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参数回归的人口老龄化与社会保障支出的动态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5 09:22
【摘要】: 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末期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这与我国的经济发展阶段相脱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深化,老龄化问题日益显露出来,对社会经济将产生一系列影响,现有研究认为[1],其影响主要有:改变人口抚养比,被抚养人数的增加会加重劳动人口的负担;社会年龄结构变化,劳动年龄老化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用于老年社会保障的费用增加,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引起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变化,使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由于老年人占人口比重增加,因其特殊消费需求,将导致社会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而导致产业结构调整;有收入的劳动人口减少或者靠存款为生的高龄人口增加,储蓄率可能会下降等。 老龄化对社会保障提出新的要求,也对产业调整提出了新的课题。依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近年来由于失业比率上升及人口老年化等因素的影响,社会保障支出逐步上升到国家财政支出的首位,如美国联邦政府支出中,1950年社会福利支出占民用支出的16.3%,1980年为48%(鲁照旺,政府经济学),社会福利支出占GNP的比重由2.4%上升到13.1%,并在1975年社会福利支出超过军事支出[5]。我国社会保障支出的费用也在逐年增加。本文使用1982-2003年65岁以上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与社会保障支出费用在国家财政支出中的比重,建立非参数回归模型,通过MATLAB编程计算,对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政府财政在这方面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C92-05;F224
本文编号:2742418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C92-05;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沈晓栋,赵卫亚;我国城镇居民消费与收入的动态关系——基于非参数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J];经济科学;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27424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74241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