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人大信访工作研究
本文关键词:新形势下人大信访工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对司法体制改革和“法治中国”建设提出了迫切要求。近年来,信访部门作为人民群众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之一,一方面,为群众政治参与开通了便捷的绿色通道。另一方面,信访诉求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使得信访制度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承担了重要责任。济宁市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走出了一条以绿色发展、开放型经济为特色的发展道路。但在快速发展背后,同样存有一些的矛盾和问题。人大信访工作是人大常委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实现人大监督的基础性工作,为强化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职能、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人民民主、法制意识的不断增强,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越来越被重视。本文在借鉴学者对人大信访研究的基础之上,以济宁市人大信访工作为例,运用现代政治制度、政治参与理论对新形势下人大常委会的信访工作进行探讨,对人大信访法治化、信访改革进行分析,并对我国人大信访的改革路径进行了一定探索。首先阐述了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关于信访问题的研究现状,提出论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然后对信访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通过人大信访工作任务的发展、办访方式的变化,对人大信访历史沿革进行总结,通过探讨人大信访相关的理论支撑和法律依据,进一步明确了人大信访工作的定位、职责。对济宁人大近年来信访工作数据(包括来信来访数量、变化趋势、类别、反映问题等)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当前人大信访工作中存在的困境,并找到了造成这些困境的根本原因。对国外相关制度进行比照参考,得出对我国信访制度建设的启示。在前面分析基础上给出了自己关于信访制度改革及为人大信访发展方向的的思考,提出完善信访法律体系,推进相关信访制度建设,创新信访工作模式,探讨人大代表参与信访工作制度等发展方向,并从自办、督办、转办三个路径对人大信访办访模式进行一定探索。最后对人大信访工作下步发展做了前瞻性展望。
【关键词】:信访 人大信访 改革 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24;D632.8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11-12
- 1.1.1 选题背景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研究综述12-16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2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2-16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6-17
- 1.3.1 研究思路16
- 1.3.2 研究方法16-17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17-18
- 第2章 人大信访概述18-26
- 2.1 人大信访的相关概念界定18-19
- 2.1.1 信访18
- 2.1.2 人大信访18
- 2.1.3 人大信访的分类18-19
- 2.2 人大信访的法律、政策依据19-21
- 2.2.1 宪法的依据19
- 2.2.2 地方组织法的依据19-20
- 2.2.3 监督法的依据20
- 2.2.4 信访条例的依据20-21
- 2.3 人大信访历史沿革及工作任务的发展21-23
- 2.3.1 人大信访工作的初创阶段(1951年——1977年)21
- 2.3.2 人大信访工作的初步完善(1978年——1981年)21
- 2.3.3 人大信访工作的发展阶段(1982年——2003年)21-22
- 2.3.4 人大信访工作的成熟阶段(2004年——2012年)22
- 2.3.5 人大信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2013年至今)22-23
- 2.4 人大信访的理论支撑23-25
- 2.4.1 代议制理论23
- 2.4.2 政治参与理论23-24
- 2.4.3 权利救济理论24-25
- 2.5 人大信访工作的职责、定位25-26
- 2.5.1 人大信访的工作职责25
- 2.5.2 人大信访工作是人大监督工作的组成部分25-26
- 第3章 济宁人大信访工作研究26-37
- 3.1 济宁市人大常委会信访处近年来信来访情况26-32
- 3.1.1 总体数量及变化趋势26-29
- 3.1.2 信访类别及内容构成29-32
- 3.2 济宁人大信访工作困境分析32-34
- 3.2.1 功能定位不够明确32-33
- 3.2.2 工作实效有待提高33-34
- 3.2.3 队伍建设亟待加强34
- 3.2.4 人大代表作用未能完全发挥34
- 3.3 当前影响人大信访工作的体制机制原因34-37
- 3.3.1 影响人大信访工作的内部体制机制35
- 3.3.2 影响人大信访工作的外部体制机制35-37
- 第4章 国外相关制度及启示37-41
- 4.1 瑞典的议会监察专员制度37
- 4.2 英国的行政监察专员制度37-38
- 4.3 加拿大的公民投诉制度38
- 4.4 美国的议员个别案件调查制度38-39
- 4.5 日本的苦情处理制度39
- 4.6 国外相关制度的启示39-41
- 4.6.1 其他救济渠道存在的必要性39
- 4.6.2 申诉机构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39-41
- 第5章 人大信访的改革方向及路径探索41-51
- 5.1 坚持法治原则,完善信访法律体系41-42
- 5.1.1 使信访回归政治参与本质41-42
- 5.1.2 规范信访受理主体42
- 5.1.3 规范信访受理内容及解决方式42
- 5.2 推进人大信访相关制度建设42-45
- 5.2.1 建立人大信访协调制度42-43
- 5.2.2 建立人大信访听证制度43
- 5.2.3 建立人大信访督办反馈制度43-44
- 5.2.4 建立人大信访工作考评制度44
- 5.2.5 建立人大信访事项依法终结制度44
- 5.2.6 建立人大信访形势综合分析制度44-45
- 5.3 探索推进人大代表参与人大信访工作45-46
- 5.3.1 建立人大代表接访平台45
- 5.3.2 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调研、走访活动45
- 5.3.3 加强业务知识培训,提升人大代表履职能力45-46
- 5.4 创新人大信访工作模式,实现“网上信访”46-47
- 5.4.1 网络硬件平台建设46
- 5.4.2 专业人员队伍建设46-47
- 5.4.3 实现案件办理的公开透明47
- 5.4.4 加强宣传指导,提高网络信访平台的应用水平47
- 5.5 人大信访的三种办访路径探索47-51
- 5.5.1 人大自身信访事项,通过“自办”路径办理49
- 5.5.2 行政机关信访事项,通过“督办”路径交政府有关部门办理49
- 5.5.3 涉法涉诉信访事项,通过“转办”路径交法院、检察院办理49-51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51-52
- 参考文献52-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国锋;;人大信访,曙光在前[J];人民政坛;2003年05期
2 凌一;;人大信访:用处不大还是大有可为?[J];人民政坛;2003年05期
3 李光雄 ,黄桂荣;情为民系解民忧——记万宁市人大信访工作[J];海南人大;2004年11期
4 李文红;;浅析人大信访的改进方向[J];人民之声;2007年12期
5 杨弃;;写在人大信访室[J];楚天主人;2008年08期
6 张双山;;人大信访网络“网”民心[J];公民导刊;2010年07期
7 明涛;楚汀;;首期全省人大信访干部培训班举办[J];楚天主人;2011年02期
8 段佩金;;人大信访员[J];吉林人大;2012年01期
9 任林远;金明涛;;全省人大信访干部培训班在随州举行[J];楚天主人;2012年12期
10 王懿诚;;王懿诚秘书长在全省第二期人大信访干部培训班上的讲话(摘登)[J];山东人大工作;1998年07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梁然;我市召开人大信访工作会议[N];营口日报;2011年
2 记者 蔡添高;扎实做好新形势下人大信访、督查工作[N];闽西日报;2012年
3 兰天;我区人大信访工作探索新机制[N];广西日报;2014年
4 郝卫军 河南;人大信访要力求三“有”[N];人民代表报;2014年
5 田勇 王美荣;巴音宝力格镇人大信访渠道畅通 化解矛盾出新招[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7年
6 本报记者 王兵;全省人大信访干部培训班开班[N];贵州日报;2007年
7 曲正圣;全市人大信访工作会议举行[N];青岛日报;2007年
8 李强;省人大信访工作座谈会在并举行[N];山西日报;2007年
9 河南 刘松波;县级人大信访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N];人民代表报;2007年
10 刘明胜;明确人大信访受理范围[N];人民代表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龙;新形势下人大信访工作研究[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2 傅友雄;关于改进地方人大信访工作的探讨[D];复旦大学;2010年
3 宋永梅;人大信访法律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4 林俏春;区级人大信访工作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5 朱文沂;论人大信访委员会的设立[D];苏州大学;2014年
6 孙雷;人大信访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新形势下人大信访工作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57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75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