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城市标准研究
本文关键词:学习型城市标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习型城市是伴随着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的理念发展而来的,它是以终身教育理念为核心指导思想,是实现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具体社会实践。目前虽然已经有不少学习型城市评价的研究成果,但是学者们的研究都仍然停留在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层面,并没有上升到学习型城市的标准层面。因此本研究以现有的国内外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理论基础,旨在形成学习型城市标准。在构建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首先详细了分析和描述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价值取向,并明确本文的评价指标体系以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为价值取向,即富强、公正、平等、自由、文明、诚信、法治、民主,旨在通过学习型城市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向终极目标发展。此外,本文在遵循一系列的指标选取原则的基础上,通过专家咨询法检验指标的合理性和整体框架结构的完整性,最后构建了以学习资源、学习活力、学习保障、学习成效为一级指标的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学习型城市标准的构建主要运用了专家评议法,专家们首先需要对所有三级指标基于对学习型城市的重要程度进行评定,然后根据事先准备好的《学习型城市标准指标评价体系》中指标的内涵和参考依据给出每个指标达到学习型城市和高度学习型城市的最低标准,最后还需要对学习型城市和高度学习型城市的评定方案给出具体的建议。经过专家评价法和一系列数据统计最终得出了一套完整的学习型城市评定方案,即学习型城市标准。通过利用构建好的学习型城市标准体系评价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现状后发现目前广州有一半的重要项目未达到学习型城市的标准,因此广州距离学习型城市的目标仍然比较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广州在构建学习型城市的过程中应该做出一些相应的努力。由于该标准非常具有针对性,评价结果与预期广州市学习型城市现状基本一致,评价过程也非常简单,因此该标准具备适用性、便捷性、可靠性等特征。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城市 高度学习型城市 标准 专家评议法 评价指标体系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29.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3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意义11-12
- 1.2.1 现实意义11
- 1.2.2 理论意义11-12
- 1.3 研究现状12-19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2-15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5-18
- 1.3.3 研究评论与展望18-19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框架19-21
- 1.4.1 研究内容19
- 1.4.2 研究方法19-21
- 1.4.3 研究框架21
- 1.5 本章小结21-23
- 第二章 学习型城市基本理论23-33
- 2.1 学习型城市发展概况23-26
- 2.1.1 国际学习型城市发展状况23-24
- 2.1.2 国内学习型城市发展概况24-26
- 2.2 学习型城市的理论基础26-30
- 2.2.1 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理论26-28
- 2.2.2 学习型社会理论28-29
- 2.2.3 学习型组织理论29-30
- 2.2.4 学习型区域理论30
- 2.3 学习型城市30-32
- 2.3.1 学习型城市的概念30-31
- 2.3.2 学习型城市的特征31-32
- 2.4 本章小结32-33
- 第三章 学习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33-44
- 3.1 学习型城市的价值取向33-37
- 3.1.1 价值取向的相关分析33-35
- 3.1.2 指标体系价值取向的确定35-37
- 3.2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37-38
- 3.3 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38
- 3.4 学习型城市指标的选取38-43
- 3.4.1 学习资源39
- 3.4.2 学习活力39-40
- 3.4.3 学习保障40
- 3.4.4 学习成效40-43
- 3.5 本章小结43-44
- 第四章学习型城市标准的构建44-52
- 4.1 学习型城市标准的构建方法44-45
- 4.2 指标重要性的确定45-46
- 4.2.1 确定指标重要性的方法45-46
- 4.2.2 指标重要性的确定过程46
- 4.3 学习型城市分类46-50
- 4.3.1 学习型城市47-48
- 4.3.2 高度学习型城市48-50
- 4.4 学习型城市评定方案50
- 4.5 评价标准体系特点50-51
- 4.6 本章小结51-52
- 第五章 学习型城市标准验证研究——以广州为例52-64
- 5.1 广州市学习型城市建设基础52-54
- 5.1.1 教育基础52-53
- 5.1.2 经济基础53
- 5.1.3 科技基础53
- 5.1.4 文化基础53-54
- 5.2 广州学习型城市指标数据采集54-58
- 5.2.1 研究方法54-55
- 5.2.2 调查设计与样本描述55-57
- 5.2.3 调查结果57-58
- 5.3 广州学习型城市建设现状分析58-61
- 5.3.1 广州市学习资源现状分析58-59
- 5.3.2 广州市学习活力现状分析59
- 5.3.3 广州市学习保障现状分析59-60
- 5.3.4 广州市学习成效现状分析60-61
- 5.4 对策与建议61-62
- 5.5 学习型城市标准验证分析62-63
- 5.6 研究不足与展望63
- 5.7 本章小结63-64
- 结论64-65
- 参考文献65-70
- 附录70-7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79-80
- 致谢80-81
- 附件8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永明;;问卷调查法应用中的注意事项[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0期
2 王振杰;;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探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期
3 陈东瑜;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5期
4 曾宇辉;;马克思恩格斯视界中的自由与平等[J];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5 翟学伟;中国人的价值取向:类型、转型及其问题[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6 叶忠海;张永;马丽华;;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十年:历程、特点与规律性[J];开放教育研究;2013年04期
7 李冬平;;首届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举行[J];教育发展研究;2013年21期
8 刘剑;;社会管理视野中的学习型城市构建——以深圳为例[J];天津电大学报;2014年02期
9 朱新均;;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路径和对策[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10 田华,郑晓齐,聂静涛,田中;基础研究评估中的同行评议和专家评议[J];中国基础科学;2005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唐琴;学习型城市创建模式及其绩效评价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2 智萌;济南市学习型城市构建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学习型城市标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1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11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