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行政诉讼类型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行政诉讼类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行政诉讼类型是一个关涉原告资格、受案范围、举证责任、判决形式等诸多方面的行政诉讼制度,,行政诉讼类型化对于公民权益的保护和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于行政诉讼的类型化研究,西方国家的理论与实务己相当成熟。随着我国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的加快,构建我国的行政诉讼类型制度已成为了我国行政诉讼制度发展的重要一环。由于我国法律并未对行政诉讼类型问题予以明确规定,随着社会的发展,现行的《行政诉讼法》显然已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行政诉讼法》的修改已经成为行政诉讼类型制度发展的必然需要,在立法的建议上,行政诉讼类型应当采用规范形式明确规定下来。同时,原告的诉权、行政诉讼的目的、法律传统、进入到行政诉讼程序的行政争议性质、行政审判权的范围、诉讼标的及审理规则和审理方式七种因素均影响着我国行政诉讼类型的划分。我国的行政诉讼类型应当包括撤销诉讼、课予义务诉讼、确认诉讼、给付诉讼、机关诉讼、公益诉讼六种诉讼类型。
【关键词】:行政诉讼类型 行政撤销诉讼 课予义务诉讼 行政给付诉讼 行政确认诉讼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5.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序论9-11
- 第一章 行政诉讼类型的基础理论11-17
- 第一节 行政诉讼类型的概念11-12
- 第二节 行政诉讼类型的划分12-14
- 一、 以诉讼目的不同为标准:主观诉讼和客观诉讼13
- 二、 以原告诉讼请求内容为标准:形成诉讼、给付诉讼及确认诉讼13
- 三、 以当事人关系是否对等为划分:抗告诉讼与当事人诉讼13-14
- 四、 以法律是否明文规定划分:法定诉讼与法定外诉讼14
- 五、 以原告范围大小不同划分:被害人诉讼、利害关系人诉讼与民众诉讼14
- 第三节 行政诉讼类型制度的价值分析14-17
- 一、 有利于诉讼争议明晰化,有利于全面保护公民的合法权利14-15
- 二、 有利于完善行政诉讼审理规则,完善行政诉讼程序15
- 三、 有利于保障行政审判权的有效运用,提高诉讼效率15-17
- 第二章 行政诉讼类型的历史沿革17-22
- 第一节 行政诉讼类型的萌芽17-19
- 一、 英国行政诉讼类型的萌芽:令状制度17-18
- 二、 法国行政诉讼类型的萌芽:越权制度18-19
- 第二节 行政诉讼类型的确立和发展19-22
- 一、 行政诉讼类型在西方国家的全面确立19-20
- 二、 行政诉讼类型的发展趋势20-22
- 第三章 、域外行政诉讼类型制度的分析与借鉴22-31
- 第一节 英美法系22-24
- 第二节 大陆法系24-27
- 一、 德国的行政诉讼类型制度24-25
- 二、 日本的行政诉讼类型制度25-26
- 三、 法国的行政诉讼类型制度26-27
- 第三节 两大法系行政诉讼类型制度的比较分析27-29
- 一、 两大法系的行政诉讼类型的共同点27-28
- 二、 两大法系行政诉讼不同点28-29
- 第四节 外国行政诉讼类型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29-31
- 第四章 、构建我国的行政诉讼类型制度31-43
- 第一节 我国的行政诉讼类型制度现状问题分析31-33
- 一、 法定的诉讼类型过于单一,不利于受害人合法利益的全面保障31-32
- 二、 行政诉讼类型的划分粗糙,不利于人民法院有效行使行政审判权32
- 三、 行政诉讼制度保守,强调法律对于行政诉讼类型的硬性规定32-33
- 第二节 影响我国行政诉讼类型划分的具体因素分析33-35
- 一、 原告的诉请33
- 二、 行政诉讼的目的33-34
- 三、 法律传统34
- 四、 进入到行政诉讼程序的行政争议性质34
- 五、 行政审判权的范围34
- 六、 诉讼标的34-35
- 七、 审理规则和审理方式35
- 第三节 构建我国的行政类型诉讼制度的初步构想35-43
- 一、 建立我国行政类型诉讼制度的理论体系35
- 二、 完善行政类型诉讼制度立法35-37
- 三、 我国行政诉讼类型制度的内容设计37-43
- 结语43-44
- 参考文献44-46
- 后记46-47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楠;我国行政诉讼类型化刍议[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李桂英;重整我国的行政诉讼类型制度[J];河北法学;2003年06期
3 杨晚香;;行政诉讼类型化若干问题探讨[J];法律适用;2007年02期
4 郑友启;安玉磊;;我国台湾地区行政诉讼类型化的评述与借鉴[J];台湾法研究;2005年03期
5 王平正,张建新;我国行政诉讼类型的构建及其适法要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章志远;;行政诉讼类型构造之理论内涵与时代背景[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1期
7 朱秋蓉;;我国行政诉讼类型研究的典范之作——《行政诉讼类型构造研究》评述[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8 李红枫;;行政诉讼类型论纲[J];研究生法学;2003年01期
9 李桂英;行政诉讼类型界说[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10 辜晓丹;;行政诉讼类型化及其价值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0年2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翠凤;;被征地农民权利救济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熊勇先;汪燕;;论社会弱者健康权的实现[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林宗浩;;韩国环境影响评价的司法审查制度[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凌维慈;;城乡规划争议中的原告资格——日本法上的启示[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张千帆;;宪政文化与制度建构刍议[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法治文明的承继与融合”法律分论坛论文或提要集[C];2004年
6 周世虹;王永平;;公司决议效力诉讼制度探析[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钟艳君;;浅析社会行政的发展对教育行政主体观的影响[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张捍卫;;新形势下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的思考[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9 冯广林;;论少数民族受教育权的法律保障[A];当代法学论坛(二0一一年第三辑)[C];2011年
10 沈沉;;依法行政与行政人员的道德素养[A];法治与德治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怀德;浅议行政诉讼制度改革[N];法制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张维;行政诉讼法需要大幅度修改[N];法制日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蒋安杰 孙长永 李佑标 叶自强 张榕 李季 羊琴;关注三大诉讼法修改[N];法制日报;2004年
4 袁曙宏 李洪雷;完善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1年
5 ;共同的课题 共同的思考[N];法制日报;2003年
6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卫平;第三人撤销诉讼程序[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我国的行政诉讼制度[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8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 司法理念与司法制度研究中心主任 崔永东;行政诉讼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N];检察日报;2010年
9 记者 杨茜 通讯员 田舍郎;我市行政诉讼制度功能逐渐显现[N];嘉兴日报;2010年
10 夏泽安;完善行政诉讼制度的几点建议[N];江苏法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吴华;行政诉讼类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陈惠菊;行政诉讼类型化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齐建东;行政资助法治化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4 林俊盛;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5 胡卫列;行政诉讼目的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李佳;民行交叉案件诉讼处理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靖;行政诉讼类型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梁志;行政诉讼类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杨潇潇;我国行政诉讼类型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
4 王涛;试论行政诉讼的类型[D];郑州大学;2003年
5 刘继霞;我国行政诉讼类型化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6 陈芝颖;行政诉讼类型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7 张翠云;行政诉讼类型的研究[D];郑州大学;2007年
8 刘章;抽象行政行为司法审查类型化研究[D];安徽大学;2005年
9 薛俊强;行政撤销判决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10 郭文清;中国行政诉讼类型构建之可行性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行政诉讼类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87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787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