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口论文 >

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环境感知与居留意愿的耦合分析

发布时间:2021-10-29 02:16
  运用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从环境感知、自我身份认同、居留意愿的角度出发研究全国东、中、西三地区流动人口的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频数分析法、趋势面分析法探索流动人口环境感知与居留意愿的耦合关系,得出结论: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环境感知水平低,但是居留意愿却高于其他地区;中部地区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环境感知和居留意愿都处于中上等水平;西部地区流动人口对流入地环境感知水平较高,但是其居留意愿却很低。 

【文章来源】:经济问题. 2020,(10)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部分图文】:

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环境感知与居留意愿的耦合分析


流动人口困难概况

曲线,环境感知,趋势面,流动人口


西部地区流动人口环境感知水平表现形式与东部和中部相比有较大差异。西部地区环境感知水平在东西方向上表现为一条直线,即越往东环境感知水平越高。西部地区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较为复杂,大幅降低了流动人口的环境感知水平,在南北方向上表现为较为缓和的“U”型曲线,越往北环境感知水平越高,例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年来“一带一路”等国家政策向西部地区倾斜,国家支持开发西部的资源,极大地促进了西部地区旅游经济、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人文环境逐步得到改善[12]。该地区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在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都表现为“U”型曲线,东西方向较为和缓,但表现出与环境感知较强的一致性,流动人口环境感知水平高的地区其对应的居留意愿也较高。需要注意的是,具有较高环境感知水平地区的流动人口具有较高的居留意愿,如东北部的黑龙江省、吉林省,中部的山西省,西部的重庆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的云南省和东部的海南省虽然流动人口对本地的环境感知水平较低,但是其居留意愿处于中等水平,由于云南省和海南省旅游经济发展十分迅速,并且环境优美,一年四季如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流动人口对生活环境的需求[1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保障性住房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来自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的证据[J]. 祝仲坤.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2]推进新时代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重要论述[J]. 徐水源.  人口与健康. 2019(12)
[3]中国城乡融合发展与理论融合——兼谈当代发展经济学理论的批判借鉴[J]. 金成武.  经济研究. 2019(08)
[4]东部地区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研究[J]. 杨艳东,张铭哲.  人口与社会. 2019(03)
[5]改革开放40年中国农村发展战略的阶段性演变及其理论总结[J]. 黄少安.  经济研究. 2018(12)
[6]农地流转对农村劳动力乡城迁移意愿的影响[J]. 陈丹,任远,戴严科.  中国农村经济. 2017(07)
[7]边疆地区流动人口基本特征及居留意愿[J]. 梁海艳.  人口与社会. 2017(02)
[8]政策推力、乡愁抑或城市性缺场——就地城镇化中农民生活方式变革影响因素分析[J]. 赵定东,张慧.  社会科学战线. 2017(04)
[9]国土部26项政策助力西部大开发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 推进优势矿产开发利用[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10(19)
[10]改革开放30年我国流动人口政策变迁与展望[J]. 尹德挺,黄匡时.  新疆社会科学. 2008(05)

硕士论文
[1]云南省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D]. 付永妍.云南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4637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34637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3b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