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我国出生性别比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8-04-28 17:01

  本文选题:出生性别比 + 空间特征 ; 参考:《西北人口》2014年04期


【摘要】:本文利用空间统计学方法对五普和六普出生性别比的时空演变与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十年中我国出生性别比的空间集聚特征更加明显;计生政策、公共卫生水平、经济因素对性别偏好的影响显著,城镇化水平的影响不显著,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对性别比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spatial and temporal evolution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sex ratio of five and six PU were analyzed by the method of spatial statistic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atial agglomeration of the sex ratio at birth was more obvious in ten years, and the policy of birth control, the level of public health and the economic factors ha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gender,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urbanization level was not significant. The influence of education and public service level on sex ratio needs to be further studied.

【作者单位】: 泰山医学院人口与社会发展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区域协调发展的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方案设计与保障机制研究”(12BGL117)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基于时空尺度的山东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J13WG06)
【分类号】:C924.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毅,郭维明;中国出生性别比的现状及有关问题的探讨[J];人口与经济;1991年05期

2 乔晓春;对中国人口普查出生婴儿性别比的分析与思考[J];人口与经济;1992年02期

3 曾毅,顾宝昌,涂平,徐毅,李伯华,李涌平;我国近年来出生性别比升高原因及其后果分析[J];人口与经济;1993年01期

4 穆光宗;近年来中国出生性别比升高偏高现象的理论解释[J];人口与经济;1995年01期

5 李树茁,朱楚珠;中国出生性别比和女婴生存状况分析[J];人口与经济;1996年01期

6 汤兆云;郭真真;;生育政策与经济水平对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分析[J];人口与经济;2011年01期

7 刘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一种国际视角的分析[J];人口学刊;2009年01期

8 吴铁坚,王均乐;对是否存在虐待女婴现象的分析——60例死婴死前就医和生存时间性别差异的研究[J];人口研究;1991年06期

9 郭志刚,张二力,顾宝昌,王丰;从政策生育率看中国生育政策的多样性[J];人口研究;2003年05期

10 杨菊华;陈卫;陶涛;蔡菲;杨成钢;宋月萍;陈蓉;;生育政策与出生性别比的失衡相关吗?[J];人口研究;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云,任强;高龄老人1910-1969年间出生子女性别比的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魏亚萍;;我国农民生育行为的社会结构解释[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杨桂英;;浅析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的原因及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4 连高社;葛建军;;贵州省人口变动预测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11期

5 王连娟;刘甲良;宿春娣;;中国皇位传承对家族企业接班人选择的启示[J];财经问题研究;2008年09期

6 张秀武;胡日东;;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驱动力分析——基于产业集群的视角[J];财经研究;2008年04期

7 许德友;梁琦;;县域出口贸易的空间相关性分析——以江苏省为例[J];财经研究;2011年05期

8 康锋莉;;税收竞争的空间相关性和FDI效应:一个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8年03期

9 杨风;;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差异及其影响因素[J];重庆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10 孙建;吴利萍;;区域研发、知识溢出与中国经济增长——区域研发宏观效应评价[J];西部论坛;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汤兆云;;社会性别视角中的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A];第18届中国社会学年会“改革开放30年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马军杰;单晓光;姜南;;中国省域专利产出绩效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汤兆云;;我国出生性别比失衡的基本态势及其对策[A];福建省社会学2007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明河;况于珑;;建设“和谐贵州”背景下的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探析[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致江;;对我国光棍与光棍村现象出现原因的解析与对策研究[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陆卫群;朱江;陆石;;已婚育龄少数民族妇女生殖健康影响因素研究[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刘成明;;改革开放以来青海人口发展的成就、挑战及思考[A];青海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钟逢干;;我国城市人口发展现状分析[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陈斐;孙向伟;;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收敛变化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10 原新;;对低生育率水平与人口安全的思考[A];激辩“新人口策论”[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W,

本文编号:18161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18161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5d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