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问责复出机制研究
本文关键词:当前我国问责复出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基本上做到了有法可依。尤其现代民主政治理论的发展,要求建立责任政府、相对政府,不断约束和规范政府行为。但是,近年来我国一些政府官员被问责后却在短时间内复出,重新履职。甚至一些焦点事件中的焦点官员,也悄然复出而没有向社会事前公示公开,造成群众意见很大,社会影响也极度不好,使行政问责制流于形式。这一现象的重复发生,充分暴露出政府自身建设和自身内部运转,尤其政府官员的任用免职仍缺少完善的选拔任用制度,并且信息的不公开造成社会监督的不健全等现象暴漏出我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行政机制不健全以及问责官员复出机制存在诸多缺陷和问题。为此,建立健全问责官员复出机制,成为我国依法行政、建立责任政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近年来党的会议中多次提到“党要管党”、“党要管干部”等,更加要求必须完善问责官员复出机制。本文旨在对我国的问责官员复出机制中存在的问题、成因做出初步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性对策,,以期能对完善我国问责官员复出机制有所裨益。
【关键词】:问题官员 问责官员 复出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30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引言10-13
- (一) 问题的提出10-11
- (二) 研究现状11
- (三) 研究意义11
- (四) 研究方法11-13
- 一、 相关概念厘定及其基本理论13-22
- (一) 问责制、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的涵义13-14
- 1. 问责制13
- 2. 问责官员复出机制13-14
- (二) 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的内容14-16
- 1. 对被问责事由的分类管理14
- 2. 问责官员的跟踪考评机制14-15
- 3. 完善 公开、公正的官员复出程序15
- 4. 规范问责官员复出程序15
- 5. 建立违规复出的责任追究机制15-16
- (三) 问责官员复出机制建设的理论基础16-18
- 1. 民主政治理论16-17
- 2. 责任政府理论17
- 3. 问责理论17-18
- (四) 问责官员复出机制价值18-22
- 1. 有助于塑造政府公信力,构建诚信政府18-19
- 2. 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19-20
- 3. 是我国民主制度建设的必然要求20-22
- 二、 我国问责官员复出的现状分析22-27
- (一) 问责官员复出现状22-24
- 1. 问责官员复出成为惯例22
- 2. 复出时间过快,大多数未满处分期22-23
- 3. 复出过程暗箱操作,隐秘性、低调进行23
- 4.复出后的职务安排降级者少,官复原职甚至升职者多23-24
- (二)问责复出机制失范的危害性24-27
- 1. 损害了问责制的严肃性与权威性24-25
- 2. 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及合法性25
- 3. 不利于复出官员开展工作25-26
- 4. 腐蚀主流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26-27
- 三、 问责复出机制的失范的原因27-39
- (一) 法制缺位27-29
- 1. 制定制度与执行制度脱节,制度可操作性差28
- 2. 法理制度与潜性制度并存,制度流于形式28-29
- (二) 群众监督弱化29-31
- 1. 怕影响进步,不想管29
- 2. 事不关己,不愿管29-30
- 3. 怕打击报复,不敢管30
- 4. 对反腐成效存疑,不屑管30
- 5. 随波逐流,不用管30-31
- (三) 腐败心理作祟31-33
- 1. “欲望无止境”——贪婪心理31-32
- 2. “你干我也干”——跟风心理32
- 3. “你能把我怎么样”——狂妄心理32
- 4. “运气不会这么差”——侥幸心理32-33
- (四) 官本位思想的消极影响33-39
- 1. 官本位思想的历史渊源33-34
- 2. 官本位的危害34-39
- 四、 完善官员复出机制的对策39-59
- (一) 健全问责复出机制的法律体系39-41
- 1. 明确问责官员复出的条件和标准39
- 2. 进一步规范问责官员复出程序39-41
- (二) 加强对官员复出过程的社会监督41-46
- 1. 坚持办事公开,为群众监督提供基础保障42-43
- 2. 完善监督机制,营造官员复出群众监督的良好氛围43-44
- 3. 拓宽监督渠道,为群众监督创造便利条件44-45
- 4. 加大惩处力度,增强群众敢于监督的信心45-46
- (三) 建立健全问责官员考评机制46-52
- 1. 问责官员考核机制基本设计46-48
- 2. 问责官员“考任分离制”可行性探讨48-52
- (四) 建立违规复出的责任追究机制52-59
- 1. 完善惩处制度,加大违规复出成本52-53
- 2. 完善官员岗位责任制度,明晰官员责任权力范围53-54
- 3. 建立违规复出记实制度,确保官员违规复出有据可查54-55
- 4. 建立违规复出倒查制度,追究监督部门监管不力的责任55-56
- 5. 完善官员绩效评估制度,实现对官员效能责任的追究56-57
- 6. 完善教育培训考核制度,强化纪检监察官员专业素质57-59
- 结语59-60
- 参考文献60-63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63-64
- 致谢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栋;郑曙村;;当前我国官员问责复出机制的失范与完善[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1期
2 李正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特点[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01期
3 甘杨杨;;官员复出——对当代中国行政问责制的拷问[J];改革与开放;2012年10期
4 张帆;;基于效率内涵演进的企业社会责任边界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宋涛;;西方现代行政问责体系及对我国行政问责建设的启示[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王学军;论我国政府问责制之现实困境以及出路[J];理论与改革;2005年01期
7 陈党;;行政问责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J];理论与改革;2006年05期
8 毛政相;问责制:必须走向制度化[J];理论探讨;2005年01期
9 胡成国;;党政官员腐败心理剖析[J];理论探讨;2007年06期
10 郝丽;;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心理类型分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本报记者 曹建文;[N];光明日报;2009年
2 李军鹏;[N];学习时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红烁;中国共产党廉政教育思想历史考察及路径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罗一波;政府道德责任现状及其实现途径[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李勇斌;高中思想政治课文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谷林洲;我国公务员关联责任追究制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5 陶森修;公民的政治参与对政治稳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当前我国问责复出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84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08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