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法治论文 >

论民意与法意的良性互动

发布时间:2017-10-03 13:31

  本文关键词:论民意与法意的良性互动


  更多相关文章: 民意 法意 司法改革 良性互动


【摘要】:在日益健全的民主法治和高度发达的现代信息社会,随着民意的表达渠道更畅通,表达方式更直接,其影响力更大。民意的表达是对司法裁判的一种监督,影响着司法活动,但限于民意本身具有局限性,民意不能成为司法工作的决定性因素。明确民意与法意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保障司法公正与合理,促进社会的稳定,实现法治社会。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关键词】民意 法意 司法改革 良性互动
【分类号】:D926
【正文快照】: 美国的雨果·布莱克曾说:“言论自由与公正审判是我们文明中两种最为珍贵的东西,实在难以在二者之间取舍。”从刑事的许霆盗窃案到药家鑫故意杀人案,从民事的同命不同价案到彭宇案,民意在司法工作中的重要性愈加显现,审判工作中民意的考量逐步加重,民意与法意的紧张关系越加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树森;;博弈与和谐:穿行于法意与民意之间的司法[J];法律适用;2009年09期

2 何兵;司法职业化与民主化[J];法学研究;2005年04期

3 丁以升;司法的精英化与大众化[J];现代法学;2004年02期

4 张剑秋,郭志媛;传媒与司法的辩证关系[J];学习与探索;2003年03期

5 孙笑侠,熊静波;判决与民意——兼比较考察中美法官如何对待民意[J];政法论坛;2005年05期

6 孙笑侠;;公案的民意、主题与信息对称[J];中国法学;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亚明;;房产新政案件裁判新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2 张顺;;解构司法民意[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3 田佳灵;;民意对司法裁判过程的影响[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王鹤;牛庆军;;商业属性与律师文化[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5 凌斌;;立法与法治:一个职业主义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4年00期

6 侯猛;;最高法院公共政策的运作:权力策略与信息选择[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7 彭小龙;;陪审团审理微观制衡机制考察——一个以美国为对象的分析实证视角[J];北大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8 李晟;;法制之外的普法——从革命文学中的司法叙事切入[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9 王康敏;;通过“法盲”的治理[J];北大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10 尹好鹏;宪法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初论——拓展我国宪法学研究空间的一个选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柯华庆;;科斯范式的意识形态问题[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柯华庆;;实效主义法学纲要[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凌斌;;经济运行的法律影响:科斯框架的一个理论澄清[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苏媛;;在冲突中寻求和谐——浅谈传媒与法制的关系[A];中国传媒大学第一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6 杨翔;谷国艳;;民事再审发回重审制度的正当性考察与改革——基于某省法院的运行现状分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孙启福;张建平;;行政滥用职权司法审查的检讨与重构——以法官的规避倾向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健;;务实与超越——审判权对程序外力量的回应表达[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何仁;袁晟翔;;司法执行难的博弈解读和一体化消解——以执行“双高”现象为基点展开[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傅贤国;;司法裁判吸纳民意机制之建构[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纯辉;司法判决书可接受性的修辞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鹏;疑难案件中法律裁判的规范性来源[D];吉林大学;2011年

5 周国兴;寻求现实的确定性[D];吉林大学;2011年

6 张娟;弗兰克与卢埃林法律思想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邓多文;论刑法的合理性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吕洪民;中国陪审制度的困境与重生[D];吉林大学;2011年

9 王亚南;分析实证语境下反垄断复合法律关系的法理反思[D];吉林大学;2012年

10 王荔;当代中国司法民主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俊;陪审制度的民主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周嘉楠;职业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韩晓明;我国司法活动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4 杨梅花;网络舆论监督下的公开审判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5 王广宾;中国检察官助理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冯辉;在法官、行政官与村官之间[D];苏州大学;2010年

7 林丽华;危险驾驶的刑事责任[D];苏州大学;2010年

8 徐鹏;司法能动在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中的应用[D];兰州大学;2010年

9 王强;形象权法律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张逸群;当下中国司法政策认知论[D];西北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秀桃;;略论北洋时期的司法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侯健;传媒与司法的冲突及其调整──美国有关法律实践评述[J];比较法研究;2001年01期

3 朱加赛;;和谐社会中的裁判合理性——以实现途径为视角[J];法律适用;2007年04期

4 张卫平;大陆法系民事诉讼与英美法系民事诉讼──两种诉讼体制的比较分析(下)[J];法学评论;1996年05期

5 唐仲清;用“伯克利观察法”考量法律[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6 徐迅;中国媒体与司法关系现状评析[J];法学研究;2001年06期

7 王敏远;中国陪审制度及其完善[J];法学研究;1999年04期

8 李风林;鲍莹玉;;刑事法视野下的民愤与司法——以邱兴华案为例[J];青海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9 徐忠明;小事闹大与大事化小:解读一份清代民事调解的法庭记录[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4年06期

10 李声炜;;法官判决的制度表达与实践——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法官判决时的非正式制度倾向[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景华;[N];光明日报;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群;王卉;;民意抑或法意——法官审判中的选择困境[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2 张超;;民意漩涡中的司法悖论及其解决[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3 张景义;;司法改革带来人民法院新风貌[J];法制资讯;2011年03期

4 张顺;;解构司法民意[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2期

5 巩军伟;;论司法职业化与司法大众化[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郜占川;;民意对刑事司法的影响考量——“能与不能”、“当或不当”之论争[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杨志强;;法官如何在民意中保持司法的公正[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04期

8 孙日华;;中国司法中的民意识别与回应[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0年05期

9 孙日华;;转型时期司法中的民意现状与策略设计[J];太平洋学报;2010年12期

10 孙万怀;;论民意在刑事司法中的解构[J];中外法学;201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骆艳青;;浅谈董必武法学思想对司法改革的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辑)[C];2009年

2 杨再利;吴兴忠;;司法公正与法院司法改革[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3 谢振江;庞文莉;;以保障法官独立为核心 全面推进司法改革[A];“严肃执法与司法公正”研讨会专集[C];1999年

4 孙莉;;司法改革与程序意识[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黄文艺;;司法改革论略[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王文明;;痛下决心,立即改革,试点运行,,迅速推广——空喊一万句,不如走一步[A];司法体制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姚建龙;;恢复性少年司法在中国的实践与前景[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8 葛洪义;;司法活动的性质与法治——司法改革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王树江;;重新整合审判委员会制度[A];黑龙江省法院系统审判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C];2001年

10 谢洪程;;积极推进司法改革 做好入世后审判工作[A];2002年度全省法院应对入世工作研讨会获奖论文专辑[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真平;提高网络环境下民意沟通水平 为实现公平正义营造良好氛围[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刘吉涛;触动司法改革的“拍卖”[N];中国改革报;2003年

3 贺卫方;改革司法改革[N];人民法院报;2002年

4 丁 文;司法改革备受关注[N];人民法院报;2003年

5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室主任 袁曙宏;依法治国推动司法改革[N];人民日报;2002年

6 记者 王雨;定西司法改革试点走出新路[N];甘肃日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罗凯;司法改革下一步 加强权力监督制约成为重点[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8 记者 许跃芝;最高法院全面启动司法改革工作[N];经济日报;2009年

9 记者 王斗斗;30项措施启动新一轮司法改革[N];法制日报;2009年

10 刘学智;法官如何对待民意[N];中国信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2 吴卫军;法理与建构: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迟日大;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司法改革[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梁三利;法院管理模式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8年

5 王伟;民事程序选择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6 鲁强;当代中国司法改革过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7 关玫;司法公信力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姚志坚;司法便利化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9 刘薇;日本第三次司法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白雅丽;司法的角色[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靖;法官独立审判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2 刘晓梅;试论司法改革如何对待民意[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珏;WTO背景下的中国司法改革[D];安徽大学;2005年

4 蔡保新;司法改革解析[D];苏州大学;2004年

5 左献民;论司法改革[D];武汉大学;2004年

6 胡烨;论人民监督员制度[D];苏州大学;2005年

7 胡伟;中国法官助理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8 谢爱民;司法潜规则的法学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吴传敏;论我国的民事检察制度[D];郑州大学;2002年

10 李富金;接近正义的起点[D];苏州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654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9654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8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