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家庭的城市消费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
本文关键词:流动人口家庭的城市消费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
【摘要】:利用2012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分析了流动人口家庭的城市消费现状。流动人口家庭的城市生活虽已迈入小康阶段,但呈现低消费、高积累的特征,他们的消费弱势地位集中体现在发展享受型消费上。利用逐步回归方法探究了流动人口家庭城市消费的影响因素。收入、人力资本与流动人口家庭的城市消费水平呈正相关;制度约束和汇款行为阻碍了其城市消费水平的提升;流动人口家庭的城市消费呈现"倒U型"生命周期特征;户主为在婚者、女性和新生代的家庭其消费能力强于户主为单身者、男性和老生代的家庭。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改善流动人口家庭城市生活的建议。
【作者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湿润亚热带生态地理过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消费 流动人口 影响因素 逐步回归法
【基金】: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33503110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471132)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J05047) 福建省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一般项目(2013R06)
【分类号】:C924.2;F126.1
【正文快照】: 1引言近年来,我国人口流动出现了流动家庭化和在流入地工作、居住长期化的新特征,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家庭规模的扩大和家庭完整程度的提高,有力地拉动了城市消费的增长。据报道,2012年,我国农民工用于购“买消费品和服务的支出高达4.2万亿元(新华网,2013)。同时,随着城镇化战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东;;消费、娱乐和社会参与——从日常行为看农民工与城市社会的关系[J];城市问题;2006年08期
2 易行健;张波;杨汝岱;杨碧云;;家庭社会网络与农户储蓄行为:基于中国农村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2年05期
3 严翅君;;长三角城市农民工消费方式的转型——对长三角江苏八城市农民工消费的调查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4 赖德胜;论劳动力市场的制度性分割[J];经济科学;1996年06期
5 褚荣伟;张晓冬;;中国农民工消费市场解读——金字塔底层的财富[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1年07期
6 赵斌;孙丽丽;;消费行为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2009年07期
7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刘世锦;陈昌盛;许召元;崔小勇;;农民工市民化对扩大内需和经济增长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0年06期
8 林李月;朱宇;李祥德;;不同流迁意愿下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与对策——基于对福建3市的调查[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9 吴祁;;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为实证研究——以南通市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10 李晓峰;王晓方;高旺盛;;基于ELES模型的北京市农民工消费结构实证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8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风寿;;我国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周前锋;马智利;尹亮;;农民工的非正规就业及成人教育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8期
3 刘强;翟印礼;张琳莉;;农民工社会权益问题及制度性根源探析——以沈阳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12期
4 张琼;齐源;;农民工非正规就业困局及破解[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6期
5 朱嘉蔚;;角色转变中民工心理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27期
6 胡雅妮;郭威;;浅论农民工就业权益的法律保护[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7 孙朝阳;;对老年农民外出务工特点的初步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8 李雪沣;范辉清;;论我国公民的免于匮乏权[J];北方法学;2008年03期
9 寇浩宁;李平菊;;二元劳动力市场、社会排斥与户籍分层——对进城农民工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10 王威;;我国政府主导型城镇化对扩大消费需求的影响[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成峰;张大勇;周婉;;按照构建和谐社会要求 改善农民工生存状态[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卫安;;农村教育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机制、前提条件及局限性分析——基于人力资本的视角[A];农村教育与农村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郑晓茹;李国和;;城市亚群体生存状况分析——以贵阳市云岩区农民工为例[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叶忠;;近20年中国教育与就业关系研究述评[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5 李兰兰;;对我国高等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研究的回顾和展望[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6 王蕊;;影响成人参与教育培训的因素:劳动力市场结构视角[A];2005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李湘萍;丁小浩;;企业在职培训的私人投资收益分析[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李湘萍;;我国学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实证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吴春芳;;北京市城镇职工个人教育收益率的初步估算——基于北京市城镇职工就业状况调查[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田永坡;;户籍制度、劳动力市场分割与保留工资决定[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彤;中国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经济效应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张务伟;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3 戴为;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农民流动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徐艳;社会公正视角下的农民工报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孙祥;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7 李元龙;能源环境政策的增长、就业和减排效应:基于CGE模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于丽敏;农民工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9 王红涛;我国劳动力市场中人力资本收益差异比较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10 李厚喜;转型时期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及政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87266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872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