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行政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17:23
本文关键词:孔子行政伦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以及世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不仅在极短时间内彻底改变了我国行政人员原有的工作与生活方式,,也使得我国行政领域中的伦理问题日益突出。孔子行政伦理思想中存在对我国当今行政建设具有借鉴意义的内容,以解决现阶段我国行政领域中官本位思想严重、行政伦理规范不完善、行政人员自身道德培养缺失等方面的问题。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需要以传统思想为依托,需要根植于传统,而孔子行政伦理思想作为中国的传统思想,至今仍然具有积极合理有价值的内容。 本文对孔子行政伦理思想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概述了孔子行政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孔子的个人成长与思想倾向,两者对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均具有深远影响。其次,阐明了孔子行政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其思想主体以“仁”为核心,以“为政以德”为基本原则,施行的主要途径体现为:在治理方式上主张礼治,在理念上要求以民为本,在对为政者要求上强调修己正身,在任用原则上坚持选贤使能。最后,分析了孔子行政伦理思想所具有的特点及影响。其思想重视宗法等级制度,对为政者提出“内”与“外”的双向要求,重视行政伦理的践行并且充满人伦情怀,这些内容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了积极与消极的两方面影响。 本文对孔子行政伦理思想的内容进行了历史反思,一方面实事求是分析其消极成分,另一方面认真发掘、梳理孔子行政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当代行政环境的变化对行政伦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市场经济体制有着对平等与规则的关注,现代政治制度有着对民主与法治的倡导,公民社会有着对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视。相对于这些现代价值理念和要求,孔子行政伦理思想所包含的宗法等级观念、忽视法的内容以及对人治方式的依赖等内容,显然属于消极方面的因素,我们应该注意改变、克服。孔子行政伦理思想作为中国的传统思想范畴,又包含积极合理成分,本文归纳其当代价值最重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借鉴“仁”与“德治”思想,明确“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其二,扬弃“礼治”思想,培养干部礼义廉耻感和服从纪律规则意识;其三,落实“修己正身”,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自己身正,才能使他人正。
【关键词】:孔子 德治 行政伦理 当代价值
【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B82-05;B222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绪论9-16
- 1.1 选题来源9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9-10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10-14
- 1.3.1 国外研究现状10-12
- 1.3.2 国内研究现状12-14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14-16
- 1.4.1 研究内容14-15
- 1.4.2 研究方法15-16
- 第2章 孔子行政伦理思想的产生16-22
- 2.1 孔子行政伦理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16-19
- 2.1.1 “礼崩乐坏”的社会变革16-17
- 2.1.2 “百家争鸣”的思想碰撞17-19
- 2.2 孔子的个人成长及思想倾向影响19-22
- 2.2.1 孔子个人成长的影响19-20
- 2.2.2 孔子行政伦理的思想渊源20-21
- 2.2.3 孔子的国家治理思想倾向21-22
- 第3章 孔子行政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22-33
- 3.1 孔子行政伦理思想的核心——仁22-25
- 3.1.1 爱人——为政者的出发点22-23
- 3.1.2 忠恕——为政者的情怀和处事之道23-24
- 3.1.3 孝悌——宗法社会的维系纽带24
- 3.1.4 克己复礼——封建社会的行为准则24-25
- 3.2 孔子行政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为政以德”25-27
- 3.3 孔子行政伦理的主要实现途径27-33
- 3.3.1 礼治27-28
- 3.3.2 以民为本28-29
- 3.3.3 修己正身29-31
- 3.3.4 选贤使能31-33
- 第4章 孔子行政伦理思想的特点及影响33-41
- 4.1 孔子行政伦理思想的主要特点分析33-38
- 4.1.1 重视宗法等级制度的行政伦理33-34
- 4.1.2 对为政者“内”与“外”的双向要求34-36
- 4.1.3 重视行政伦理的践行36-37
- 4.1.4 行政伦理中的人伦情怀37-38
- 4.2 孔子行政伦理思想的两方面历史影响38-41
- 4.2.1 积极影响38-40
- 4.2.2 消极影响40-41
- 第5章 孔子行政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思考41-52
- 5.1 对孔子行政伦理思想的反思41-48
- 5.1.1 当代行政伦理环境的新要求41-44
- 5.1.2 对孔子行政伦理思想主要消极方面梳理44-48
- 5.2 孔子行政伦理思想的当代借鉴价值48-52
- 5.2.1 借鉴“仁”与“德治”思想,明确行政理念48-49
- 5.2.2 扬弃“礼治”思想,培养干部礼义廉耻感和服从纪律意识49-50
- 5.2.3 落实“修己正身”,加强自身道德培养50-52
- 第6章 结束语52-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研究项目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荣海,佟福玲;中国古代行政伦理思想与现代行政伦理学[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2 涂平荣;;孔子行政伦理观及其当代价值[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3 刘力;杨梦石;;儒家伦理思想对于我国公务员行政伦理建设的借鉴研究[J];才智;2009年09期
4 王伟;行政伦理论纲[J];道德与文明;2001年01期
5 李春成;美国行政伦理学的兴起[J];广东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6 王伟;行政伦理道德人格形成的三个阶段[J];中国公务员;1996年12期
7 韦鹏;张磊;马旭慧;;我国行政伦理建设的困境与出路[J];法制与社会;2014年04期
8 张伦学;以民为本——孔子“德治”思想刍议[J];贵州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9 丁成际;;行政伦理失范的表现、原因及其规避[J];江汉论坛;2011年03期
10 董建新;解析行政伦理[J];暨南学报(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本文编号:8707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870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