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西方民主思想和制度的借鉴和发展

发布时间:2017-06-01 01:02

  本文关键词: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西方民主思想和制度的借鉴和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重大成果,同时也是人们长期以来不断追求的一个美好的价值目标,一直鼓舞着世界各地人民为此奋斗不息,民主的理想也不断的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前进。 谈及民主,必然无法跨过古希腊,了解到从古希腊城邦民主到西方民主国家近代民主再到当代民主发展的历史进程、古典世界对于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理解以及考察古希腊民主制的意义,无一不说明,古希腊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史学界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通过历史研究的方法追溯和探讨古希腊民主,不仅能够从西方民主理论和西方民主政治事件的历程中去全面的认识民主,还能通过古希腊挖掘民主的根,再反观中西政治民主的传统差异,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和历史借鉴。 本文主体主要分为五个部分: 导论部分主要是说明了研究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同时对于研究的思路、方法以及国内外对于本课题的研究状况做出了一个简要的说明。为接下来的写作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一个思路上的引导。 第二部分主要对民主的起源以及民主的发展进行了一个概述。首先对民主的概念进行了解释,然后通过对古希腊的民主起源和民主存在的基本形式做了一个详细的背景介绍,最后通过论述古希腊历史上比较重大的三次民主改革来对古希腊民主发展历程的推进进行了总结。 第三部分通过介绍古希腊民主制的民主理论、民主思想对近现代西方民主启蒙和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其一,主要介绍了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想启蒙、法治精神深受古希腊民主思想的熏陶;其二,近现代西方民主制度方面,许多都由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延续发展而来,尤其是对其分权制衡的机制以及严格的法律监督制度的沿袭和改良;最后,介绍了西方民主理论的一个演化和发展趋势,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实际的变迁,民主理论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适应社会的一个改良趋势和展望。 第四部分将民主话题过渡到中国,通过之前对于西方民主的研究引出中国民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程,把视角放置于中国传统和现实状况这样的视域内来对中西民主文明史作的一个比较。通过对中国历史事件的描述来探讨为什么中国照搬西方民主发展模式屡屡失败,吸取了西方民主发展史中的一些经验和教训,总结出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途径应该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条件,进而推出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路径应该是与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相符合的。最后得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也是不可替代并应该长期坚持的政策。 第五部分集中介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得以成功实施的必然性和优越性,通过介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与西方虚伪的民主制度相比较的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总结了为什么我们要坚持实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种方式。同时,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的民主建设,指出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目前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和弊端,并提出了相对应的改良建议和完善措施,以促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更好的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真正的为人民服务以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更加完善。
【关键词】:古希腊民主制 西方民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2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9
  • 目录9-13
  • 1. 导论13-18
  • 1.1 研究的问题及意义13-14
  • 1.1.1 问题的提出13
  • 1.1.2 研究的意义13-14
  • 1.2 相关文献综述14-17
  •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工具17-18
  • 1.3.1 文献研究法17
  • 1.3.2 比较研究法17
  • 1.3.3 经验归纳总结法17-18
  • 2. 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18-30
  • 2.1 基本概念18-20
  • 2.1.1 何谓民主18
  • 2.1.2 古希腊民主的基本形式18-20
  • 2.2 城邦民主制度产生的背景及条件20-22
  • 2.2.1 历史背景20-21
  • 2.2.2 产生条件21-22
  • 2.3 古希腊民主制的发展22-25
  • 2.3.1 梭伦改革--民主制开创22-23
  • 2.3.2 克里斯提尼--完成贵族向民主制过渡23-24
  • 2.3.3 伯里克利--民主政治高峰24-25
  • 2.4 古希腊民主制的特点和局限性25-30
  • 2.4.1 古希腊民主制的特点25-27
  • 2.4.2 古希腊民主制的局限性27-30
  • 3. 古希腊民主制对后世西方民主的影响30-36
  • 3.1 对西方民主思想方面的影响30-32
  • 3.1.1 自由平等的意识观念30
  • 3.1.2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30-31
  • 3.1.3 少数服从多数思想原则31
  • 3.1.4 宪政思想31-32
  • 3.2 对西方民主制度方面的影响32-33
  • 3.2.1 直接民主制度32
  • 3.2.2 三权分立制度32-33
  • 3.2.3 法律监督制度33
  • 3.3 现代西方民主理论的演化和趋势33-36
  • 3.3.1 从代议制民主论到参与式民主论33-34
  • 3.3.2 从政治民主论到社会民主论34
  • 3.3.3 从一元民主论到多元民主论34-35
  • 3.3.4 从人民民主论到精英民主论35-36
  • 4. 中国民主实践对西方民主的扬弃36-51
  • 4.1 中国的民主启蒙36-38
  • 4.1.1 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的戊戌维新运动36-37
  • 4.1.2 孙中山、黄兴等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37-38
  • 4.1.3 陈独秀、李大钊等中国先进分子探索的新文化运动38
  • 4.2 中国的民主革命38-40
  • 4.2.1 第二波世界民主化浪潮下的中国民主革命38-39
  • 4.2.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主革命39-40
  • 4.2.3 其他党派的民主革命40
  • 4.3 中国的民主建设40-43
  • 4.3.1 中国民主建设的理论及制度方面40-41
  • 4.3.2 中国民主建设的实践及措施方面41-43
  • 4.4 中国民主发展对于西方民主的借鉴和经验总结43-48
  • 4.4.1 对西方民主理论及制度的借鉴和发展44-47
  • 4.4.2 我国民主发展的经验教训总结47-48
  • 4.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及优越性48-51
  • 4.5.1 社会主义民主是真正的人民民主48
  • 4.5.2 法律保障人民民主的真实性48-49
  • 4.5.3 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集中制原则49-50
  • 4.5.4 符合国情的民主政党制度50-51
  •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1-62
  • 5.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中国的必然性51-53
  • 5.1.1 符合我国国情51
  • 5.1.2 具有历史的优势51-52
  • 5.1.3 与我国自古以来秉承的“大一统”思想相契合52
  • 5.1.4 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52
  • 5.1.5 最好的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52-53
  • 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53-54
  • 5.2.1 体现出最广泛的民主性和真实性53
  • 5.2.2 统一的目标,不同的职责划分53-54
  • 5.2.3 实行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有效的解决了民主和效率的问题54
  • 5.2.4 是实现党的领导的最好政权组织形式54
  • 5.3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不足之处54-57
  • 5.3.1 人大代表的业余化及资格的缺乏54-55
  • 5.3.2 人民代表职能培训的缺乏以及职能的单一性55
  • 5.3.3 会议具体实施中的弊端55-56
  • 5.3.4 立法技术的不完善56
  • 5.3.5 对政府的财政权没有一个实质的监督和控制56-57
  • 5.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建议57-62
  • 5.4.1 探寻人大代表专职化道路,完善代表竞选机制,优化代表结构57-58
  • 5.4.2 建设和完善人大会的辅助性、服务性体系58
  • 5.4.3 提高议事方式的科学性及会议实效性58-59
  • 5.4.4 完善立法体制,充实立法技术59-60
  • 5.4.5 加强人大的监督权威以及监督处置权60-62
  • 结束语62-63
  • 参考文献63-68
  • 后记68-69
  • 致谢6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际陶;伯里克利的民主与独裁[J];东北师大学报;1991年05期

2 龙国政;;刍议西方民主发展的特点[J];法制与社会;2007年04期

3 张广智;略说古希腊的城邦文明[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2期

4 廖学盛;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和阶级斗争[J];世界历史;1989年06期

5 晏绍祥;近20年来英美古希腊史研究的若干趋势[J];世界历史;2000年02期

6 黄洋;雅典民主政治新论[J];世界历史;1994年01期

7 李英华;;先秦民本论与古希腊民主思想比较[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8 邓亚中;;马克思主义东方跨越理论的当代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5期

9 房宁;;民主的普适性与特殊性问题[J];理论前沿;2007年13期

10 施雪华;孔凡义;;代议民主的制度规则与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改革和完善[J];理论月刊;2006年09期


  本文关键词: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西方民主思想和制度的借鉴和发展,,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11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11136.html

上一篇:学习型城市标准研究  
下一篇:正义德性论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93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