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为鉴:中国人口问题的另一解读
[Abstract]:Japan, with an area of 370,000 square kilometers, and China, with an area of 9.6 million square kilometers, is 25.95 times that of Japan. Japan has a population of 128 million and China, with a population of 1.37 billion (including Hong Kong, Macao and Taiwan). If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the two countries is used to compare the population situation of the two countries, it will be found that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China is only 41 percent of that of Japan.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per capita share of resources, there is more reason than China for Japan's population to be so large and its population density so large.
【分类号】:C924.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稳健调整计划生育政策[J];共产党员;2010年02期
2 阚吉玲;任礼光;;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现行计划生育政策——驳中国计划生育政策放宽论[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12期
3 尹勤;宗占红;;重庆直辖以来人口和计划生育状况分析[J];西北人口;2007年02期
4 江承宗;在美国作中国人口问题的演讲[J];友声;1998年06期
5 沈颖;尹占娥;;应用遥感技术估算区域人口规模的方法[J];西北人口;1992年01期
6 旷新年;;计划生育政策与中国——《大国空巢》书评[J];中国税务;2009年10期
7 傅学良;民国时期我国人口学界有关人口问题观点的概述[J];人口研究;1996年04期
8 萧正洪;清代西部地区的人口与农业技术选择[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9 邓国胜;;江西省家庭人口规模变动及其影响[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04期
10 王金营;顾瑶;;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条件、问题及对策[J];人口研究;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楚文杰;;北京人口规模变动趋势及对策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张华;何岑蕙;;中国人口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灰色关联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戴黔;;从社会管理视角下试论我国计划生育政策[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唐炳贵;;试论邓小平人口思想及其发展[A];伟人智慧 强国丰碑——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郝静;;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思考[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徐丹;;大连市人口时空变动分析[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谷军;康琳;;人口问题与城市安全[A];城市安全: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C];2010年
8 杜鹏;;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人口学的发展[A];改革开放与理论创新——第二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文集[C];2008年
9 马凯;;基于土地利用的适度人口规模研究——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6年
10 牛慧恩;阎川;韩娇;;关于城市人口规模预测问题的讨论[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大军经济观察研究中心研究员 易富贤;全国还不会放开生二胎吗[N];南方周末;2009年
2 常菁;北京澄清旧城人口数字[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3 李卫兵;严管流动人口计划生育[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5年
4 江西财经大学教授 程岚;5000万元惠泽计划生育家庭[N];江西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郑晔;计生政策坚决不能松口子[N];宝鸡日报;2008年
6 通讯员 赵敬启;巨野开发区计生宣传重“三有”[N];菏泽日报;2008年
7 通讯员 陈作洪 钟长辉;孝南区委组织部严把“四关”履行计生职能[N];孝感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张昊华;生育意愿监测结果应是重要依据[N];健康报;2010年
9 冯永锋;计划生育是最好的环保政策[N];今日信息报;2007年
10 本报评论员 熊仁宇;抓住机遇、改善人口结构[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奖扶制度”可持续性困境与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旭东;喀斯特高原山区人口空间结构及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3 郭秀云;区域人口风险管理与控制体系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4 刘永平;人口老龄化、家庭养老与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7年
5 庄渝霞;社会生育成本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张学辉;人口红利、养老保险改革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2005年
7 景楠;基于多智能体与GIS的城市人口分布预测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7年
8 王春兰;大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的政治社会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清芝;中国农村人口结构综合调整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7年
10 俞路;20世纪90年代中国迁移人口分布格局及其空间极化效应[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信杰;浅析G市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失效的原因及对策[D];复旦大学;2008年
2 师吉;计划生育政策的社会福利价值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王婷婷;从“以人为本”的视角解读当代中国人口问题[D];黑龙江大学;2013年
4 刘晖;新疆人口自然变动及死亡水平的社会经济因素的实证分析[D];新疆大学;2005年
5 朱云;城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黄兰香;长沙市城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许闹;对出生性别比的政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8 季洪辉;毛泽东与新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及实施[D];山东大学;2005年
9 蔡灿泉;农村计划生育政策执行中的利益博弈研究[D];汕头大学;2008年
10 邓惠娟;外来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的有效性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837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483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