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视野下公民政治参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依法治国视野下公民政治参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给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得研究在依法治国视野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公民政治参与工作,具有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公民政治参与是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的有力基石,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政治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公民政治参与法治化是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二者之间存在着有机联系,依法治国作为治国理念和方式,其内在的要求公民政治参与要依法进行,公民政治参与良性的发展需要坚持依法治国。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宝贵的理论品质,坚持与时俱进,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不同时期发展着的具体实际国情相结合,提出与时代相符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理论指导实践,推动中国现代化公民政治参与事业稳步前进。本文在梳理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深刻分析当前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在依法治国视野下实现我国公民政治的发展,需要将民主与法治有机结合。立足于我国具体国情,秉承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从法治建设、制度建设、主体能力建设三个维度,全面系统探索当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路径。以树立科学的法律理念为统摄,立足制度保障机制,提升参与主体的参与知行能力,拓宽贯穿于国家、社会、个人的具体实现途径,增强依法治国视野下公民政治参与的统合力、向心力、践行力,紧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促使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取得更大发展。
【关键词】:依法治国 公民政治参与 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21.5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7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9-11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的目的10
- 1.1.3 研究的意义10-11
- 1.2 研究现状、思路和方法11-15
- 1.2.1 研究现状11-14
- 1.2.2 研究思路14-15
- 1.2.3 研究方法15
- 1.3 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15-17
- 1.3.1 研究重点15-16
- 1.3.2 研究难点16
- 1.3.3 研究创新点16-17
- 2 公民政治参与和依法治国的内涵17-20
- 2.1 公民政治参与的内涵17-18
- 2.2 依法治国的内涵18-20
-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公民政治参与思想20-26
- 3.1 邓小平理论中的公民政治参与思想20-21
- 3.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公民政治参与思想21-23
- 3.3 科学发展观中的公民政治参与思想23-24
- 3.4 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中公民政治参与思想24-26
- 4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回顾、现状及存在问题26-34
- 4.1 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回顾26-28
- 4.1.1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我国公民政治参与26-27
- 4.1.2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公民政治参与27-28
- 4.2 当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28-30
- 4.2.1 公民政治参与主体更加广泛28-29
- 4.2.2 公民政治参与内容更加丰富29
- 4.2.3 公民政治参与方式更加多样29-30
- 4.3 当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存在的问题30-34
- 4.3.1 当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法治建设不完善30
- 4.3.2 当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总体有待提高30-31
- 4.3.3 当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相对狭窄31-32
- 4.3.4 当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自主性团体不成熟32-34
- 5 依法治国视野下公民政治参与的路径探析34-45
- 5.1 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牢固树立公民政治参与思想34-37
- 5.1.1 提高法治意识,树立科学的公民政治参与思想35-36
- 5.1.2 健全立法机制,奠定公民政治参与的法律基础36-37
- 5.2 加强多种制度化建设,为公民政治参与法治化提供制度保障37-41
- 5.2.1 加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促进最高民主方式法治化37-38
- 5.2.2 加强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建设,促进参政议政法治化38-39
- 5.2.3 加强社会组织有关的制度,促进自主性团体的法治化39-40
- 5.2.4 加强居民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建设,促进基层民主参与法治化40-41
- 5.3 立足公民政治参与主体建设,提高主体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41-45
- 5.3.1 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夯实公民政治参与物质基础41-42
- 5.3.2 积极培育公民社会组织,创造公民政治参与共有载体42-43
- 5.3.3 提高主体政治文化素养,促使公民政治参与合理有序43-44
- 5.3.4 重视网络媒体平台发展,拓宽公民政治参与的新渠道44-45
- 结语45-46
- 参考文献46-49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49-50
- 致谢50-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树民;论依法治国方略[J];中国法学;2000年02期
2 徐宏伟;关于依法治国的几点思考[J];常州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3 谢元春;论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J];呼兰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4 韩裕庆;依法治国的关键在于依法治党[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王立民;我国的依法治国史鉴[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6 郭涛;从法制与法治关系评析依法治国[J];邯郸师专学报;2000年01期
7 王泽庆;试论依法治国的基本含义和基本要求[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周国平;论依法治国的三个关系——兼析依法治国的实现过程[J];学海;2000年05期
9 邓崇专;论依法治国的价值目标[J];学术论坛;2000年03期
10 徐浩然;;试论实行“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和基本措施[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邰建民;;依法治国及相关问题的思考[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邰建民;;依法治国及相关问题的思考[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3 农优勇;;浅谈科学发展观与依法治国的关系[A];“深入学习十七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马霄;方宏伟;;坚持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中国特色法治政府[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卢秉天;;浅谈依法普查[A];2008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8年
6 翁里;田冬;;论董必武守法思想及其现实意义[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7 张明学;;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党治理国家的必然要求[A];学习“十六大精神”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翔;论依法治国与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转变[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建陵;法治与依法治国的本质及其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小燕;试论依法治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11年
3 皮俊杰;基于依法治国视角的农民工权益保障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5年
4 王婧茹;依法治国背景下党的政策与法的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6年
5 吕越;我国依法治国方略的发展历程与思考[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6 肖选文;当前社会环境下警察执法用枪存在的法律问题探究[D];西北大学;2015年
7 仇婷;依法治国视野下公民政治参与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6年
8 程晓丽;依法治国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9 何海荣;宪政视域下依法治国与依法治党的良性互动[D];苏州大学;2010年
10 董安全;党的十五大以来依法治国思想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年
本文关键词:依法治国视野下公民政治参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48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04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