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结合的“难产”与“新生”
发布时间:2017-10-07 22:15
本文关键词:中西结合的“难产”与“新生”
【摘要】:公案小说和侦探小说诞生于不同的地域和时代环境,但两者在不少地方存在相似之处,可算一对素未谋面的“远亲”。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被强行打开,西方文明大量涌入,侦探小说随之传入中国,在侦探小说的冲击下,自成体系的公案小说开始转型,但过程并不顺利,最终失败,让位于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原创侦探小说,但这一过程却为中国小说向近代化转型,尤其在叙述时间、叙述角度、叙述结构等写作技巧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对科学民主精神和法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也有一定作用。本文采用史源学方法梳理了公案小说和侦探小说在中国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用比较的方式,从正反合三方面对比了公案小说和侦探小说的异同,并分析了二者的合力对中国近代侦探小说的发生和成熟起了那些作用,如素材提供、历史传统、精神内涵、写作手法等,力图找出二者在中国文学近代化过程中的联系。 本文包括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简要阐述了把公案小说和侦探小说进行比较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梳理了两种小说的研究情况。正文为主体部分,分三章,第一章介绍了公案小说在中国的发展源流,简单分析了其逐渐走向衰落的原因。第二章梳理了侦探小说在西方的发生、发展以及在中国的译介情况。第三章从正反合三方面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并分析了二者对中国近代原创创侦探小说诞生和发展的作用。结语简要总结了两种小说复杂交织的关系,认为要从多角度,,多学科,公平公正的看待二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公案小说 侦探小说 比较 本土化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I106.4;I0-03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8
- 第一节 研究意义8-10
- 第二节 研究现状10-18
- 一 公案小说研究10-13
- 二 侦探小说研究13-18
- 第一章 中国古代公案小说研究18-26
- 第一节 公案小说溯源18-20
- 第二节 中国古代公案小说的终结20-26
- 第二章 近代侦探小说研究26-32
- 第一节 侦探小说溯源26-27
- 第二节 近代中国侦探小说译介27-32
- 第三章 公案与侦探小说关系研究32-57
- 第一节 差别何在32-43
- 一 公案小说:维护纲常伦理32-38
- 二 侦探小说:法律大于一切38-43
- 第二节 异中有同43-48
- 第三节 和合:二者在中国近代文学转型过程中的作用48-57
- 结语57-58
- 参考文献58-61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61-62
- 致谢62-6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昀;;论清末民初侦探小说翻译热之原因[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常宁文;略论中国公案小说及其价值[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5期
3 邹白茹;;晚清西方侦探小说风行的文化解析[J];求索;2007年07期
4 武润婷;试论侠义公案小说的形成和演变[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5 吴正毅;;从福尔摩斯到霍桑——中国现代侦探小说的本土化过程及其特征[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本文编号:9903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minzhuminquanlunwen/990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