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法国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21:30

  本文关键词:法国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 国家形象 法国媒体 世界报 钓鱼岛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和平崛起为目标,逐渐壮大经济、政治和军事实力。用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向世界证明了自己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渐渐走入聚光灯下的中国,开始面临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国家形象。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的发展离不开与他国的交流合作,国家形象显得尤为重要。 由于西方社会对话语权的实际掌控,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国必须充分理解西方国家的价值取向,及其对一国国家形象的评判标准,如此,才能在国际社会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推动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全面发展。 为了尽量减弱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对新闻客观性造成的影响,本文选取法国媒体进行研究,从法国《世界报》对“钓鱼岛事件”的报道出发,从语言修辞和报道内容等方面,观察三个方面的内容:法国媒体对中国和钓鱼岛关系的定位,法国媒体对中国人民的评价及法国媒体对中日关系的看法。通过对《世界报》新闻报道的罗列和分析,笔者得出法国主流媒体笔下的中国形象,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法国媒体对中国“和平崛起”以“非理性”的判断;第二,“专制性”的刻板印象;第三,冷静的人民形象。笔者以这三个关键形象为参照,对中国国家形象进行定位,认为中国国家形象应当从多角度进行定位,树立改善国家形象的具体目标,具体内容为:民主、人权、法治的政府形象;和平、友好、负责的外交形象以及大气、从容、理性的国民形象。最后从实际操作层面提出改善中国国家形象的策略,如:加强对政府官员形象的塑造;提高政府信息的透明度;增强民族凝聚力。
【关键词】:中国 国家形象 法国媒体 世界报 钓鱼岛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206;G212
【目录】:
  • 致谢4-5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插图和附表清单7-8
  • 目次8-9
  • 1 绪论9-13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9-10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10
  • 1.4 研究方法10
  • 1.5 主要理论及应用10-12
  • 1.6 论文结构12-13
  • 2 法国主流新闻媒体概况13-20
  • 2.1 法国主流新闻媒体13-14
  • 2.2 《世界报》及其政治立场14-20
  • 3 钓鱼岛事件的背景20-23
  • 4 法国《世界报》对钓鱼岛事件的报道分析23-36
  • 4.1 《世界报》对中国与钓鱼岛关系的定位23-27
  • 4.2 《世界报》对中国民众反日游行的评价27-29
  • 4.3 《世界报》对中日关系的看法29-36
  • 5 法国主流媒体眼中的中国形象36-40
  • 5.1 对“和平崛起”以“非理性”的判断36-37
  • 5.2 “专制性”的刻板印象37-39
  • 5.3 冷静的人民39-40
  • 6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启示40-47
  • 6.1 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40-43
  • 6.2 中国国家形象塑造的策略43-47
  • 7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闫素娥;;钓鱼岛问题的历史与现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刘颖;;法国媒体报道中的西藏印象——以法国《世界报》为例[J];中国藏学;2006年04期

3 居伊·索尔芒;秦海鹰;;法国知识分子看中国[J];法国研究;1991年01期

4 程平;;法国电视中的中国形象[J];法国研究;2006年04期

5 沈雅梅;;对西方媒体热议“中国形象”的思考[J];国际问题研究;2011年04期

6 刘小燕;关于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思考[J];国际新闻界;2002年02期

7 程曼丽;;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J];国际新闻界;2007年03期

8 陈继静;;事实、偏见与政治认同——解读法国《世界报》上的3.14事件和奥运火炬传递[J];国际新闻界;2008年05期

9 黄伟;;法国民众眼中的中国形象——从19世纪的巴黎世博会谈起[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刘艳房;张骥;;国家形象及中国国家形象战略研究综述[J];探索;2008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海峰;场域理论视野下的法国《世界报》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655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8655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18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