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励扶助制度及其在大连的实施
发布时间:2021-08-30 03:11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30多年来,广大计划生育家庭为国家降低人口数量、节约社会抚养费用、提高人均GDP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家庭子女数量的减少及社会养老保障普及的不够,计划生育家庭所遭受的养老风险大大增加,尤其在广大农村地区,生活水平偏低和社会保障缺失使这种风险格外突出。新时期、新形势下,计划生育管理已不能再单纯地依靠行政手段,而应采用管理、服务、利益导向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管理方式。 2004年全国在十个地区开展了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同期大连市自筹资金率先在东部地区实施了该项制度。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目的是增强农村中独生子女户和双女户家庭的养老能力,使他们能充分分享社会发展成果。奖励扶助制度以国家财政资金为保障有效地提高实行计划生育农民的老年生活水平、解决养老的后顾之忧,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奖励扶助金还以其封闭的管理方式和“直通车”的发放方式对创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进一步探索完善利益导向和社会保障机制等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 奖励扶助制度作为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其运行效率的高低取决于是否有效地发挥了导向作用,政策的制定...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奖励扶助制度出台的背景
第一节 对中国人口政策的简要回顾
一、“新人口论”的产生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提出
三、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
四、对“一孩”政策的调整
五、“两个转变”和“三为主”的提出
第二节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所取得的成绩
一、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二、促进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提高
四、促进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第三节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负面效果
一、对性别比产生的影响
二、给社会带来的养老问题
三、补偿和救助机制运行效率偏低
四、农民计划生育的权利和义务出现失衡
第二章 奖励扶助制度的内容及经济学意义
第一节 奖励扶助制度的内容
一、何为奖励扶助制度
二、奖励扶助制度的特点
三、奖励扶助制度的重点环节
第二节 奖励扶助制度的经济学意义
一、是改变和替代生育需求的有效手段
二、体现了计划生育工作的社会市场营销策略
三、有利于减轻生育制度的外部性
四、为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提供新的思路
五、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第三章 奖励扶助制度在大连
第一节 制度实施的背景
一、大连市自然、人口概况
二、大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概况
第二节 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过程
一、摸底调查
二、出台文件
三、加大宣传
四、规范操作流程
第三节 奖励扶助制度实施的效果
一、有利于兼顾农民的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
二、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有利于转变农民的生育观念
第四章 大连市奖励扶助金金额的设定
第一节 标准设定的基本原则
一、要与实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二、要注意公平和效率
三、要适当考虑价格波动的影响
第二节 大连市奖励扶助金标准的测算
一、基本范围
二、具体推算
第三节 该标准与其他群体政策补贴的相关关系
一、奖励扶助金标准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关系
二、奖励扶助金标准与优抚支出标准的关系
第四节 奖励扶助专项资金对财政支出的影响
一、资金需求量分析
二、资金支出比重分析
三、财政总支出分析
第五章 进一步完善奖励扶助制度建设
第一节 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受扶对象资格的确认
二、奖励扶助金的标准设定
第二节 进一步完善奖励扶助制度
一、提高奖励扶助标准,扩大奖励扶助范围
二、实行分类管理,分层次奖励
三、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立计划生育奖励基金
四、延伸服务,做好补救和日常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后记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做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工作的措施[J]. 尹春晶. 黑河学刊. 2005(05)
[2]抢抓机遇 自筹资金 全面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5(07)
[3]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构建——基于子女成本和效用的分析[J]. 张祥晶. 西北人口. 2005(03)
[4]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及其政策建议[J].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评估调研课题组.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5(04)
[5]中国的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户[J]. 宋健. 人口研究. 2005(02)
[6]生男偏重对农村生育水平的影响[J]. 陆益龙. 学海. 2005(02)
[7]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影响因素分析[J]. 刘玲琪,田遇春.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5(02)
[8]努力解决人口问题 加快建设小康步伐[J]. 杨素民. 决策探索. 2005(01)
[9]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实选择[J]. 任冲,陈忠. 北方经济. 2005(02)
[10]关于完善我国人口政策的思考[J]. 王国强.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5(01)
本文编号:3371939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奖励扶助制度出台的背景
第一节 对中国人口政策的简要回顾
一、“新人口论”的产生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提出
三、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
四、对“一孩”政策的调整
五、“两个转变”和“三为主”的提出
第二节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所取得的成绩
一、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
二、促进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促进了人口素质的提高
四、促进了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第三节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过程中的负面效果
一、对性别比产生的影响
二、给社会带来的养老问题
三、补偿和救助机制运行效率偏低
四、农民计划生育的权利和义务出现失衡
第二章 奖励扶助制度的内容及经济学意义
第一节 奖励扶助制度的内容
一、何为奖励扶助制度
二、奖励扶助制度的特点
三、奖励扶助制度的重点环节
第二节 奖励扶助制度的经济学意义
一、是改变和替代生育需求的有效手段
二、体现了计划生育工作的社会市场营销策略
三、有利于减轻生育制度的外部性
四、为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提供新的思路
五、对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有益探索
第三章 奖励扶助制度在大连
第一节 制度实施的背景
一、大连市自然、人口概况
二、大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概况
第二节 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过程
一、摸底调查
二、出台文件
三、加大宣传
四、规范操作流程
第三节 奖励扶助制度实施的效果
一、有利于兼顾农民的长远利益和现实利益
二、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有利于转变农民的生育观念
第四章 大连市奖励扶助金金额的设定
第一节 标准设定的基本原则
一、要与实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二、要注意公平和效率
三、要适当考虑价格波动的影响
第二节 大连市奖励扶助金标准的测算
一、基本范围
二、具体推算
第三节 该标准与其他群体政策补贴的相关关系
一、奖励扶助金标准与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关系
二、奖励扶助金标准与优抚支出标准的关系
第四节 奖励扶助专项资金对财政支出的影响
一、资金需求量分析
二、资金支出比重分析
三、财政总支出分析
第五章 进一步完善奖励扶助制度建设
第一节 现行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受扶对象资格的确认
二、奖励扶助金的标准设定
第二节 进一步完善奖励扶助制度
一、提高奖励扶助标准,扩大奖励扶助范围
二、实行分类管理,分层次奖励
三、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建立计划生育奖励基金
四、延伸服务,做好补救和日常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后记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做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工作的措施[J]. 尹春晶. 黑河学刊. 2005(05)
[2]抢抓机遇 自筹资金 全面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J].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5(07)
[3]我国农村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的构建——基于子女成本和效用的分析[J]. 张祥晶. 西北人口. 2005(03)
[4]全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及其政策建议[J].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评估调研课题组.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5(04)
[5]中国的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户[J]. 宋健. 人口研究. 2005(02)
[6]生男偏重对农村生育水平的影响[J]. 陆益龙. 学海. 2005(02)
[7]计划生育利益导向影响因素分析[J]. 刘玲琪,田遇春.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5(02)
[8]努力解决人口问题 加快建设小康步伐[J]. 杨素民. 决策探索. 2005(01)
[9]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实选择[J]. 任冲,陈忠. 北方经济. 2005(02)
[10]关于完善我国人口政策的思考[J]. 王国强. 人口与计划生育. 2005(01)
本文编号:33719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37193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