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社会冲突理论视阈下中国式维稳的困境与出路

发布时间:2017-09-06 01:27

  本文关键词:社会冲突理论视阈下中国式维稳的困境与出路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冲突 维稳模式 科学稳定观


【摘要】:社会转型时期,体制变革、政治、经济、社会结构剧烈变动,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社会矛盾和冲突丛生,使得维稳成为一项有着中国特色、被提升到治国安邦层面、带有极强政治色彩的重要工作。树立科学的稳定观和社会冲突观,构建公平正义的现代国家制度体系,有序推进政治民主法治化进程,实现中国维稳模式的现代转型,是中国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社会冲突 维稳模式 科学稳定观
【分类号】:D61
【正文快照】: 一、当代中国社会矛盾冲突频发的原因我国目前正处于计划经济暨集权政治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暨民主法治社会转型时期,在体制变革、社会转型的时期,社会中的利益关系和利益格局处于非均衡状态,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化,随着贫富分化的增强及利益的进一步分化,地区发展不平衡、分配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梅枝;;试论从刚性维稳向韧性维稳的转变[J];党政干部学刊;2010年04期

2 王祯军;;论法治思维在维稳中的意义、向度及形成[J];法治研究;2013年08期

3 容志;陈奇星;;“稳定政治”:中国维稳困境的政治学思考[J];政治学研究;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秋伟;;公安机关的维稳境遇与干预谋变[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2 孔祥勉;;“天价维稳”现象的政策浅析[J];改革与开放;2011年12期

3 唐皇凤;;转型进程中的中国社会政治稳定:新模式与新战略[J];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2012年00期

4 杨文学;;冲突理论视野下的抗争性利益诉求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5 聂军;;论维稳理念的创新[J];桂海论丛;2014年02期

6 谢秋山;陈世香;;政治效能感与抗争性利益表达方式——基于CGSS2010的定量研究[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7 张建;;法治的内在构造:批判思维与开放社会[J];甘肃理论学刊;2014年06期

8 何跃军;;维稳的现实考察与法治反思[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钱娟;;走出“维稳”困境:正视“维稳”与“维权”的关系[J];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13年03期

10 唐碧华;姜云海;郑尚彬;;论高校安全问题及科学防范[J];科技信息;2013年3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云新;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冲突发生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饶武元;社会稳定视角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D];南昌大学;2012年

3 李云新;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社会冲突发生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冯耀云;冲突的持续性:S村农民与政府征地纠纷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小波;互联网舆情预警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2 袁富生;政治晋升压力体系下的地方政府维稳行为研究[D];南昌大学;2013年

3 吴平;基层维稳:组织机构与实际运作[D];南昌大学;2013年

4 钱娟;县域政府维稳与农民维权良性互动机制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年

5 蓝草;农村社会管理创新视阈中的村民行为自律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年

6 桂霄雨;群众路线视阈下的基层信访困局破解路径研究[D];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14年

7 许烨莉;中国共产党处理群体性事件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4年

8 李阳;关于维稳与维权问题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发展研究课题组;;利益表达制度化,实现长治久安——维稳新思路[J];理论参考;2011年03期

2 桂维民;;突发性公共事件告诉我们——关于加强应急决策问题的深层思考(上)[J];秘书工作;2009年08期

3 王慧;;官场中的维稳烦恼[J];领导文萃;2010年24期

4 罗志坚;万高隆;;法治思维: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必备要素[J];宁夏党校学报;2012年04期

5 胡建淼;;法律思维与现代政府管理[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应星;;“气场”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两个个案的比较[J];社会学研究;2009年06期

7 容志;;地方治理结构优化:调节中央地方关系的新思路[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8 童星;;对重大政策项目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J];探索与争鸣;2011年02期

9 姜明安;;法治、法治思维与法律手段——辩证关系及运用规则[J];人民论坛;2012年14期

10 毕诗成;;“仇民式维稳”何其丑陋[J];浙江人大;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孔博 毛一竹;[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伟;王艳;郑易平;;社会冲突调节与社会和谐——从苏联解体的教训谈起[J];法制与社会;2008年05期

2 韦长伟;袁虎成;;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的社会冲突协调[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1期

3 寇军;赵泽洪;;社会冲突的形成机制及其预防策略[J];党政论坛;2009年09期

4 聂杜娟;;新时期解决社会冲突的新思维[J];前沿;2010年24期

5 徐东;;转型期我国社会冲突的特点及基本化解对策[J];领导科学;2010年36期

6 王强;;社会冲突的理性审视及其应对[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黄毅峰;;社会冲突强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行政论坛;2013年03期

8 涅奇波连科;夏伯铭;;社会冲突的概念[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4年11期

9 新;预测社会冲突的四个参数[J];行政管理研究;1991年04期

10 陆康强;群体矛盾:不容忽视的社会冲突激发因素[J];社会;200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高建;;试析社会转型与社会冲突[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宋立会;;社会冲突理论及其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3 贾高建;;试析社会转型与社会冲突[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4 宋衍涛;;社会冲突控制与和谐社会建设[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蔡久旭;;社会冲突视角下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思考[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王小鲁;;在改革中化解社会冲突[A];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与改革走势座谈会内容汇编[C];2006年

7 彭小兵;;社会中间部门与群体性社会冲突及解决路径[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8 何平;;近现代欧洲社会冲突的性质和背景——历史社会学视野下的讨论[A];世界近现代史研究(第七辑)[C];2010年

9 杨桂萍;;本土知识的全球意义——中国穆斯林化解民族矛盾和社会冲突的经验[A];宗教与民族(第五辑)[C];2007年

10 于建嵘;;从刚性稳定到韧性稳定——关于中国社会秩序的一个分析框架[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危机与转机——对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泰城;社会冲突的治理机制[N];镇江日报;2009年

2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江启疆 李娟;合理控制和消弭社会冲突[N];南方日报;2010年

3 杨从明;现阶段我国社会冲突的特点和成因分析[N];贵州政协报;2013年

4 阎荣舟;消解社会冲突的关键[N];学习时报;2013年

5 傅达林;法治是化解社会冲突的正途[N];人民日报;2014年

6 孙立平;降低社会冲突的烈度[N];经济观察报;2004年

7 何云峰;着力提高应对社会冲突能力[N];解放日报;2008年

8 何云峰;提高应对社会冲突能力[N];鞍山日报 ;2008年

9 独立学者 王胜;直面社会冲突强化可控机制[N];东莞日报;2010年

10 阮荣平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宗教:协调乡村社会冲突的有效形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敏;当前我国社会冲突与社会控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2 孙正;当代中国社会冲突与政治调控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琼;冲突的构成及其边界[D];上海大学;2005年

4 赵树坤;社会冲突与法律控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向前;政治身份体系下的社会冲突:文革初期群众行为的社会根源[D];复旦大学;2010年

6 刘华安;当代中国政治稳定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毕天云;论社会冲突[D];云南师范大学;2000年

2 廖艳;论社会冲突的法律调控[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吕洪业;论转型过程中社会冲突的产生与协调解决机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廖亚辉;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冲突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吴春生;转型期中国社会冲突问题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叶婧;社会冲突与治理[D];上海师范大学;2003年

7 李爱民;税费改革后的浏阳市农村社会冲突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8 宋立会;论社会冲突与社会和谐[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瑞;当前我国农村社会冲突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10 曾祥宏;村庄社会冲突与村庄社会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01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801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c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