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非户籍人口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8 00:10
本文关键词:深圳非户籍人口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非户籍人口 产业结构 协整分析 就业弹性 回归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凭借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获得了持续高速增长。在其城市化进程中,每年都有大量的外来人口涌入深圳,致使深圳非户籍人口规模迅速膨胀,并出现户籍人口和非户籍人口比例倒挂现象,形成了深圳特殊的人口结构。大规模非户籍人口的涌入,对深圳的产业结构及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与此同时,伴随着深圳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也带动了非户籍人口就业及人口结构的改善和优化。对非户籍人口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研究,是全国大中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普遍需要去面对的问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引起了政府部门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以往的文献主要偏向于把人口流动和产业结构区分开来进行分别研究,或是研究一方对另一方的单向影响,而把两者结合起来系统研究则比较匮乏,实证分析更少。因此,本文对非户籍人口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研究,在验证两者存在长期协整关系或因果关系的基础上,从两者互动影响的角度,对两者相互变动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这也正是本文研究的对象。全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研究的思路及方法、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非户籍人口与产业结构关系分析的理论基础。对非户籍人口与产业结构的概念进行解析及界定,分别对人口流动与产业结构相关理论及模型进行介绍,奠定两者研究的基础。 第三章,深圳非户籍人口与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及关系分析。本章先是对深圳非户籍人口数量和平均文化程度的演变历程及产业结构的演进和特征进行了描述性分析,然后从经济意义层面,对非户籍人口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的互动影响进行了双向逻辑分析。 第四章,深圳非户籍人口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的实证分析。本章为全文的重点部分。首先,分别对非户籍人口数量、平均文化程度与三次产业做协整分析,并做格兰杰检验,验证两者是否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或因果关系。其次,在验证两者存在协整关系的基础上,从就业结构的角度出发,运用产业就业弹性和比较劳动生产率两种分析工具分别对三次产业变动给非户籍人口带来的变动影响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对非户籍人口数量、平均文化程度分别与三次产业建立回归模型,对非户籍人口变动给三次产业带来的变动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第五章,结论与政策建议。根据实证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并结合深圳实际,分别就非户籍人口和产业结构两个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非户籍人口 产业结构 协整分析 就业弹性 回归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224;F127;F279.2;C924.24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1
- 1 导论11-18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11-12
- 1.1.1 选题背景11
- 1.1.2 研究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12-16
- 1.2.1 国外研究现状及述评12-14
- 1.2.1.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1.2 国外研究述评13-14
- 1.2.2 国内研究现状及述评14-16
- 1.2.2.1 国内研究现状14-16
- 1.2.2.2 国内研究述评16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16-17
- 1.3.1 研究思路16
- 1.3.2 研究方法16-17
- 1.4 创新之处17-18
- 2 非户籍人口与产业结构关系分析的理论基础18-24
- 2.1 相关概念含义18-19
- 2.1.1 非户籍人口18-19
- 2.1.2 产业结构19
- 2.2 非户籍人口流动分析的理论基础19-22
- 2.2.1 刘易斯模型20
- 2.2.2 拉尼斯-费景汉模型20-21
- 2.2.3 乔根森劳动力流动模型21
- 2.2.4 托达罗的人口流动动态模型21-22
- 2.3 产业结构演变分析的理论基础22-24
- 2.3.1 配第-克拉克定理22-23
- 2.3.2 库兹涅茨法则23-24
- 3 深圳非户籍人口与产业结构的演变进程及关系分析24-34
- 3.1 深圳非户籍人口的演变历程分析24-28
- 3.1.1 非户籍人口规模的演进轨迹24-25
- 3.1.2 非户籍人口文化程度及演进轨迹25-28
- 3.1.2.1 文化程度现状25-26
- 3.1.2.2 平均文化程度的测定及演进26-28
- 3.2 深圳产业结构的演变历程28-32
- 3.2.1 产业结构的演进轨迹28-31
- 3.2.2 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特征31-32
- 3.3 深圳非户籍人口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互动关系分析32-34
- 3.3.1 非户籍人口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分析32-33
- 3.3.2 产业结构变动对非户籍人口的影响分析33-34
- 4 深圳非户籍人口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关系实证分析34-53
- 4.1 非户籍人口与产业结构的协整分析及因果检验分析34-43
- 4.1.1 实证分析方法34-37
- 4.1.1.1 平稳性检验34-35
- 4.1.1.2 协整分析35-36
- 4.1.1.3 格兰杰因果检验36-37
- 4.1.2 非户籍人口规模与三次产业的协整分析及因果检验37-40
- 4.1.3 非户籍人口平均文化程度与三次产业的协整分析及因果检验40-43
- 4.2 非户籍人口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关联性性分析43-49
- 4.2.1 深圳市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分析43-47
- 4.2.2 深圳市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47-49
- 4.3 非户籍人口与产业结构的回归分析49-53
- 4.3.1 非户籍人口与第一产业的回归分析49-50
- 4.3.2 非户籍人口与第二产业的回归分析50-51
- 4.3.3 非户籍人口与第三产业的回归分析51-53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53-59
-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53-54
- 5.2 政策建议54-59
- 5.2.1 非户籍人口引导及调控建议55-56
- 5.2.2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建议56-59
- 参考文献59-63
- 致谢63-64
【参考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庆丰;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2 杨光辉;中国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统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721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872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