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生育保障制度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C924.2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莱;;当前生育保障体系中的矛盾关系与对策探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2 程远;社会转型与新型妇女生育保障制度的建立[J];西北人口;1997年02期
3 史振启,张丽君,赵振伯,杨子慧;建立生育补偿、生育保障制度 稳定低生育水平——北京市顺义区农村社区的调查与思考[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3年11期
4 金晓娜;;中国生育保障制度设计与愿景[J];中国集体经济;2012年27期
5 ;女职工生育保障制度改革列入国家总体规划[J];人口与计划生育;1993年06期
6 程远;社会转型与新型妇女生育保障制度的建立[J];南方人口;1997年02期
7 童效前;法国的生育及生育保障[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童效前;法国的人口与生育保障[J];西北人口;2004年06期
9 孙琼如;张旭;;企业女职工生育保障状况调查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10 马梅英;;农村妇女生育保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交际;2012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刘祖云 邵华;让生育保障走近每一位育龄女性[N];中国人口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义之;女大学生生育保障不是变相鼓励[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4年
3 记者 马雪梅;所有育龄妇女享同等生育保障 晚育男职工护理假期间享津贴[N];无锡日报;2014年
4 通讯员 薛峰 特约记者 纪平;南京提高生育保障标准[N];健康报;2011年
5 刘祖云 邵华;让生育保障制度走近农村妇女[N];中国妇女报;2003年
6 武汉大学 刘祖云 邵华;有必要扩大生育保障对象[N];中国人口报;2005年
7 栾绍龙;崂山区社会生育保障实现“普惠制”[N];青岛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公晓红;生育保障从企业职工走向全民[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周韵曦;为制定支持妇女发展的家庭政策建言献策[N];中国妇女报;2014年
10 赵柏恋茹 于英杰;让更多育龄男性享受“育儿假”[N];中国妇女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朱莹;国外生育保障制度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7年
2 胡秀丽;务工回乡妇女的生育保障问题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原浩爽;完善我国生育保障体系的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4年
4 王磊;论我国农村生育保障制度[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5 桑敏;公平性与可持续性:我国生育保障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D];吉林大学;2011年
6 徐卫琼;我国农村居民生育保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7 刘世荣;中国城乡统筹生育保障制度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4年
8 胡晓琳;农村妇女生育保障制度建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9 王璐莎;生育津贴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796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4796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