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探究
发布时间:2017-05-18 09:01
本文关键词: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监督,这一主要标准能够衡量政治体制是否正常运转。从理论上来看,对于一个法制国家,监督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然而,,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在现实社会中陷入了尴尬的局面,其监督作用的实施还没有达到理论和实际上的要求。对于我国来说,人民代表大会有着最根本的监督权利,能够为民主和法制的推进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撑,合理有效地实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作用,能够深化民主改革,巩固政治体制的监督作用,同时能够完善行政以及司法的相关权利。 笔者试图在分析人大监督的概念溯源、基本制度等基础上,进而提出我国人大监督制度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监督权运行机制存在不足的原因,并就此从法规制度、自身建设、监督方式和党与人大的关系角度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我国人民代表大会 监督权 人大监督
【学位授予单位】:外交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22
【目录】:
- 摘要2-3
- Abstract3-5
- 绪论5-7
- 一、 选题意义与目的5
- 二、 文献综述5-6
- 三、 论文结构6-7
- 第一章 人大监督的理论基础7-17
- 一、 监督权的概念7-9
- 二、 西方国家议会监督理论渊源9-12
- 三、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的理论基础12-13
- 四、 人大监督的功能13-17
- 第二章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机制17-24
- 一、 我国人大的监督主体和监督客体17-18
- 二、 我国人大监督的内容18-20
- 三、 人大监督的方式和手段20-23
- 四、 我国人大监督的特点23-24
- 第三章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工作的一些缺陷24-27
- 一、 监督宪法和法律实施的制度不够完善25
- 二、 对“一府两院”监督工作的不力之处25-26
- 三、 人大监督的客体和内容存在制度设计的缺陷26
- 四、 选举制度的缺陷制约了人大监督职能的发挥26-27
- 第四章 吸取西方国家议会监督经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27-38
- 一、 西方国家的监督机制的特点27-30
- 二、 改进人大监督工作的对策建议30-38
- 结语38-39
- 参考文献39-42
- 致谢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昌庚;;人大监督制度的反思与重构[J];朝阳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2 李金志;;理顺中国执政党与人大关系的对策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俞荣根;;构建人大的制度性监督体制[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4 张书林;;近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综述[J];人大研究;2006年10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监督制度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55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75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