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论乡镇政府政策执行力提升的伦理意蕴

发布时间:2017-08-20 01:24

  本文关键词:论乡镇政府政策执行力提升的伦理意蕴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政策 执行伦理 乡镇政府


【摘要】:我国已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这要求乡镇政府的政策执行必须体现"公平正义"、"以人为本"、"德法并举"和"责任民生"。当前,乡镇政府政策执行伦理的缺失主要表现为公平正义缺失、以人为本缺失、民主法治缺失和责任民生缺失。我们可以通过营造先进的执行力文化、重塑官员道德、完善道德约束机制、构建制度伦理和实现行政道德制度化等途径来提升乡镇政府政策执行力。
【作者单位】: 徐州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徐州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关键词】公共政策 执行伦理 乡镇政府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社会视阈下乡镇政府决策伦理与制度设计研究”(项目编号:08SJB6300037) 中国机构编制管理研究会基金项目“我国乡镇政府政策执行力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035.5
【正文快照】: 政策执行力是政府组织调控使用相关资源,确保执行公共政策的结果符合政策既定目标要求内在品质的力量。“行政主体的伦理责任对于有效和正确的执行行政命令和决策,完成行政工作任务,实现行政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1]目前,我国已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强玲;;经济转轨时期我国维护社会公平的行为主体结构分析[J];当代财经;2007年03期

2 阮桂秀;;强化行政伦理意识 构建和谐社会[J];中共桂林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4期

3 杨允仙;;论大学图书馆的自律精神[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6年02期

4 祝建兵;陈娟娟;;论加强行政道德监督的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王家军;;规约与关怀:当代师德建设的伦理冲突及价值选择[J];江苏高教;2006年02期

6 李建华;谢金林;王小玲;;论执政党的伦理责任[J];理论与改革;2005年06期

7 袁准;;中韩行政伦理比较及其启示[J];理论界;2006年12期

8 刘祖云;;论“十大行政伦理关系”[J];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9 曾峻;邱国兵;;行政伦理建设的法治化路径初探[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10 刘祖云;政府与自然关系的伦理建构[J];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费广胜;;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政府责任[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小村;公益伦理略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2 孙艳霞;教育政策道德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堂灯;论行政公正[D];吉林大学;2006年

4 韩志明;行政责任困境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5 王家军;学校管理伦理论纲[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于玉;著作权合理使用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7 李沫;公共伦理视角下我国服务型政府的解析及构建[D];吉林大学;2007年

8 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程倩;论政府信任关系的历史类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10 杨艳;论行政人格的历史类型[D];中国人民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鹏;试论我国的政府公务诚信建设[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胡良俊;论行政问责制[D];北京大学;2005年

3 付明喜;论行政程序违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赵蕾;问责机制下我国责任政府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白立娟;对当代中国公共伦理的初步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05年

6 夏方明;论行政人格[D];中南大学;2004年

7 贺志敏;绩效管理伦理探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鲁秀清;制度伦理:当代研究生德育管理的新路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李春玲;论行政伦理法制化[D];黑龙江大学;2006年

10 刘继森;官员问责制与责任政府建设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友中;;论公共政策与行政文化的互动作用[J];党政干部学刊;2007年08期

2 薛泉;;论政策工具的公平属性[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方琳;试论现代公共政策的价值冲突[J];中国行政管理;1998年12期

4 林志鹏,孙平;公共选择理论与公共政策的非公共性分析[J];行政与法;2000年06期

5 张凤合;;利益诉求视域中的公共政策价值取向[J];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01期

6 金海和;王永明;;论公共政策规划中的以人为本思想[J];北方经济;2006年12期

7 魏海青;;公共政策与可持续发展[J];行政与法;2006年07期

8 蒋文武;;政策分析的价值取向研究[J];行政论坛;2006年04期

9 薛本辉;;从公共性角度看政府公共政策的失效[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6年01期

10 杨坤;;政治学视野下的功利主义公共政策反思[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廷扬;王凤兰;;公共管理知识在实践公共政策上的意义[A];北京大学海峡两岸第二届公共管理论坛——传统文化与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陈建先;;政府公共决策的利益博弈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严荣;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创新公共政策[N];学习时报;2005年

2 朱四倍;公共政策应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N];中国妇女报;2005年

3 ;中外学者呼吁提升智库竞争力[N];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邹建锋 江西省抚州社会科学院;富裕社会下安全风险的公共政策反思[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刘春青;公共政策需要标准支持[N];中国质量报;2010年

6 自由职业者 郭文婧;“急刹车”让公共政策失去可预见性[N];人民法院报;2010年

7 ;公共政策是用来对问题排序的[N];解放日报;2006年

8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竹立家;公共政策应当体现制度理性[N];经济观察报;2010年

9 李慧英;公共政策中的消极差别与积极差别[N];中国妇女报;2002年

10 刘军宁;让利益与利益相竞争[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阮蓁蓁;多源流理论视阈下中国公共政策终结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田自安;政治因素对主观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3 胡春艳;科学技术政治学的“研究纲领”[D];厦门大学;2006年

4 王春城;倡导联盟框架:解析和应用[D];吉林大学;2010年

5 王科;论公民参与型公共管理模式及在中国的构建路径[D];吉林大学;2010年

6 刘召;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批判与重构[D];南京大学;2011年

7 苏曦凌;行政决策的非理性维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燕;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信息分析[D];西北大学;2004年

2 付旋;公共政策的公共性:丧失与补救[D];浙江大学;2002年

3 王国栋;公共政策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2年

4 李静;从问题解决看公共政策制定过程[D];西北大学;2002年

5 王文波;公共政策与公众认同[D];山西大学;2004年

6 叶慧霞;政府对第三部门的公共政策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7 陈明;大众媒介“建构现实”与公共政策[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赵宏宇;论现代政府与民众新关系之重塑[D];武汉大学;2005年

9 戴扬;政府决策权力机制优化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彩虹;公共政策价值论[D];湘潭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7039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7039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2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