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安置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1 02:08

  本文关键词: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安置问题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城市房屋拆迁 补偿 安置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化建设,城市的发展必将带来旧城区改造和新城区拓展。因此,也必然会涉及城市房屋拆迁问题,特别是旧城改造带来的拆迁。近年来,城市化建设如火如荼地飞速发展,城市房屋拆迁活动也十分频繁。按理说,居民从条件较差的旧房搬迁到条件改善了的新房,经营户从原来设施不完备或条件很差的商铺搬迁到规划良好的新商铺,其总体福利得到了改善,故谓之“乔迁之喜”。可事实上由于城市房屋拆迁活动引起的社会纠纷却逐年增多,矛盾纠纷愈演愈烈,甚至出现了被拆迁人自焚的悲惨事件。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立法对拆迁补偿安置的规定存在不足,各级政府制定的拆迁实施方案未征求广大被拆迁人的意见,拆迁补偿范围窄、标准低,拆迁安置方式不尽合理……导致被拆迁人得不到公正的补偿和妥善的安置。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极为不利的因素。 为此,本文针对当前国内旧城改造拆迁补偿安置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拆迁工作机制暨拆迁实施方案、拆迁补偿方案、安置渠道等方面入手,分析拆迁补偿安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对当前城市房屋拆迁安置现状进行描述,作为研究无锡市X区X路拆迁补偿安置的宏观背景。在此基础上,论文阐述了无锡市X区X路拆迁补偿安置情况,对拆迁实施方案、拆迁补偿方案和安置渠道的利弊进行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然后提出进一步改善无锡市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对策建议。包括拆迁实施方案的优化,拆迁补偿的规范化操作,安置渠道的合理设置等等。 作为结论,论文指出无锡市已于2011年11月16日出台并实施了《无锡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办法》,对拆迁实施机制的优化,拆迁补偿标准的原则性规定,安置途径的人性化考虑以及民主、公开地做好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工作都有了明确的规定,各级政府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当然,,做好拆迁补偿安置工作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它不仅涉及到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进程,涉及到财政体制改革,还涉及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工程。
【关键词】:城市房屋拆迁 补偿 安置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F299.2;D630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绪论10-21
  • 第一节 研究背景10-14
  • 一、 当前的拆迁现状及社会影响10-11
  • 二、 城市拆迁的动因11-13
  • 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3-14
  • 第二节 文献综述14-18
  • 一、 关于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补偿14-16
  • 二、 拆迁过程中的公众参与16-18
  • 三、 拆迁制度的进一步完善18
  •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18-21
  • 一、 研究思路18-20
  • 二、 研究方法20-21
  • 第二章 无锡市X区X路拆迁补偿安置分析21-39
  • 第一节 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现状分析21-23
  • 一、 房屋拆迁的补偿现状21-23
  • 二、 房屋拆迁的安置现状23
  • 第二节 拆迁实施方案及其合理性分析23-28
  • 一、 拆迁实施方案简述23-27
  • 二、 上述方案的利弊分析27-28
  • 第三节 拆迁补偿方案及其分歧意见28-37
  • 一、 X区X路拆迁补偿方案28-30
  • 二、 拆迁补偿方案中值得商榷的几个要点30-37
  • 第四节 安置渠道及其利弊分析37-39
  • 一、 X区X路拆迁安置方案37-38
  • 二、 该方案的利弊分析38-39
  • 第三章 对无锡市X区X路拆迁补偿安置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9-43
  • 第一节 共性原因39-40
  • 一、 中央和地方的财政分税体制不彻底39-40
  • 二、 对各级领导干部的考核机制不合理40
  • 第二节 个性原因40-43
  • 一、 对拆迁工作的定位40-41
  • 二、 实施单位的确定41
  • 三、 赋予被拆迁人对拆迁的参与权不足41-42
  • 四、 公开不到位42-43
  • 五、 安置渠道不完善43
  • 第四章 改善无锡市国有土地上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的对策建议43-49
  • 第一节 拆迁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43-44
  • 第二节 改善拆迁补偿安置的保障机制44-49
  • 一、 合理设置补偿范围44-45
  • 二、 适当确定补偿标准45
  • 三、 优化安置渠道45-47
  • 四、 强化后续管理47
  • 五、 扩大公众参与47-48
  • 六、 加大公开力度48-49
  • 结束语49-50
  • 参考文献50-52
  • 致谢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兆柱;许占鲁;;我国行政补偿程序的现状及其完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季永蔚;论我国城市房屋拆迁制度的完善[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2期

3 刘韶岭;;城市房屋拆迁中土地使用权价值补偿的显化[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3期

4 吴翔华;唐德善;付光辉;;城市房屋拆迁市场化评估模式的实现方式[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臧玉艳;陈家强;;房屋拆迁中土地使用权的补偿[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8年12期

6 刘韶岭;;城市房屋拆迁中土地使用权价值补偿的显化[J];中国房地产;2006年08期

7 王亚利;;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中补偿制度的完善[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年01期

8 庞宁;;论我国城市房屋拆迁中土地使用权之补偿[J];中国西部科技;2008年26期

9 王克稳;;改革我国拆迁补偿制度的立法建议[J];行政法学研究;2008年03期

10 何军;;公众参与:利益表达与利益整合的视角——基于北京市酒仙桥“投票拆迁”的分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5969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5969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748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