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与当代中国公民文化成长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1 15:09
本文关键词:社会资本与当代中国公民文化成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作为社会构成的重要资源,社会资本主要是由信任、政治性参与、规范等一系列因素构成的系统集合。社会资本能够加强社会成员沟通,增进社会互信,吸引社会大众参与到政治建设中来,它可以促进社会稳定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社会资本。现阶段,我国正处于深刻的社会变革阶段,在公民文化成长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消极现象,比如政治参与意识淡薄、政治主体意识缺乏、民主法制思想匮乏等等,这些都可以通过分析社会资本理论得以解决。 本文充分论述了社会资本和公民文化的内涵,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阐述了社会资本存量的培育对于推动公民文化成长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之上深入分析了在我国培育公民文化的可行性路径。本论文分为四章进行阐述,主要对社会资本和公民文化的内涵进行了探讨,不仅对中国传统社会资本与现代社会资本进行比较研究,还对公民文化的本质以及国内关于公民文化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整理,并对当代中国公民文化构建的基本要求进行理论性探析,初步整理了较完整的理论框架。同时深入分析社会资本对公民文化的积极意义与消极功能,将社会资本与公民文化的培育联系起来。此外全面分析我国公民文化的成长现状,指出当前公民文化成长过程中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从政治学角度深入探索要怎样通过培育社会资本来推动公民文化的成长和发展。 信息化时代和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使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处于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它要求传统文化的转型和人自身的现代化,要求确立一种新的公民文化精神和公民文化模式。从社会资本的角度出发探讨培育公民文化的一般可行性途径,有利于为我国公民文化的建设提供一个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和可资借鉴的模式选择,为我国公民文化建设理论的创新和改革实践的深化作出贡献。
【关键词】:社会资本 公民文化 信任 参与网络 规范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0;C912.3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10
- 第一章 绪论10-18
- 1.1 国内外研究状况10-14
- 1.1.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1.2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2 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意义14-15
- 1.2.1 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14
- 1.2.2 研究意义14-15
- 1.3 研究方法以及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15-18
- 1.3.1 研究的主要方法15-16
- 1.3.2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16-18
- 第二章 社会资本与公民文化的内涵解读18-26
- 2.1 社会资本的内涵18-22
- 2.1.1 社会资本的含义18-19
- 2.1.2 社会资本的基本要素19-20
- 2.1.3 传统社会资本与现代社会资本的比较20-22
- 2.2 公民文化的内涵22-26
- 2.2.1 公民文化的本质22-24
- 2.2.2 当代中国公民文化构建的基本要求24-26
- 第三章 社会资本对公民文化成长的影响26-32
- 3.1 社会资本对公民文化成长的积极影响26-27
- 3.1.1 信任因素有利于培养公民对政治制度的认同感26-27
- 3.1.2 公民参与网络因素有利于推动政策网络治理的形成27
- 3.1.3 规范因素有利于促进协商民主的发展进程27
- 3.2 社会资本对公民文化成长的消极影响27-32
- 3.2.1 传统与现代社会资本交织,使臣民文化与公民文化共存28
- 3.2.2 社会资本分布不均,阻碍了公民文化的发展28-29
- 3.2.3 社会组织发育不良,制约了公民文化的成长29-32
- 第四章 中国公民文化成长的现状32-40
- 4.1 中国公民文化成长过程中的优势32-36
- 4.1.1 马克思主义成为社会指导思想32-33
- 4.1.2 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33-34
- 4.1.3 民主政治制度逐渐成熟34
- 4.1.4 法制建设不断健全34-35
- 4.1.5 公民意识不断加强35-36
- 4.2 我国公民文化成长中的问题36-40
- 4.2.1 政治参与意识单薄36-37
- 4.2.2 政治主体意识缺乏37
- 4.2.3 民主法制思想匮乏37-38
- 4.2.4 大众监督乏力38
- 4.2.5 宽容精神缺失38-40
- 第五章 培育社会资本推动中国公民文化成长40-54
- 5.1 培育信任社会资本,推动公民文化成长40-44
- 5.1.1 推行善治,加强公民与政府之间的互相信任40-42
- 5.1.2 提升媒体公信力,加强公民与媒体之间的互相信任42-43
- 5.1.3 形成普遍信任,加强公民与公民之间的互相信任43-44
- 5.2 培育参与网络社会资本,推动公民文化成长44-49
- 5.2.1 拓展公民的参与途径,引导公民积极参与45-46
- 5.2.2 强化公民意识,,培养具有自主性的公民46-47
- 5.2.3 准确定位社会组织,鼓励合理发展社会组织47-49
- 5.3 培育规范社会资本,推动公民文化成长49-54
- 5.3.1 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伦理道德规范建设49-51
- 5.3.2 加强互助观念,促进互惠规范建设51-54
- 第六章 结语54-56
- 参考文献56-60
- 致谢60-62
- 附录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卢爱国;;公民文化与社会监督[J];长白学刊;2006年01期
2 魏旭;集群式创新的社会资本激励效应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05年07期
3 苗贵安;王云骏;;从群体性突发事件看我国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路径选择[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杨超;凌学武;;社会资本理论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5 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3期
本文关键词:社会资本与当代中国公民文化成长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8400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384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