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司法公开
本文关键词: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司法公开
更多相关文章: 司法公开 人民法院 当事人 裁判文书 信息公开 建立健全 司法制度 制度改革 法院工作 宪法原则
【摘要】:正《宪法》第12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这一原则与依法独立审判、辩护等原则一并成为宪法规定的为数不多的司法原则,充分表现了司法公开对司法制度乃至国家政治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结合多年司法改革实践,本文对司法公开的基本功能、改革所遇障碍、具体改革举措等略加论述。一、司法公开的基本功能贯彻落实司法公开的宪法原则,首先要搞清楚司法公开的功能。通常人们会强调司法公开的
【作者单位】: 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改革办公室;
【关键词】: 司法公开 人民法院 当事人 裁判文书 信息公开 建立健全 司法制度 制度改革 法院工作 宪法原则
【分类号】:D926
【正文快照】: 《宪法》第125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这一原则与依法独立审判、辩护等原则一并成为宪法规定的为数不多的司法原则,充分表现了司法公开对司法制度乃至国家政治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结合多年司法改革实践,本文对司法公开的基本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冠波;;浅谈司法公开的范围[J];职业;2010年09期
2 李丽莎;;“零距离”体验司法公开[J];公民导刊;2010年12期
3 顾颖;陈永良;;司法公开的生动实践 上海一中院大力推进司法公开打造阳光法院侧记[J];中国审判;2011年04期
4 赵霄洛;;《司法公开进行时》专题报道之五 司法公开也应包括“副卷”[J];民主与法制;2011年17期
5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课题组;王明达;吴在存;;关于加强司法公开建设的调研报告[J];人民司法;2009年05期
6 王秀文;;网络舆论监督与司法之关系[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蒋惠岭;;审判公开原则生命力之复兴[J];法制资讯;2010年11期
8 李华斌;冉崇高;郝绍斌;;阳光司法显正义 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打造司法公开示范法院纪实[J];中国审判;2011年06期
9 曹莹;严剑漪;;浦东法院:让司法的“阳光”照到每个角落[J];浦东开发;2011年04期
10 司建军,杨永华,姜国乾;从保障人权角度浅议司法权[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剑华;;依法办事,促进和谐社会构建——浅谈人民法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2 王振清;;董必武法学思想和司法公正与效率[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辑)[C];2003年
3 浦晓东;;“司法为民”宗旨指导下的诉讼权利保护——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的回归[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4 彭君;;司法服务大局与构建和谐社会[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5 官文东;;试论民事主体与人民法院对民事行为效力认定法律冲突处理——兼论《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第35条[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6 李老铁;;法治视野下的涉诉信访问题研究——从董老的司法权威观出发[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7 傅士成;;论行政强制执行中当事人和相关人的协助义务[A];中国行政法之回顾与展望——“中国行政法二十年”博鳌论坛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付兆丽;;试论人民法院统一定罪原则[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9 占云发;王纳新;;对司法为民思想的法理学思考——从董必武人民司法思想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辑)[C];2005年
10 张远孝;彭劲荣;;转变审判作风 实现和谐诉讼——从董必武审判作风思想谈起[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赵俊梅;公开 要勇气讲技巧[N];人民法院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王斗斗;解读最高法两项新规[N];法制日报;2009年
3 记者 徐光明;推进司法公开 主动接受监督[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浙江省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 崔盛钢;以司法公开提升司法公信[N];人民法院报;2011年
5 本报记者 袁定波;司法公开不只是宣示而是真实落地[N];法制日报;2011年
6 布和巴特尔;深化司法公开 满足民众需求[N];锡林郭勒日报;2010年
7 重庆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李健;司法公开的两种维度[N];人民法院报;2011年
8 江西省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 邓俊明;公开与宣传共同奏响公平正义的最强音[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记者 罗书臻;充分发挥《公报》在加强司法公开方面的积极作用[N];人民法院报;2011年
10 广东省东莞市第二人民法院 陈葵;诉权保障与司法公开[N];人民法院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倪寿明;司法公开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贺荣;行政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辛国清;法院附设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杨思勤;两岸强制执行制度之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王淑荣;论法官职业伦理[D];吉林大学;2007年
6 刘恩媛;国际环境损害赔偿的国际私法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刘革新;构建中国的司法鉴定体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杨严炎;群体诉讼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邓一峰;环境诉讼制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7年
10 陶政;商法价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君;司法公开理论及实证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2 张碧茵;网络时代背景下的司法公开制度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3 邓重魁;量刑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宁春辉;司法场域的社会结构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5 李明明;大众传媒对司法审判的影响探析[D];山东大学;2007年
6 宁群;论民事审判监督程序的改进与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刘宁;刑事诉讼中被害人陈述的运用与完善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8 李连宇;论国际商事仲裁中的第三人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朱金如;民事受理制度的透视与重构[D];郑州大学;2007年
10 侯金鹏;检察机关不应作为附带民事诉讼主体之研究[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43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743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