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我国刑事侦查阶段沉默权制度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7-05-19 13:14

  本文关键词:我国刑事侦查阶段沉默权制度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沉默权的产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体现,是落后野蛮的刑事诉讼制度向着文明民主的方向发展的标志,也是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基本权利的重要表现。沉默权的有效适用能增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追诉机关相抗衡的力量,改变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现状,扭转双方在诉讼中地位失衡的局面,促使双方在刑事诉讼中的地位保持平等,对抑制刑讯逼供现象的发生,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权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沉默权制度的确立与否,已经渐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刑事司法是否公正的一个标志。 到目前为止,沉默权不仅被世界上许多国家明确规定在法律中,而且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被列入许多国际公约中,其已成为国际人权保障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我国已经签署了包括《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在内的多部明确规定沉默权内容的国际公约,并且在签署时没有对沉默权这一部分内容提出保留,这表明我国在国际上承认了沉默权,但遗憾的是,我国没有切实履行国际公约中的内容,在我国现行法律中还没有明确规定沉默权。 沉默权制度的确立对保障人权、促进刑事诉讼程序的公平正义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刑事司法向着民主文明进步的方向发展的内在要求。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民主文明进程的加快,法治的不断健全与完善,,近年来,我国对人权保障事业与司法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为我国引进沉默权制度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现如今,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国家之间相互学习、借鉴、移植法律制度,正为沉默权制度的发展与在更多国家的确立推波助澜。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影响越来越大,我国既然已经签署了蕴含沉默权内容的国际公约,在签署时又没有对这部分内容提出保留,那么就应该模范地遵守国际公约,切实践行国际公约的内容,将沉默权内化为我国国内法中的规定。因此,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就显得非常必要,尤其是在最容易侵犯犯罪嫌疑人权利的侦查阶段,确立沉默权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尝试着论述在我国刑事侦查阶段构建沉默权制度,文章先从沉默权的基础理论入手,介绍了沉默权的涵义、历史沿革,以便对沉默权制度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为后文的开展进行铺垫。接着对我国侦查权与沉默权的现状进行了剖析,我国的侦查权以强大的国家权力作后盾,在追诉犯罪的过程中具有很强的积极主动性,而我国现行法律中不仅没有规定沉默权,法律还课以犯罪嫌疑人如实回答侦查人员提问的义务,致使犯罪嫌疑人在与追诉机关相对抗的候,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在明确了我国立法缺失沉默权制度这一现状后,试着论述了我国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即我国应在刑事侦查阶段确立沉默权制度,但考虑到沉默权对打击犯罪的消极影响,应对沉默权的适用作出一些例外的规定,以兼顾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
【关键词】:刑事侦查阶段 沉默权 人权保障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5.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4
  • (一)、 本文的研究对象及其选题的意义10
  • (二)、 与本文主题相关的研究成果10-12
  • (三)、 本文的研究方法12-14
  • 一、 沉默权制度概述14-24
  • (一) 沉默权的涵义14-16
  • 1. 沉默权的界定14
  • 2. 确立沉默权的理论基础14-16
  • (二) 沉默权的历史渊源16-19
  • 1. 在普通法系国家的起源及其发展16-17
  • 2. 在民法法系国家的产生和发展17-19
  • (三) 当前沉默权制度的发展趋势19-21
  • 1. 沉默权的国际法确认19
  • 2. 沉默权的合理限制19-21
  • (四) 沉默权与相关问题的辨异21-24
  • 1. 沉默权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刑事政策21-22
  • 2. 沉默权与如实回答义务22-24
  • 二、 我国刑事侦查阶段的沉默权现状24-30
  • (一) 刑事侦查活动与沉默权24-26
  • 1. 沉默权制度确立对刑事侦查活动的积极意义24-25
  • 2. 沉默权制度确立对侦查活动的不利影响25-26
  • (二) 我国刑事侦查阶段沉默权的现状26-27
  • (三) 我国沉默权缺失的成因27-30
  • 1. 集权的政治体制27
  • 2. 公民权利意识淡薄27-28
  • 3. 实体正义优先的诉讼目的28
  • 4. 案件侦破的现实压力28-30
  • 三、 我国刑事侦查阶段沉默权制度的构建30-42
  • (一) 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必要性30-32
  • 1. 沉默权是言论自由的应有之义30
  • 2. 沉默权制度的确立有助于抑制刑讯逼供30-31
  • 3. 确立沉默权制度是贯彻无罪推定原则的需要31
  • 4. 确立沉默权制度是我国履行国际义务的需要31-32
  • (二) 确立沉默权制度的可行性32-34
  • 1. 我国现行的有关法律规定为沉默权制度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依据32-33
  • 2. 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为确立沉默权制度奠定了基础33
  • 3. 学者们对沉默权的研究为沉默权制度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保障33
  • 4. 司法实践表明司法机关正逐步对沉默权予以接受并进行尝试33-34
  • 5. 侦查技术的提高为沉默权制度的确立创造了有利条件34
  • (三) 我国刑事侦查阶段沉默权制度构建的设想34-42
  • 1. 我国沉默权制度的模式选择34-35
  • 2. 沉默权制度的适用范围35-36
  • 3. 沉默权制度实施的保障机制36-39
  • 4. 对侦查阶段沉默权制度的合理限制39-42
  • 结语42-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4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宋福义;潘道义;郑瑞琰;;沉默权与如实回答义务的关系[J];研究生法学;1999年01期

2 刘根菊;沉默权与严禁刑讯逼供[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3 许志;;关于诱惑侦查的法律思考[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4 刘根菊;沉默权与坦白从宽、抗拒从严[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5 徐坤岩;;对沉默权在侦查阶段确立的新思考[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年05期

6 王敏远,朱长立;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述评[J];法学研究;2000年01期

7 刘根菊;在我国确定沉默权原则几个问题之研讨(上)[J];中国法学;2000年02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刑事侦查阶段沉默权制度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8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78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65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