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当前新型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4 02:37

  本文关键词:当前新型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纠纷 纠纷解决机制 大调解联动机制 温岭模式 义乌工会社会化维权模式


【摘要】:在中国社会矛盾加剧的社会转型时期,有效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对预防、处理和解决社会纠纷矛盾极为重要和迫切。本文通过对三种新型的纠纷解决机制——大调解联动机制、温岭模式和义乌工会社会化维权模式的深入分析和讨论,比较其优势和不足之处,由此提出如何更好地发挥其稳定和解决冲突的功能,以弥补当前信访制度的弊端带来的社会问题和为中国基层民主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研究亦发现,公民的权利是否得到国家权力的认真对待和国家的民主法治制度是否赢得人们的信任对增强国家权力的公信力至关重要。
【作者单位】: 香港城市大学;
【关键词】社会纠纷 纠纷解决机制 大调解联动机制 温岭模式 义乌工会社会化维权模式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基金项目“民事纠纷的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品牌计划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6
【正文快照】: 一、当前社会矛盾背景中国社会正处在快速转型过程中,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双重转轨加剧了社会的分化,是社会纠纷的活跃期和多发期。由于二十多年来中国的改革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经济利益的分化加剧了社会的分化,形成许多新的利益群体,令当前的利益格局呈现出鲜明的多元化状态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砚;贾海洋;;浅论我国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J];法制与社会;2011年20期

2 孔祥参;刘芳;;化解社会纠纷规律探析[J];党政干部学刊;2011年07期

3 张艳艳;范金鹏;;论我国法院推进ADR[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4 龙明礼;;和谐社会视野下行政性ADR的价值[J];人民论坛;2011年24期

5 梁宏辉;;论我国农村纠纷的行政调解解决[J];法制与社会;2011年23期

6 欧广远;张林海;;纠纷多元解决视角下的小额诉讼程序建构研究[J];公民与法(法学版);2010年11期

7 吴春雷;杜文雅;;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主体研究[J];前沿;2011年13期

8 陈慰星;钟伟丽;;高校纠纷解决机制的范式、角色及其规范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6期

9 刘靖华;;行政调解概念之实在法分析[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10 李丹华;;民商事仲裁司法救济制度的完善[J];企业导报;2011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鹏;;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法院判决正确性问题探析——从合同诈骗罪与合同违约竞合说起[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2 高雪梅;;律师参与社区调解与社会和谐[A];第三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张锐智;;论我国传统法文化在健全代替性纠纷解决机制的启示[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贝淑芝;张峻义;;审判公正的内涵界定及其运作[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5 安莉;;关于建立与审判同步监督体系的构想[A];在审判工作中如何确保司法公正理论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1年

6 杨晓玲;;弱势群体在诉讼程序中的保障问题[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王琦;王菲;;我国仲裁第三人制度的构建[A];中国仲裁与司法论坛暨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孙志勇;;律师在社会主义法治进程中的角色[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行政法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暨“律师参与化解社会矛盾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欧丹;;农村刑事纠纷解决机制探析——刑事和解制度的新课题[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吕坤良 本报通讯员 张辉;多元化解:梯级过滤定纷争[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晓鹏;我国正推动建立多元纠纷解决机制[N];人民日报;2008年

3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法院院长 汤黎明;探索多元纠纷解决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吕坤良 本报实习生 赵彦杰;“老先进”的新实践[N];人民法院报;2009年

5 记者 陈永辉;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国际研讨会举行[N];人民法院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徐光明;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多元纠纷解决机制[N];人民法院报;2008年

7 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 蒋浦;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现状与路径选择[N];法治快报;2009年

8 忠言;苏州创新涉台纠纷解决机制[N];江苏法制报;2009年

9 通讯员 马运涛 记者 孙占稳;共商协商性纠纷解决机制[N];河北日报;2009年

10 (胡江根);常州建立健全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卓;公益诉讼与社会公正[D];吉林大学;2006年

2 陈久奎;我国教育纠纷仲裁制度建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3 刘洋;论司法权的社会功能[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晓晶;农村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2年

2 刘佳民;我国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李云;论我国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D];安徽大学;2012年

4 胡太伟;新疆沙湾县烧坊庄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1年

5 沈静;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探讨[D];复旦大学;2011年

6 石永;论多元化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D];内蒙古大学;2012年

7 李景旺;中美群体纠纷解决机制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解婧;我国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9 耿丹;我国多元民事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D];新疆大学;2011年

10 黄畅;诉讼与非诉讼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衔接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47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847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d0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