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新生代农民工有效政治参与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1 12:24

  本文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有效政治参与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流动于城乡之间的现象将长期存在。然而,传统农民工正在退出社会舞台,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逐步代替传统农民工,成为城市建设中农民工群体的主力军。与传统农民工不同,他们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政治参与能力显著提高,政治参与方式多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走中国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重要的是应该最大范围、最广泛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有效政治参与,包括新生代农民工在内。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政治参与情况越来越受关注,它直接影响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和国家政治稳定。受社会、经济、制度以及自身素质等因素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并没有足够的政治参与权益。出生和成长在农村,工作和生活在城市,既不能参与到农村的政治活动,也难以融入到城市政治生活当中,成为事实上“政治上的边缘人”。因此,创造一切条件让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市民同等的权利,使其真正地融入到城市生活中,与城市市民共同参与城市事务,共享发展成果,是满足我国亿万同胞现实需求的和殷切期望的必经之路。 本研究引进和借鉴一些实证调研数据,结合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现状和特点,从多个角度全面、系统、科学的进行分析,采用文献资料、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等方法,探讨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现状以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与新生代农民工有效政治参与之间的关系;揭示制约新生代农民工有效政治参与的各种因素:我国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政治参与收益与成本的权衡,政治参与制度性排斥,社会公共资源困境,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扩大新生代农民工有效政治参与的对策:夯实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提供政治参与的法制保障,丰富政治参与的公共资源,提高政治参与的主体素质。本研究试图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关于新生代农民工有效政治参与的相关问题研究,进一步拓宽新生代农民工有效政治参与的研究范围,为扩大我国新生代农民工有效政治参与的实践提供可资参考的基本思路,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国家政治稳定贡献微薄之力。
【关键词】:民主政治建设 新生代农民工 政治参与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412.6;D621.5
【目录】:
  • 摘要10-11
  • Abstract11-13
  • 1 前言13-19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13-14
  • 1.1.1 研究目的13
  • 1.1.2 研究意义13-14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4-17
  • 1.2.1 国内研究综述14-16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6-17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17-19
  • 1.3.1 研究内容17-18
  • 1.3.2 研究方法18-19
  • 2 核心概念的界定及其相关的理论基础19-25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19-21
  • 2.1.1 新生代农民工19
  • 2.1.2 有效政治参与19-20
  • 2.1.3 新生代农民工有效政治参与20-21
  • 2.2 相关理论的基础与依据21-25
  • 2.2.1 西方学者关于政治参与理论21
  • 2.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政治参与理论21-22
  • 2.2.3 中国共产党入关于政治参与的理论22-25
  • 3 新生代农民工有效政治参与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25-29
  • 3.1 当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需要扩大新生代农民工有效政治参与25-26
  • 3.1.1 现有政治制度完善奠定了有效政治参与的制度基础25
  • 3.1.2 改革带来利益变动和社会结构重组提供了直接动因25-26
  • 3.1.3 社会自主空间扩展和联系方式演变构成了外部条件26
  • 3.2 扩大新生代农民工有效政治参与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26-29
  • 3.2.1 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民主政治意识觉醒26-27
  • 3.2.2 培养新生代农民工政治活动主体资格27
  • 3.2.3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民主政治参与能力27-28
  • 3.2.4 提升社会主义国家民主政治文明水平28-29
  • 4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现状29-34
  • 4.1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取得的成就29-31
  • 4.1.1 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29-30
  • 4.1.2 政治参与能力逐步提升30
  • 4.1.3 政治参与方式日渐多元30-31
  • 4.2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31-34
  • 4.2.1 政治参与组织化程度低31-32
  • 4.2.2 制度化参与渠道不畅通32-33
  • 4.2.3 参与成本与效能反差大33-34
  • 5 影响和制约新生代农民工有效政治参与的主要因素34-41
  • 5.1 制约新生代农民工有效政治参与的经济因素34-35
  • 5.1.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制约34
  • 5.1.2 政治参与收益与成本的失衡34-35
  • 5.2 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的制度性排斥35-36
  • 5.2.1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影响35-36
  • 5.2.2 有效政策和法规保护缺失36
  • 5.3 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中的公共资源短缺36-38
  • 5.3.1 权益代表组织机构不足36-37
  • 5.3.2 政治信息传播渠道不畅37
  • 5.3.3 社会歧视与社会排斥37-38
  • 5.4 新生代农民工自身政治参与能力低下38-41
  • 5.4.1 政治参与意识与效能感弱38
  • 5.4.2 群体利益的自觉认同危机38-39
  • 5.4.3 政治参与知识和技能缺乏39-41
  • 6 扩大新生代农民工有效政治参与的对策41-48
  • 6.1 夯实政治参与物质基础41-42
  • 6.1.1 调整产业结构引导就业方向41-42
  • 6.1.2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劳动报酬42
  • 6.2 提供政治参与的法制保障42-44
  • 6.2.1 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42-43
  • 6.2.2 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43
  • 6.2.3 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43-44
  • 6.3 丰富政治参与的公共资源44-45
  • 6.3.1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化程度44
  • 6.3.2 建立完善利益表达与协调机制44-45
  • 6.3.3 建立和拓宽制度化参与的渠道45
  • 6.4 提高政治参与的主体素质45-48
  • 6.4.1 培养新生代农民工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46
  • 6.4.2 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有效政治参与素养46-47
  • 6.4.3 提升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水平和技能47-48
  • 7 结论48-49
  • 致谢49-50
  • 参考文献50-5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史成虎;;从政治文化视角谈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问题[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吴仁喜;吕晓娟;;新生代农民工政治人格的培养[J];传承;2010年15期

3 李景治;熊光清;;中国城市中农民工群体的社会排斥问题[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4 沈龙云;;从公共政策角度分析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若干问题[J];社科纵横;2012年03期

5 刘哲;刘静;;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的问题与建议[J];商业文化(学术版);2010年07期

6 张彪;;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意识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中共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11年04期

7 左珂;何绍辉;;论新生代农民工政治参与: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10期


  本文关键词:新生代农民工有效政治参与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3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83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c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