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换届与治理:当前基层治理中政府介入与居民自主性的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5 10:00

  本文关键词:换届与治理:当前基层治理中政府介入与居民自主性的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换届选举 政府介入 居民参与 社区治理


【摘要】: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是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事关居民民主政治权利的实现和基层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其主要方式是居民以民主投票方式将自身认为合适的人选入社区干部队伍,目的是配强社区干部队伍,促进社区人员的合理流动。上级相关部门应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引导社区居民根据自身意愿通过手中的选票来决定他们的“当家人”,但由于我国各项事业都处在转型期,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社区换届选举面临着复杂多元的外部环境,是实践中也出现了各类新情况和新问题,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涉及到上级政府对城市社区换届选举的介入程度、基层居民的参与自主性,以及社区多元共治的实现路径,全文提出并论证了政府干预、居民参与、社区共治三者之间的关联性。社区换届选举直接关乎社区居委会人员的合理流动,深层次上则关系到基层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和法治社区建设,本文的总体思路是以S省城市社区居委会换届实证研究为切入点,系统分析了部分城市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过程中各方的参与情况,这些参与情况包括上级政治力量干预、居民参与自主性,以及社区社会组织对社区多元治理的影响。社区换届选举的有效推进必须建立在居民的广泛参与的基础之上,居民的广泛参与也有利于推进社区的多元共治目标的实现,因此要破解基层治理难题,推进社区换届选举的规范化,必须分析政府介入、居民参与,以及社区社会组织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后本文结合实际调研,对如何正确处理政府介入与居民参与关系提出了对策建议,也为如何推进社区多元共治和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进行了讨论。综合全文分析可以得出,换届选举是基层治理的重要内容,换届选举与基层治理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科学规范的基层治理秩序,可以给换届选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坚持公开、民主、法治的换届选举原则可以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而推进基层治理的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换届选举 政府介入 居民参与 社区治理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3;D630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9
  • (一) 选题由来与研究背景9-11
  • (二) 文献综述11-13
  • (三) 核心概念界定13-14
  • (四) 研究设计14-15
  • (五) 情况介绍15-19
  • 第二章 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的影响因素分析19-23
  • (一) 行政化的制度构建19-20
  • (二) 社区工作中“对上的社区亚文化”20-21
  • (三) 行动主体的参与意识是一种内在制约因素21-23
  • 第三章 政府力量在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中的作用23-28
  • (一) 上级政府过多干预基层换届,选举结果体现了政府意志23-24
  • (二) 上级对社区换届选举进行“政治动员”24-26
  • (三) 上级政府对社区换届选举持不干涉的“中立态度”26-28
  • 第四章 社区换届选举中的基层参与28-31
  • (一) 被动参与,敷衍应付选举28-29
  • (二) 主动参与,积极履行自身民主权利29
  • (三) 放弃参与,不参与选举投票29-31
  • 第五章 社区换届选举中政府介入与居民参与的关系分析31-37
  • (一) 政府介入多,居民参与空间被挤压31-32
  • (二) 政府中等介入,居民参与处于积极与漠视之间32-33
  • (三) 政府低度参与,有利于实现居民参与的最大化33-34
  • (四) 政府合理介入与居民的有效参与,为社区多元共治创造了条件34-37
  • 第六章 关于如何规范政府介入与居民参与关系的对策建议37-40
  • (一) 政府科学履职,规范政府在换届选举中的介入行为37
  • (二) 完善换届选举法律法规,为居民有效参与提供规范化路径37-38
  • (三) 建立多方协商机制,为政府、居民、社会组织等主体参与社区治理多元共治奠定基础38-40
  • 小结讨论40-42
  • 参考文献42-45
  • 致谢45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志;城市社区建设与中国公民社会建构[D];济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558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8558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67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