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十八大以来更加充分广泛的民主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步伐逐渐加快,并且,党和国家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与发展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先进知识分子,他们凭借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敏感的信息捕捉能力积极大胆的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为国家政治生活增添了新鲜的活力,但同时他们的网络政治参与也存在很多失范现象,因此,在网络信息化水平不断发展的今天,深入研究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活动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与政治参与相关的理论进行充分的把握,在研究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时效性与价值性的基础上,以甘肃部分高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的分析方法现象归纳,进一步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旨在提出能够促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活动有效规范化的理论对策。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首先,关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相关理论的分析。这部分主要是就政治参与的内涵与驱动因素进行说明,主要包括网络政治参与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内涵及特点等,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所要达到的目标要求以及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意义与时代价值。其次,通过以甘肃部分高校的大学生为抽样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概括出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正向趋势和存在的问题。第三,是就影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规范化的制约因素做一个较为具体全面的分析。这部分主要从政府职能与法制保障、高校网络信息引导以及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等方面来进行深层次的原因分析。最后,是对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规范化的路径选择做出分析。这部分主要是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从保障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政府职能、法律制度、师资队伍建设三个方面入手,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面做出较为全面的对策性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大学生 网络政治参与 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5.5;D621.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9
- 绪论9-15
- 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9-11
- (一)研究背景9-10
- (二)研究意义10-11
- 二、研究现状综述11-12
- (一)国外研究综述11
- (二)国内研究综述11-12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12-13
-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12-13
- (二)研究方法13
- 四、研究的重点与创新13-15
- (一)研究的重点13-14
- (二)研究的创新点14-15
- 第一章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概述15-26
-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15-20
- (一)政治参与15-16
- (二)网络政治参与及特点16-19
- (三)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及特点19-20
- 二、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目标要求20-22
- (一)遵守秩序,理性参与20-21
- (二)尊重事实,积极参与21-22
- (三)增长知识,发展自身22
- 三、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价值探析22-26
- (一)有利于推进社会政治文明建设22-23
- (二)有利于激发网络政治参与热情23
- (三)有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新发展23-24
- (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自身的发展24-26
- 第二章 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分析26-39
-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调查26-31
- (一)调查目的26
- (二)调查内容26
- (三)样本分析26-31
- 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基本现状分析31-39
-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良性发展31-33
- (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问题33-39
- 第三章 影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规范化的制约因素39-50
- 一、政府网络管理与法制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39-42
- (一)政府信息公开与信息解读力度不够39-41
- (二)网络政治参与的法律法规不完善41-42
- (三)政府网络建设工程不完善42
- 二、学校教育对于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引导与重视不足42-47
- (一)社会多元价值思潮影响主流文化教育42-44
- (二)网络信息多元庞杂影响政治理性教育44-45
- (三)网络自身的特性影响学校协同教育45-47
- 三、大学生群体进行网络政治参与自身具有的制约性47-50
- (一)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能力不足47
- (二)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意识薄弱47-48
- (三)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素养缺乏48-50
- 第四章 促进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规范化的路径选择50-65
- 一、加强和完善网络时代的政府职能与法制保障体系50-54
- (一)创新网络时代政府职能,增强信息公开与解读力度50-51
- (二)完善网络政治参与的法律与制度保障,优化参与环境51-53
- (三)完善网络政治参与工程建设,拓宽参与面53-54
- 二、加强和规范校园网络信息的监管与引导教育54-60
- (一)加强主流文化教育,以优化网络政治秩序54-55
- (二)加强社会政治理想教育,以增强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55-57
- (三)加强政治心理教育,以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57-58
- (四)通过网络政治参与实践,,提高大学生的信息辨识能力58-60
- 三、培育和壮大高素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力量60-65
- (一)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师资结构60-62
- (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政治素质62-63
-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信息敏感度63-65
- 结语65-66
- 参考文献66-68
- 附录68-71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71-72
- 致谢7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同新;网络政治参与的民主价值透视[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刘晓乾;;试析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其对策[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李斌;;网络政治参与的机理初探[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08期
4 赵春丽;;网络政治参与:协商民主的新形式[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7年04期
5 张亚勇;;试论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性及其规范[J];求实;2007年12期
6 王有加;;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民主再思考[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6期
7 李斌;;论网络政治参与的发展趋势[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02期
8 刘蕊;田春苗;;试论当代中国有序网络政治参与体系的建构[J];法制与社会;2008年29期
9 吴德星;;促进网络政治参与健康发展[J];新远见;2008年09期
10 李祥;;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对策[J];行政论坛;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小茹;;网络政治参与与政府善治之道[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任平平;;试论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其应对策略的探讨[A];第四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湖北省团校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杜凌飞;;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观察和思考[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4 周昕;关耀富;;推动网络政治参与 促进政治文化发展[A];“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领导文化发展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吴芸;;试论网络政治参与——“华南虎事件”的个案分析[A];自主治理与扩展秩序:对话奥斯特罗姆[C];2012年
6 黄春莹;;网络政治参与中的公民政治道德建设[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房正宏;;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分析与探讨[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春丽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络政治参与:协商民主的新形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白全贵 整理;推动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健康发展[N];河南日报;2009年
3 赫曦滢;浅谈互联网时代的公民政治参与[N];吉林日报;2010年
4 党文琦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缩小三道“数字鸿沟” 推动网络政治有序参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记者 潘真;上海人对政治关注度高参与度不够[N];联合时报;2009年
6 袁峰 上海市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协在促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的作用[N];联合时报;2011年
7 张磊;网络政治视角下的社会心理嬗变[N];吉林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桥法;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宋超;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李春;网络政治参与在我国的兴起:条件、形态与前景[D];复旦大学;2005年
4 金毅;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韧;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享;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朱坤;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问题及治理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尹航;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双重效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海;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及其有序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聂虹;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新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红艳;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双重性及其负效应的消减[D];西北大学;2009年
7 韩平;网络政治参与和政府回应[D];复旦大学;2010年
8 王维刚;新时期中国网民的网络政治参与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吕旭涛;我国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及管理问题探索[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李楠;民主视角下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当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7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507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