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文化价值视阈下的“和谐社会”

发布时间:2017-06-10 17:09

  本文关键词:文化价值视阈下的“和谐社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人的文化主体视阈来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通过核心价值培育、民主法治建设和文化境界提升,达致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终实现社会的良性运作和人民需求的理想满足。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原则,偏离这个方向就会因人为降低社会和谐的价值标准而使之陷入肤浅。民主法治作为政治现代性的集中体现,不仅是预防和补救社会道德冲突和行为失范的有效途径,而且还是促成社会和谐的关键性体制保证。作为一种技术考量,社会文化境界的提升是社会和谐的外在表征,而作为一个价值目标,它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向度。
【作者单位】: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关键词】和谐社会 公平正义 民主法治 文化境界
【分类号】:D616
【正文快照】: 通观社会发展的全局,如果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那么,从人的文化主体视阈来讲,和谐社会的实践重心则是通过核心价值培育、民主法治建设和文化境界提升,达致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人与自然的和

【参考文献】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5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银峰;;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立法的价值取向[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唐慧;;基于农村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循环旅游经济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20期

3 高乔楠;杜娟;;浅析科学发展观中的实践原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4 王孝哲;;构建和谐社会关系: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价值[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李文娟;隗兵;谢鸿昆;;建设市民社会: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6 李海泳;;议我国民法基本原则的发展及完善[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张秀坤;;高师院校创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整合的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8 晁霞;;北京和谐社区建设的有效途径[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9 李萍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包容性及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毕节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允春喜;;和谐社会视域下的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娜;;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科学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庞仁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新的哲学思维方式[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田翠琴;赵乃诗;;公平正义: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核心理念[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任浩明;;党的执政伦理建设与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陈清华;谭太富;罗同昱;;毕节试验区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内在联系[A];毕节试验区研究——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8年

6 朱永海;;经济全球化对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影响[A];《环球人文地理·理论版》2011.08下[C];2010年

7 张辉;;和谐社会理念下环境保护法之定位[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07年

8 赵美珍;戈琳;;论生态文明与环境法治[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肖振波;;社会公正视阈下的和谐社会构建[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蒋桥生;;让调解走进“禁区”——民事诉讼调解范围与限度之扩张[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传友;北京奥运会社会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付京;欠发达地区的循环产业集群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张士康;传统汤文化与现代技术融合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6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7 沙占华;民生效率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继忠;和谐社会视阈下的中国农村社会转型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鲁雁;从工业社会到生态社会:产业结构演进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杨猛;新农村建设视阈下的农村纠纷多元解决机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春艳;未就业大学毕业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探析[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国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阈中的民生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探源及其突破性贡献[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周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海澜;马克思社会建设思想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翠杰;论和谐社会建构中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张平;和谐社会构建中社会利益的分化与整合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0年

8 翟晓燕;马克思正义观探析[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9 孙小平;群体性纠纷调解解决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刘婷;公共政策视野下我国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立;;论和谐社会之合理构建[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2 谢基昌;;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政治保证[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07期

3 何显明;;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资料通讯;2007年11期

4 王颖;;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非政府组织的作用[J];经营管理者;2009年21期

5 郭华;;构建和谐社会与阳光政府的制度创新[J];闽江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6 吴宝志;;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蕴涵的法治精神[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7 吴宝志;;试论法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8 王长平;;对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历史哲学思考[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叶裕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正确处理十大关系[J];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12期

10 李国波;;坚持民主法治 推进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J];吉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健全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构建和谐社会治理模式[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井方;;浅析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A];“科学发展观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童中贤;杨畅;;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政府诚信建设[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谢柏荣;黄国鹏;;和谐社会之罪犯处遇[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5 吴玉宗;杨妍;;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夏晓丽;;论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公民的有序政治参与[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肖飞;;论社区警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作用[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黄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逐步消除不和谐的音符[A];“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黄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逐步消除不和谐的音符[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朱伟;陈党;;完善法律机制 化解社会矛盾以构建和谐社会[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晖;和谐社会:难得的全民共识[N];南方周末;2006年

2 沈雪梅;让民主法治成果惠及百姓[N];南通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袁祥 陆彩荣;和谐社会首先是民主法治的社会[N];光明日报;2006年

4 ;和谐社会,我们孜孜以求[N];人民日报;2005年

5 曹爱华;构建现代和谐社会的基本要素和途径[N];经理日报;2006年

6 党国英;一省一市岂能独自建成和谐社会[N];南方周末;2007年

7 李文;实现公平正义必须推行民主法治[N];中国改革报;2007年

8 本报评论员;以民主法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N];江西日报;2006年

9 本报评论员;加强民主法治 保障公平正义[N];黑龙江日报;2006年

10 法学所 李林;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治 构建和谐社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2 谭德宇;当代中国民主发展中的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林更茂;建构现代和谐社会伦理秩序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白蕴芳;农村和谐社会构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5 彭岁枫;荀子的礼法君子思想及其现实启示[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卢希望;执政党的社会整合功能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7 刘锐;《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9 白葆莉;中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李光辉;墨子和谐社会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博;构建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建设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2 吴敦;司法公正的哲学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3 何平;和谐社会视野下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周建立;和谐社会分配制度的价值取向[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5 郭太铭;马克思利益理论与构建和谐社会[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6 余莲婷;推进义务教育公平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7 刘彦;政治哲学视域中的政治价值[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8 徐家云;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燕;论政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D];山西大学;2006年

10 吴红洁;建设和谐社会的税收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文化价值视阈下的“和谐社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92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4392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ad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