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司法改革与法制现代化
本文关键词:中国司法改革与法制现代化
更多相关文章: 司法改革 审判权 司法资源 陪审制度 巡回审判 法官职业化 行政化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民主法治进程加快推进,公民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要求越来越高,利益诉求和权益保障的双重愿望越来越迫切,这些都需要公正、高效、廉洁的司法体制作保证。与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期待相比,目前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还存在许多不适应。司法改革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已成为社会的共识,但人们对司法改革的价值取向、基本理念与实现路径之选择依然有着广泛的争议。司法改革复杂艰巨,需要坚定的改革决心,更需要改革的智慧。司法改革必须突破部门利益之争,在一些重点环节与重点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本刊特汇集相关论文6篇,探讨当前司法改革面临的突出问题,以飨读者。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省镇江市中级人民法院;
【关键词】: 司法改革 审判权 司法资源 陪审制度 巡回审判 法官职业化 行政化
【分类号】:D926
【正文快照】: 法制现代化是20世纪人类现代化历史图景的主线与亮色,司法现代化是其重要内容。“司法制度的现代化,既受宏观制度环境的约束,又对其所处的法制进程具有反作用,作为法制现代化的直接成果,它是衡量法制变革成就的标尺。”①一方面,司法体系的自治性使得司法改革风险较小;另一方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高鸿钧;;法律移植:隐喻、范式与全球化时代的新趋向[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秀桃;民国时期兼理司法制度的内涵及其价值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张嘉军;扩张与限制:试析两大法系两种不同反诉观——兼论我国反诉制度的未来走势[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龚怀林;;道德视域中的法律运行[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王国春;论我国刑事诉讼再审程序的改革[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赵光军,裴正轩;法制现代化进程中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建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刘洪文,郭云忠;我国未确立沉默权探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7 石茂生,李远明;法律移植的理论及原因评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 娄耀雄;建立网络传播权的新视角——从版权的板块保护到版权的集成保护[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9 王维林;法律全球化:一种概念的考察[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朱庆育;寻求民法的体系方法——以物权追及力理论为个案[J];比较法研究;2000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震;法价值哲学导论[D];黑龙江大学;2001年
2 张建棣;信托收益所得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3 唐宏强;国家与社会:传统东方法律的运动机理[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黄和新;马克思所有权思想述要[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祁型雨;利益表达与整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6 姚云;美国高等教育立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叶明;经济法实质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8 刘东亮;行政诉讼目的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许身健;刑事程序现代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许秀中;刑事政策系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丽珍;关于罗荣渠先生现代化研究的史学理论思考[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2 韩威;1949—1956:中国法制建设的回顾与反思[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3 毕雁英;行政程序法的价值取向及其关联因素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1年
4 艾国;宪法观念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韩宇胜;论法律的不确定性[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王新宇;法律意识之理论探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李明蓉;民事行政检察职能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8 吴黎静;信用证欺诈例外原则的法律冲突及其处理[D];厦门大学;2001年
9 孙长安;我国现代行政法的价值取向和公民权的保护[D];厦门大学;2001年
10 张爱球;诉讼功能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朱景文;;当代中国立法中的法律移植[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苏力;论法院的审判职能与行政管理[J];中外法学;1999年05期
3 刘星;重新理解法律移植——从“历史”到“当下”[J];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05期
4 强世功;迈向立法者的法理学——法律移植背景下对当代法理学的反思[J];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琳;;司法改革中的“脸孔”与“身材”[J];人民检察;2011年05期
2 秦旭东;;司法改革转向[J];中国改革;2010年Z1期
3 李欣洋;;司法职业化与民主化论争述评[J];知识经济;2011年16期
4 梁平;陈聪;;浅析法院调解制度的利与弊[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3期
5 牟绿叶;;日本裁判员制度的反思——以制度外因素为视野[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年06期
6 魏春明;王春梅;;论司法独立的相对性[J];求实;2011年07期
7 赵羽雁;刘少夫;;谈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确立[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8期
8 李腾;;论人民陪审员审判监督制度的完善与实践创新[J];法制与社会;2011年25期
9 程宗璋;;我国司法改革的哲学透视[J];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4期
10 任仕坤;;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司法改革探讨[J];法制与经济(下旬);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艳青;;浅谈董必武法学思想对司法改革的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2 杨再利;吴兴忠;;司法公正与法院司法改革[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3 黄文艺;;司法改革论略[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孙莉;;司法改革与程序意识[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谢振江;庞文莉;;以保障法官独立为核心 全面推进司法改革[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6 王文明;;痛下决心,立即改革,,试点运行,迅速推广——空喊一万句,不如走一步[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葛洪义;;司法活动的性质与法治——司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8 谢洪程;;积极推进司法改革 做好入世后审判工作[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9 姚建龙;;恢复性少年司法在中国的实践与前景[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10 王树江;;重新整合审判委员会制度[A];黑龙江省法院系统审判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C];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绍文(单位 山东省高密市人民法院);以“两个转变”推进司法改革[N];人民法院报;2000年
2 西安政治学院理论军事法学教研室教师 傅达林;司法改革需要寻求宪法共识[N];南方日报;2008年
3 唐凤伟 本报记者 姜雪松 于勇澜;大爱从严,立起司法改革旗帜[N];哈尔滨日报;2011年
4 傅达林;司法改革需要寻求宪政共识[N];中国审计报;2008年
5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张卫平;体制、观念与司法改革[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1年
6 ;传播法治理念 弘扬法治文化 助推司法改革 做正确舆论导向的积极引领者[N];人民法院报;2009年
7 陈浩亮邋周提海;应加强对审判权运行监督和制约[N];江苏经济报;2008年
8 陈浩亮;加强对审判权运行的监督和制约[N];江苏法制报;2008年
9 成薇;真正把审判权交到有正义感法官手中[N];法治快报;2008年
10 记者 王炽;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司法改革[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卫军;法理与建构: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迟日大;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司法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鲁强;当代中国司法改革过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王伟;民事程序选择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梁三利;法院管理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7 关玫;司法公信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刘薇;日本第三次司法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白雅丽;司法的角色[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姚志坚;司法便利化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丽琴;论对审判权的监督[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孙良鸿;论审判独立[D];安徽大学;2006年
3 于立峰;中国法官助理制度探析[D];吉林大学;2008年
4 仲志;论审判独立[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米佳;中国法官助理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6 侯敬华;现行审判管理之质疑[D];苏州大学;2006年
7 李富金;接近正义的起点[D];苏州大学;2003年
8 张靖;法官独立审判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9 左献民;论司法改革[D];武汉大学;2004年
10 王珏;WTO背景下的中国司法改革[D];安徽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5242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524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