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阈下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和谐社会视阈下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和谐社会对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为满足和谐社会的要求,服务型政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政府模式。深化关于服务型政府的研究,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对国内外关于服务型政府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了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服务型政府的内涵、特征和理论基础,分别从理念、角色、职能和机制四个方面分析其内涵,并具有民主、法治、高效等特征,与传统型政府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了两者的异同。第三部分概括出和谐社会对服务型政府提出的新要求。第四部分探讨了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五部分阐述了适应和谐社会要求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路径,即转变行政理念,树立治理理念;完善行政法律法规,强化依法行政;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职能;发挥社会组织的管理职能;推进政务公开;对公务员队伍进一步建设;加强培育公民社会,提高公众参与度;建立完备的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等路径。通过分析与研究,试图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型政府建设之路。
【关键词】:和谐社会 服务型政府 对策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渤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30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一、绪论10-17
-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10
- 1.选题目的10
- 2.选题意义10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10-15
- 1.国外研究综述10-11
- 2.国内研究综述11-15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15-17
- 1.研究方法15
- 2.创新点15-17
- 二、服务型政府相关概念17-23
- (一)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及特征17-19
- 1.服务型政府的基本内涵17-18
- 2.服务型政府的特征18-19
- (二)服务型政府的理论基础19-21
- 1.新公共服务理论19-20
- 2.治理现代化理论20
- 3.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20-21
- (三)服务型政府与传统型政府的异同21-23
- 1.二者的相同点21-22
- 2.二者的不同点22-23
- 三、和谐社会对服务型政府提出的新要求23-26
- (一)树立以人为本、科学执政的观念23
- (二)转变政府职能,从管制转向服务23-24
- (三)依法行政24
- (四)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建设阳光政府24-25
- (五)强化政府的社会保障职能25-26
- 四、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及存在问题26-33
- (一)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的成就26-27
- 1.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26
- 2.政府信息公开制度逐渐完善26-27
- 3.政府工作实现了从管制到服务的转变27
- 4.法治政府初具规模27
- (二)服务型政府建设存在的问题27-33
- 1.服务理念未完全贯彻到位27-28
- 2.职能转变未完全到位28-29
- 3.信息公开度不彻底29
- 4.服务型政府的制度与机制的不健全29-30
- 5.政府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有待创新30
- 6.公务员素质有待提高30-31
- 7.公民参与机制不健全31-33
- 五、建设适应和谐社会需要的服务型政府的路径33-39
- (一)转变行政理念,,树立治理理念33-34
- 1.确立“社会本位”的治理理念33
- 2.确立“公民本位”的治理理念33-34
- (二)完善行政法律法规,强化依法行政34
- (三)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服务职能34-35
- (四)发挥社会组织的管理职能35-36
- (五)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建立阳光政府36-37
- (六)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37
- 1.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公务员自身素质37
- 2.完善公务员管理机制37
- (七)加强培育公民社会,提高公众参与度37-38
- (八)建立完备的监督机制和反馈机制38-39
- 1.建立完备的监督机制38
- 2.建立完备的反馈机制38-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3
- 致谢43-4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44-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洪彬;;风险社会视阈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理论导刊;2010年02期
2 李建群;雷云飞;;风险社会视阈下的政治重建批判[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孔艳艳;;和谐社会视阈下的个性发展[J];理论学习;2008年03期
4 朱孟才;;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治理理论[J];行政与法;2007年10期
5 高晶;栾娜;;和谐社会视阈下公共治理和谐的实现路径浅析[J];黑河学刊;2008年01期
6 刘建荣;张丽娟;;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媒介素质的培养[J];人民论坛;2010年17期
7 郁云琦;;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政治参与研究[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8 曾庆璋;;建构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资助育人”体系[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年13期
9 佟玉华;;风险社会视阈下中国现代化与公民政治参与[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年06期
10 黄毅峰;;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冲突与和谐[J];桂海论丛;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新亮;;和谐社会视阈中和谐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1)[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山西省委图书阅览室 白彩英;重视学习型社会视阈下的图书馆建设[N];山西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潘晓渴;和谐社会视阈下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2 刘乐;小康社会视阈下社区民主政治建设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4年
3 马震华;和谐社会视阈下大学生宽容精神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陈洁茹;和谐社会视阈下的慈善文化建设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4年
5 任超;和谐社会视阈下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4年
6 姜万兰;和谐社会视阈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海霞;和谐社会视阈下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8 陈祺;马克思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下西安市城区贫困群体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14年
9 刘颖洁;断裂与弥合:风险社会视阈下传媒对医患信任缺失心理的疏导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和谐社会视阈下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对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06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30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