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01:04

  本文关键词: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一个国家在精神层面的发展水平,包括民主、政治、人权的发展水平,有时可以从《国家赔偿法》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确立与否及其完善程度片面的反映出来。在行政主体与公民的不平等地位之下,国家赔偿法为了实现这种平衡应运而生。随着人民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在精神层面上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国家赔偿法中确立精神损害的赔偿制度就越发显得重要。我国2010年《国家赔偿法》中规定了精神赔偿给付的简单范畴,其中有非财产性的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也有财产性的精神抚慰金。这在某种程度上标志着精神赔偿正式在国家赔偿中占有一席之地,国家在其公权力的实施上尊重公民的人格权。这是我国国家赔偿制度历史进程中的一大进步。但这项制度并不是一经确立就能够完美地体现出其重要的意义和完善的立法的,要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完善,才能进一步提高从而实现立法和执行上的完善。
【关键词】:国家侵权 国家赔偿 精神损害 精神损害赔偿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1
【目录】:
  • 内容提要4-7
  • 引言7-9
  • 一、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概念9-15
  • (一) 国家赔偿的概念9
  • (二) 精神损害的概念9-10
  • (三) 精神损害赔偿的相关理论10-12
  • (四) 我国精神损害国家赔偿的历史沿革12-15
  • 二、国家赔偿法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建立的必要性15-18
  • (一) 此项制度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必要制度15
  • (二) 此项制度是国家管理秩序通畅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15-16
  • (三) 此项制度是完善法律体系的客观需要16
  • (四) 此项制度是实现宪法精神的必然要求16-17
  • (五) 是借鉴国外立法的必然结果17-18
  • 三、国外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研究概况与借鉴18-26
  • (一) 德法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18-21
  • (二) 日、韩及我国台湾地区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研究概述21-23
  • (三) 国外的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对我国的借鉴23-26
  • 四、我国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及原因26-30
  • (一) 相关案例26-27
  • (二) 我国现行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不足27-28
  • (三) 我国精神损害的国家赔偿制度不足的原因28-30
  • 五、完善我国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建议30-37
  • (一) 在法典中体现精神赔偿,完善配套法律法规30-32
  • (二) 完善精神损害归责原则,合理认定侵权程度32-34
  • (三) 扩大精神损害赔偿范围,科学化赔偿标准34-36
  • (四) 从过去案例中总结经验,发挥案例指导作用36-37
  • 结论37-39
  • 参考文献39-43
  • 论文摘要43-45
  • Abstract45-48
  • 后记4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莘;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J];人民公安;2001年09期

2 吕萍;;《国家赔偿法》修订后的几大亮点[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3 马怀德,张红;论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王鉴辉;行政不作为违法的国家赔偿责任研究[J];现代法学;2000年01期

5 虞福生;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构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6 张红;;韩国国家赔偿制度及其借鉴意义——韩国国家赔偿法考察报告[J];行政法学研究;2007年04期

7 王青斌,陶杨;论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J];行政论坛;2003年06期

8 曹康;精神损害赔偿初探[J];政法论坛;1987年04期

9 郝明金;精神损害与国家赔偿责任[J];政法论坛;2002年06期

10 ;关于执行国家赔偿法若干问题的探讨[J];政法论坛;1995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维;论我国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D];湖南大学;2007年

2 杨彦峰;精神损害的国家赔偿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国家赔偿中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99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399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e3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