

  本文关键词:法治湖南视野下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法治是依法调整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的有力保障。民族自治地方法治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自治地方法治是法治在民族关系领域的具体实践,是以科学、完备的民族法律体系和丰厚、坚实的民族法治文化为基础,以民族法律的实施为内容,以维护民族权利、促进民族繁荣和发展为目标,依照民族法律调整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一种有序状态。对民族自治地方法治建设进行系统、动态的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而在法治湖南视野下对民族自治地方法治建设进行研究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湖南省的地方法治建设具有典型性和前瞻性,对其进行研究分析,有利于树立地方法治建设的典范,而且,新晃侗族自治县作为湖南省民族自治地方之一,拥有第一部全国范围内的县级自治条例,及湖南省范围内的第一部自治条例,在一定程度上,其法治建设具有先进性及特殊性。本文试图通过对湖南省新晃侗族自治县的法治建设进行调查研究,从立法、执法、司法、法律监督、公众参与等五个方面来剖析法治湖南视野下的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现状,从而为构建民族自治地方法治建设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本文第一章是法治湖南概述,首先,通过对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及依法行政,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及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及法治湖南这三组关系的对比,阐述了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然后,介绍了法治湖南的发展以及法治湖南的制度创新情况。最后,介绍了法治湖南在民族自治地方的实践,包括湖南省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情况、法治现状等,以及全省第一个颁布《自治条例》的民族自治地方——新晃侗族自治县的基本情况。 本文第二章是新晃侗族自治县立法分析,通过对新晃侗族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以及规范性文件的立法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出新晃侗族自治县立法的主要问题有:法律层级较低,多以规范性文件为主;自治条例相对落后,不能有效实施自治;缺少单行条例和变通规定。并对上述问题展开原因分析。最后,对新晃侗族自治县立法的完善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文第三章是新晃侗族自治县执法分析,从行政执法指导案例制度、行政强制、行政处罚几个方面总结了新晃侗族自治县的执法现状。通过对计划生育办、城镇日光村等案例进行分析以及对行政执法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提出执法的主要问题有:执法不作为、乱作为现象突出;执法过程中不按严格的法定程序办理;执法人员执法水平有待提高。并对上述问题展开原因分析。最后,对新晃侗族自治县执法的完善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文第四章是新晃侗族自治县司法分析,本章从纠纷解决机制、“村规民约”的运用、民俗习惯的运用以及能动司法的推广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新晃侗族自治县的司法现状,并指出新晃侗族自治县司法的主要问题及对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对新晃侗族自治县的司法完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本文第五章是新晃侗族自治县法律监督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了依法行政考核制度、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在新晃侗族自治县的实施情况,并结合对绍溪村村民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以及当地的典型案例,指出新晃侗族自治县法律监督的主要问题有:内部监督流于形式、忽视外部监督、外部监督渠道不畅。并从加强外部监督的独立性;加强法律监督立法,完善内部监督体系等两方面对法律监督的完善提出意见和建议。 本文第六章是新晃侗族自治县公众参与分析,从听证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司法参与制度、民主议事制度以及具有民族特色的法律普及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新晃侗族自治县的公众参与现状,并对碧朗乡和大秉溪村的民主议事情况进行了介绍。结合上述情况,分析听证制度、民主议事制度、专家咨询和决策调研制度、司法参与制度等各项公众参与制度的问题及原因。最后,对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本文第七章是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的完善,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的制约与推进、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的原则和路径、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的步骤和方式、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的制度构想四个部分。通过对本文第二章至第六章的梳理和总结,提出对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的制度构想,包括对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的制度设计和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的方案构想两个方面,具体涉及到《法治新晃建设实施细则》的出台以及落实《法治湖南建设实施纲要》的配套措施等问题。并明确法治建设是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内容,加强民族自治地方法治建设,不仅能够进一步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内容,而且能够有效地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贯彻落实。
【关键词】:法治湖南 民族自治地方 法治建设 新晃侗族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1.8
【目录】:
  • 摘要3-6
  • ABSTRACT6-16
  • 导论16-24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16-18
  • 第二节 研究成果综述18-19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方法19-20
  • 第四节 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20-23
  • 第五节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23-24
  • 第一章 法治湖南概述24-43
  • 第一节 法治国家的概述24-28
  • 1.1.1 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依法行政24-26
  • 1.1.2 法治国家与法治政府、法治社会26-27
  • 1.1.3 法治国家和法治湖南27-28
  • 第二节 法治湖南发展概述28-31
  • 1.2.1 法治湖南发展历程28-29
  • 1.2.2 法治湖南现状29-31
  • 第三节 法治湖南制度创新31-34
  • 1.3.1 湖南特色的党委制度31-32
  • 1.3.2 行政指导案例制度32-33
  • 1.3.3 规范性文件管理制度33
  • 1.3.4 依法行政考核制度33
  • 1.3.5 行政裁量权的“综合控制模式”33-34
  • 第四节 法治湖南在民族自治地方的实践34-40
  • 1.4.1 湖南民族自治地方的基本情况34-35
  • 1.4.2 湖南民族自治地方的法治现状35-38
  • 1.4.3 新晃侗族自治县:颁布全国第一部县级《自治条例》38-40
  • 第五节 小结:法治湖南是法治国家的地方实践40-43
  • 第二章 新晃侗族自治县立法分析43-58
  • 第一节 新晃侗族自治县立法现状43-49
  • 2.1.1 立法进程43-45
  • 2.1.2 自治条例45-47
  • 2.1.3 单行条例47-48
  • 2.1.4 规范性文件48-49
  • 第二节 新晃侗族自治县立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49-54
  • 2.2.1 新晃侗族自治县立法的主要问题49-52
  • 2.2.2 新晃侗族自治县立法问题的原因分析52-54
  • 第三节 小结:立法是民族自治地方法治建设的基础54-58
  • 第三章 新晃侗族自治县执法分析58-69
  • 第一节 新晃侗族自治县的执法现状58-60
  • 3.1.1 行政执法指导案例58-59
  • 3.1.2 行政强制59
  • 3.1.3 行政处罚59-60
  • 第二节 新晃侗族自治县执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60-66
  • 3.2.1 新晃侗族自治县执法的主要问题60-63
  • 3.2.2 新晃侗族自治县执法问题的原因分析63-66
  • 第三节 小结:执法是民族自治地方法治建设的核心66-69
  • 第四章 新晃侗族自治县司法分析69-83
  • 第一节 新晃侗族自治县的司法现状69-76
  • 4.1.1 纠纷解决机制70-72
  • 4.1.2 “村规民约”的运用72-74
  • 4.1.3 风俗习惯的运用74-75
  • 4.1.4 能动司法的推广75-76
  • 第二节 新晃侗族自治县司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76-80
  • 4.2.1 新晃侗族自治县司法的主要问题76-78
  • 4.2.2 新晃侗族自治县司法问题的原因分析78-80
  • 第三节 小结:司法是民族自治地方法治建设的关键80-83
  • 第五章 新晃侗族自治县法律监督分析83-92
  • 第一节 新晃侗族自治县的法律监督现状83-85
  • 5.1.1 依法行政考核制度83-84
  • 5.1.2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84-85
  • 第二节 新晃侗族自治县法律监督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85-89
  • 5.2.1 新晃侗族自治县法律监督的主要问题85-87
  • 5.2.2 新晃侗族自治县法律监督问题的原因分析87-89
  • 第三节 小结:法律监督是民族自治地方法治建设的保障89-92
  • 第六章 新晃侗族自治县公众参与分析92-107
  • 第一节 新晃侗族自治县的公众参与现状92-97
  • 6.1.1 听证制度92-93
  • 6.1.2 专家咨询和决策调研制度93-94
  • 6.1.3 司法参与制度94-95
  • 6.1.4 民主议事制度95-97
  • 6.1.5 具有民族特色的法律普及97
  • 第二节 新晃侗族自治县公众参与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97-104
  • 6.2.1 新晃侗族自治县公众参与的主要问题97-101
  • 6.2.2 新晃侗族自治县公众参与的原因分析101-104
  • 第三节 小结:公众参与是民族自治地方法治建设的途径104-107
  • 第七章 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的完善107-130
  • 第一节 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的制约与推进107-112
  • 7.1.1 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的制约108-110
  • 7.1.2 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的积极因素110-112
  • 第二节 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的原则和路径112-115
  • 7.2.1 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的基本原则112-113
  • 7.2.2 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的路径选择113-115
  • 第三节 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的步骤和方式115-118
  • 7.3.1 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的步骤115-117
  • 7.3.2 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的方式117-118
  • 第四节 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的制度构想118-128
  • 7.4.1 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的制度设计118-123
  • 7.4.2 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的方案构想123-128
  • 第五节 小结:民族事务法治化是民族自治地方法治建设的首要任务128-130
  • 余论:法治国家的中国梦130-134
  • 参考文献134-139
  • 附录139-149
  • 致谢149-15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15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克群;;法治城市的特征意义与建设对策[J];中国司法;2010年02期

2 丁寰翔;陈潇;;论“地方法治”概念及其特点[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年06期

3 姜明安;行政执法的功能与作用[J];湖南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4 苗连营;郑磊;;宪政建设的统合模式——超越“上/下”之争的第三条道路[J];法学评论;2011年03期

5 曾建明,黄伟明;回顾与展望──论完善我国的人民调解制度[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柏正慧;;建设法治城市的几点思考[J];中国司法;2007年11期

7 张家成;;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推进法治城市建设[J];中国司法;2006年08期

8 苏力;二十世纪中国的现代化和法治[J];法学研究;1998年01期

9 张景峰;村规民约与农村社区法治建设[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10 白秀兰;;浅析公众参与理论及其制度构建[J];前沿;2007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洪祝;[N];人民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戴小明;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宪政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彭谦;中国民族立法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3 陈绍凡;从民族法制到民族法治[D];兰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帅;中国法治化进程中的村规民约问题[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亚萍;政府决策中专家咨询制度有效性的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杨琴;中国法治建设面临的难题与对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法治湖南视野下新晃侗族自治县法治建设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0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40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dd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