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重庆市育龄女性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5 21:33
【摘要】:为了应对我国人口结构失衡现状,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计划生育政策进行了“全面二孩”的调整。重庆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与西南地区经济中心,目前的人口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人口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前列,总和生育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对重庆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全面二孩”政策若能在重庆市发挥出应有的效果,将有望改善这种局面。为分析生育政策改革效果,以对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建议,提出育龄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研究问题。本研究结合家庭经济学视角与社会学视角下的生育抉择与生育率研究理论,以及我国生育意愿实证研究成果,选取了影响生育意愿的个人与子女特征、反映家庭经济状况的特征、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背景特征三个维度变量。利用国家卫计委“2017年全国生育状况抽样调查”的重庆市常住人口数据及补充数据、半结构式访谈,通过SPSS22.0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从三个维度变量分析育龄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通过数据分析,重庆市育龄女性的理想子女数以2孩为主,“儿女双全”愿望普遍。但二孩生育意愿低下,打算生二孩的对象仅占28.1%,二孩政策效果不容乐观。在性别期望上,不论是理想子女性别还是意愿生育二孩的性别结构,整体上不存在明显的男孩偏好。结合家庭经济学“边际孩子成本-效用”理论分析,发现重庆市育龄女性生育二孩的目的以“为利于子女教育和成长、规避‘失独’风险”、“为孩子消费效用的精神需求”、“为孩子的养老保障效用”为主,而二孩生育意愿主要受到“直接物质成本”、“生理健康成本”及“间接机会成本”的制约。利用交叉列联表与卡方检验,从三个维度的变量分析各类对象二孩生育意愿差异。在个人与子女特征方面,二孩生育意愿呈现随年龄更替而上升的趋势,受教育水平较高的、有独生子女经历的对象二孩生育意愿也较高;一孩为女孩的对象比一孩为男孩的更愿意生二孩,但一孩年龄越大的对象二孩生育意愿越低下。在家庭经济特征方面,家庭经济状况越好的二孩生育意愿越高;由于生育的机会与时间成本会对女性职业发展造成影响,使“未就业”育龄女性比“非农就业”的更愿意生二孩;从职业类型来看,具有政府工作背景的、职业较稳定与经济资源较好的对象相对更愿意生二孩。在社会背景特征方面,“农业”户籍对象的二孩生育意愿要比“城镇”户籍的高;社会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郊县”地区对象、“非都市区”对象二孩生育意愿要比“市辖区”对象、“都市区”对象高。虽然重庆市育龄女性整体上意愿性别结构以“一男一女”为主(92.32%),性别偏好在逐渐回归理性,但是仍然有少数的男孩偏好存在(1.57%)。从个人与子女特征来看,“男孩偏好”现象存在于40-49岁的高龄育龄对象、受教育水平较低的对象(小学及以下)、一孩年龄较大(18岁及以上)的对象中。从家庭经济特征来看,主要存在于家庭年收入水平与配偶收入水平较低的对象、无稳定就业及从事农业为主的对象中。从社会背景特征来看,主要存在于“郊县”地区对象与“农业”户籍对象中。在卡方检验的基础上,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育龄女性年龄、独生子女经历、一孩的年龄及城乡差异等因素对“是否意愿生育二孩”有显著影响,是决定重庆市育龄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主要因素,而家庭经济水平不对育龄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起主要作用。基于对育龄女性二孩生育意愿的研究结果,提出一要基于低生育意愿现状进一步调整生育政策;二要结合生育政策放开,完善养老制度与收养法规;三要完善卫生服务体系与医疗保障,并积极防范高龄产妇生育风险;四要通过托幼服务体系及劳动保障,降低女性生育成本。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C924.21
【图文】:

重庆市育龄女性二孩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


研究路径

过程图,二孩生育,意愿,自变量


第 2 章 研究设计经济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诸多社会因素影响,因此本文将从除了从家庭经济特征角度来研究二孩生育意愿外,还从非经济的个人与子女特征因素、社会背景特征因素等进行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再通过对国内研究实证结果的分析,结合调查情况将与二孩生育意愿相关各主要影响因素按上述的“个人与子女特征因素、家庭经济特征因素、社会背景特征因素”三个维度、7 个变量。如图 2.1,假设这 11 个变量将通过影响育龄女性的二孩生育意愿决策过程(二孩生育目的、生育成本权衡过程),以影响其最终的二孩生育意愿与性别偏好。通过研究分析证明这三维度 11 个变量对二孩生育意愿的作用。

家庭生活,精神需要,生育观念,消费效用


图 3.1 育龄女性生育二孩的主要目的①满足精神与情感需求的“消费效用”(29%)包括“增添家庭生活乐趣”、“多生实现‘儿女双全’的愿景”,应答人 58.20%。为了增添家庭生活的乐趣,满足“儿女双全”的愿景和精神需要育龄女性生育二孩意愿的主要原因,反映了育龄女性的生育观念已更加的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福林;生育意愿及其度量指标研究[J];统计教育;2005年10期

2 陈字;邓昌荣;;中国妇女生育意愿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06期

3 马小红;侯亚非;;北京市独生子女及“双独”家庭生育意愿及变化[J];人口与经济;2008年01期

4 孟轲;;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生育意愿差异的比较研究——基于江苏省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调查[J];南方人口;2008年04期

5 杨菊华;;意愿与行为的悖离:发达国家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研究述评及对中国的启示[J];学海;2008年01期

6 郭志仪;刘俊丽;;安徽省居民生育意愿调查分析[J];人口与经济;2008年05期

7 李英;贾志科;李晓娥;;城乡居民生育意愿差异分析[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05期

8 王金营;徐蕾;杨江澜;李颖;王春蕊;;中国农村生育意愿和生育水平转变的考察——基于对河北承德、邯郸两地区实地调查的比较[J];人口研究;2008年05期

9 徐璨;;1949年以后中国农村生育意愿的变迁及其经济学分析[J];消费导刊;2009年06期

10 风笑天;;青年个体特征与生育意愿——全国12城市1786名在职青年的调查分析[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李玉艳;周颖;赵洪鑫;余金明;詹绍康;武俊青;;中国三城市流动人口的生育意愿研究:以工作场所为基础的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八次全国计划生育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2 侯亚非;马小红;;北京城市独生子女生育意愿研究(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人口发展的多元模式与健康保障”人口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早报记者 陈辉楠;上海人平均生育意愿继续下降[N];东方早报;2009年

2 记者 仇逸;调查:沪育龄人口不愿生育者比重增加[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记者 刘子烨;上海人生育意愿低于一个[N];联合时报;2010年

4 马致平;调节居民生育意愿要有前瞻性[N];光明日报;2013年

5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朱荟 编译;社会网络显著影响生育意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6 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 张银锋;生育意愿不等于生育行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河北大学 吕红平 李英 贾志科;我国居民生育意愿变化及其影响因素[N];中国人口报;2008年

8 毛丽君 吴向泳 刘毅;上海户籍人口生育意愿再降[N];中国改革报;2009年

9 本报深度报道组记者 谈洁;文化程度与生育意愿成U形[N];南京日报;2010年

10 陈恩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居民生育意愿低于人口更替水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秦海涛;中国生育政策调整后的人口变动及经济效应计量分析[D];辽宁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7431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27431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60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