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学章程研究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中学章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中学教育改革的未来发展也应当紧贴“法治社会”的建设脚步,而中学教育范畴内的“法治”,就是“依章治校”,学校章程既是教育改革中各项政策方针的载体,亦是学校贯彻落实改革精神的制度保证。本文在这一背景下,试图通过研究民国时期的中学章程工作,以求为当今我国中学的章程建设和实施工作提供一些借鉴。本文采用了个案研究的方法,以沪江大学附中为例,研究了民国时期中学章程的基本内容以及特征,具体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第一,本文回顾了沪江大学附中的历史背景,该中学与沪江大学系同一年创办,自起初即带有大学预科班的性质;第二,本文引用了大量沪江中学附中的章程原文,对沪江大学附中的章程主要内容进行了梳理,总括来说,沪江大学附中章程中的学校主体信息比较全面,在行为规范准则方面十分严格,制定了大量诸如“教室规则”、“自修规则”、“用膳规则”等内容,该校章程的教学管理内容方面则强调鞭策与激励相结合,实施分段制、学分制并辅之以奖学金制度和细致的教学评估与惩罚制度,同时在日常管理方面,该校构建了以育人为核心的管理机制,并未完全实施原教旨的民主主义。沪江大学附中的章程内容展现出了其在内部治理结构方面的先进性,并且从该校的章程中亦可看出其与沪江大学的联系十分紧密,但同时又强调独立办学的色彩。第三,本文分析了沪江大学附中的学校章程对该校治理工作的意义,学校章程是沪江大学附中办学的法定前提,校内所有管理规则以及办学模式都须以章程为依据,因此学校章程显然是沪江大学附中实现自主管理的根本制度。完成了对沪江大学附中的个案研究后,本文将视野重新聚焦于当今中学的学校章程问题,当前我国中学在依章治校方面还存在诸多缺陷,学校对依章办学重视不够,章程的制定人员组成不合理,学校章程的法律效力也处于不明确的状态,同时对违反章程的行为亦缺乏有效监督机制。为此,本文借鉴了民国时期中学章程的一些经验,提出了针对性的完善建议,包括抓住依法治国的历史契机,大力推行依章治校的观念;通过依章治校减少行政化色彩;构建严格化管理与育人工作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在“学校与社区关系”中拓展“与大学合作”的内容;并最终通过内部治理机制的完善来保证中学章程得到贯彻落实。
【关键词】:学校章程 中学 民国时期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9.2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18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9-10
- 1.2 文献综述10-13
- 1.2.1 中学章程研究10-11
- 1.2.2 民国时期中学教育研究11-12
- 1.2.3 沪江大学研究12-13
- 1.3 概念界定13-14
- 1.3.1 学校章程13-14
- 1.3.2 中学14
- 1.3.3 民国时期14
- 1.4 中学章程的基本内容14-16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16-18
- 第二章 民国时期沪江大学附中的章程建设:个案研究18-31
- 2.1 民国时期沪江大学的历史回顾与评价18-19
- 2.2 民国时期沪江大学附中的历史回顾与评价19-20
- 2.3 民国时期沪江大学附中章程的内容20-25
- 2.3.1 全面的学校主体信息20
- 2.3.2 严格的行为规范准则20-22
- 2.3.3 鞭策与激励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22-24
- 2.3.4 以育人为核心的管理机制24-25
- 2.4 民国时期沪江大学附中章程的特征25-28
- 2.4.1 内部治理结构的先进性25-26
- 2.4.2 行为规范的严格细致26-27
- 2.4.3 与大学教学的紧密结合27-28
- 2.4.4 独立办学的思想28
- 2.5 民国时期沪江中学章程的意义28-31
- 2.5.1 办学的法定前提条件29
- 2.5.2 依规治校的切入点29
- 2.5.3 办学行为的根本依据29-30
- 2.5.4 自主管理的保障30-31
-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学章程建设的启示31-37
- 3.1 当代中学章程建设的问题31-32
- 3.2 民国时期中学章程建设的启示32-37
- 3.2.1 重视章程的意义和依章治校的观念33
- 3.2.2 通过依章治校减少行政化色彩33-34
- 3.2.3 严格化的内部管理与育人的结合34-35
- 3.2.4 在“学校与社区关系”中扩展“与大学合作”的内容35-36
- 3.2.5 建立内部治理机制促进中学章程的落实36-37
- 结论与展望37-38
- 参考文献38-41
- 致谢4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路阳;;中国近现代高等学校章程述略[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2 黄路阳;郇红;;论高等学校章程的性质[J];安康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庞慧;罗继荣;;民国时期大学章程的特点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周光礼;;从管理到治理:大学章程再定位[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02期
5 陈韶峰;从结构上完善中小学校章程[J];教学与管理;2004年10期
6 包春光;学校章程及作用初探[J];内蒙古教育;2003年02期
7 王立诚;;沪江大学与近代商科教育[J];近代中国;1996年00期
8 郭锦鹏;;关于大学章程制定中几个难点的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08期
9 苏渭昌;;二十一所教会大学始末简介[J];上海高教研究;1984年02期
10 石鸥;;中国教会大学——沪江大学[J];书屋;200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丹霞;学校章程中校长权力规定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鲁晓泉;我国高校学校章程及制定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沈益;中小学校章程建设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学玲;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公办中小学学校章程制定与执行的现状与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年
5 许霜婷;民国时期中学班级管理体制变迁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民国时期中学章程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81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08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