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国民性改造思想中的民权意识启蒙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4 11:02
本文关键词:李大钊国民性改造思想中的民权意识启蒙研究
【摘要】:李大钊国民性改造思想非常丰富,其中以救亡为起点,以改造国民性为主旨,以培养人民的民权意识为途径,成为李大钊国民性改造思想的核心。李大钊国民性改造思想的产生,与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民族危机直接相关;同时受到时代思潮的重要影响;另外,还来自于袁世凯复辟帝制对民权、民意践踏的刺激。李大钊国民性改造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主要是资产阶级民主法治思想、民彝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李大钊对国民劣根性的剖析非常深刻,既挖掘到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本质,又高度归纳出国民奴性的具体体现,比如对权威的绝对服从与膜拜、安于现状、缺乏公德、没有是非观、无社会责任感、对国家政治的冷漠;李大钊分析了国民缺乏独立人格的原因,除了中国小农经济和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之外,他认为传统社会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禁锢和宗法道德伦理的影响至关重要。如何将中国人从“臣民”改造成为“国民”,李大钊从民彝政治观出发,提出了由家族本位主义向平民主义的社会价值观转变、号召知识分子到“到民间去”启蒙大众。怎样提高公民的权利意识,李大钊认为:一是以教育为基础,提高公民对权利的认知;二是提高公民的经济地位,使公民能够主张权利;三是鼓励公民参与政治,使公民获得提出权利的机会与途径。李大钊国民性改造思想,既对我国民权意识的培养及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具有时代价值,也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关键词】:李大钊 国民性改造 民彝 民权意识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092
【目录】:
- 内容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导论10-16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0-11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10-11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11
- 1.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11-14
- 1.2.1 国内研究现状11-13
- 1.2.2 国外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的内容及研究的方法14-16
- 1.3.1 论文的研究内容14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14-15
- 1.3.3 可能的创新之处15-16
- 第2章 李大钊国民性改造思想的历史渊源16-21
- 2.1 李大钊国民性改造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16-18
- 2.1.1 对国家前途与民族命运的担忧16-17
- 2.1.2 时代思潮的影响17
- 2.1.3 袁世凯复辟帝制对民权、民意践踏的刺激17-18
- 2.2 李大钊国民性改造思想产生的理论渊源18-21
- 2.2.1 资产阶级民主法治思想18-19
- 2.2.2 民彝思想19-20
- 2.2.3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20-21
- 第3章 李大钊从国民劣根性角度剖析中国人缺乏独立人格的原因21-26
- 3.1 国民缺乏独立人格的表现21-23
- 3.1.1 中国人的奴性心理21-22
- 3.1.2 奴性使人民缺乏独立人格22-23
- 3.2 国民缺乏独立人格的原因23-26
- 3.2.1 小农经济思想与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23-24
- 3.2.2 宗族意识的固化24
- 3.2.3 封建专制制度的禁锢24
- 3.2.4 公德的缺失24-26
- 第4章 李大钊民权意识启蒙的思想主张26-37
- 4.1 民彝政治观26-28
- 4.1.1 民彝是人民的意志的体现26-27
- 4.1.2 政治制度的建立应符合民意27-28
- 4.1.3 以思想自由为基础培养公民的权利意识28
- 4.2 由家族本位主义向平民主义的社会价值观转变28-31
- 4.2.1 个人本位主义脱离家族本位主义29-30
- 4.2.2 个人本位主义要坚持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30-31
- 4.3 知识分子“到民间去”启蒙大众31-37
- 4.3.1 李大钊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发现了改造国民性的新思维32-33
- 4.3.2 劳工阶级和农民阶级33-35
- 4.3.3 将改造意识的观念上升到改造行为模式35-37
- 第5章 李大钊对公民权利意识的启蒙37-41
- 5.1 以教育为基础提高公民对权利的认知37-38
- 5.2 提高公民的经济地位使公民能够主张权利38-39
- 5.3 通过呼吁公民参与政治使公民提出权利要求39-41
- 第6章 李大钊国民性改造思想中民权意识启蒙的时代价值及历史局限性41-44
- 6.1 李大钊国民性改造思想中的民权意识启蒙的时代价值41-42
- 6.1.1 公民权利意识的培养的借鉴意义41
- 6.1.2 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借鉴意义41-42
- 6.2 李大钊国民性改造思想中的民权意识启蒙的历史局限性42-44
- 6.2.1 公民掌握政治权利的意识启蒙不足42-43
- 6.2.2 公民权利意识的自觉性启蒙不足43-44
- 参考文献44-46
- 后记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闻;;中国古代司法检验制度中的家族本位主义色彩[J];新余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艳艳;李大钊国民性改造思想中的民权意识启蒙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7309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730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