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合对广州市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社会融合对广州市流动人口长期居留意愿的影响
【摘要】:利用2012年广州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从经济融入水平、社会融入水平和心理融入水平等角度分析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Logit回归结果显示:相对于低收入水平的人来说,较高收入水平的人长期居留意愿更高,自购房屋的流动人口比租房和住单位集体宿舍人表现出更高的长期居留意;与当地人经常交往的流动人口更愿意在广州长期居住,享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流动人口由于受到制度保障更愿意在广州定居,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对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也发挥着正向的影响;心理融入水平从主观意愿和客观体验两方面影响着流动人口的长期居留意愿。新型城镇化首先是人的城镇化,社会融合程度的不断提高可以增强流动人口的居留意愿。要促进流动人口市民化,增强他们的长期居留意愿,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通过培训提高流动人口的技能,进而提高其收入;将流动人口纳入廉租房范围;拓宽流动人口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渠道,构建以促进社会融合为目标的社区文化;加快流动人口服务均等化进程。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居留意愿 社会融合
【基金】:2013年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广州市流动人口“同城同待遇”问题研究》(13Y13)
【分类号】:D631.42;C924.21
【正文快照】: 一、引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作为一个经济文化活力较强的城市,广州市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他们为广州经济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对广州市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2年广州市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结果显示,57.21%的流动人口表示愿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恩立;;就业能力对农民工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以上海市为例[J];城市问题;2012年07期
2 李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半融入”与“不融入”[J];河北学刊;2011年05期
3 才国伟;张学志;;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与定居决策[J];经济管理;2011年02期
4 申秋红;;流动人口居留意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全国六城市的调查[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02期
5 王春兰;丁金宏;;流动人口城市居留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人口;2007年01期
6 李涛;任远;;城市户籍制度改革与流动人口社会融合[J];南方人口;2011年03期
7 赵艳枝;;外来人口的居留意愿与合理流动——以北京市顺义区外来人口为例[J];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熊彩云;;农民工城市定居转移决策因素的推—拉模型及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03期
9 张鹏;郝宇彪;陈卫民;;幸福感、社会融合对户籍迁入城市意愿的影响——基于2011年四省市外来人口微观调查数据的经验分析[J];经济评论;2014年01期
10 孟兆敏;吴瑞君;;城市流动人口居留意愿研究——基于上海、苏州等地的调查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永金;张二勋;刘加珍;潘瑞政;周长辉;寇文娟;;聊城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年09期
2 郭谦;吴昊潼;;广州城中村改造的问题和改造可行性模式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7年03期
3 罗小锋;;制度变迁与家庭策略:流动家庭的形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蒋兆雷,叶兵;论增加农民收入——对补偿性措施和发展性措施的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04期
5 李德;艾鹤;;我国城市农民工流动的制度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3期
6 敖德玉;黄雪梅;周相勇;;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的影响——对农民外出打工现象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23期
7 吴爽;秦启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身份认同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8 孙朝阳;;家庭策略视角下农村已婚劳动力转移的性别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1期
9 杨加成;秦启文;孙岚;;主动失地农民:基于社会分层视角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8期
10 孙朝阳;;青年女性农民工城市融入的主动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小平;柳林;;城市规划的社会职能——以新生代农民工居住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林燕;张忠根;;孤身外出还是举家迁移?——制度对劳动力家庭迁移决策的影响分析[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富田;;西部小城镇人口聚集功能探析[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杨泽敏;杨晓红;;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方式及其效果分析[A];坚持科学发展观 推进自主创新 促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武汉市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霍生平;;农民工、准市民、市民——基于拉尼斯-费模型的农村进城务工者身份进化分析[A];人文科技发展与管理创新——湖南省管理科学学会2009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田永坡;;产业结构、工资刚性与大学生就业研究[A];2007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7年
7 章铮;;进城定居还是回乡发展——民工迁移决策的生命周期分析[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黄少安;孙涛;;城乡户口相对价值的变化、推拉理论与“非转农”现象——侧重于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9 贺振华;;从进入权看农村土地承包权三十年不变政策[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中)[C];2004年
10 王启富;史斌;;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结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王跃梅;农村劳动力外流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霁雪;城乡结合部的社会样态与空间实践[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务伟;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非均衡问题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6 戴为;城市化背景下中国农民流动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张世勇;生命历程视角下的返乡农民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岳彬;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民生建设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熊凤水;流变的乡土性:移植·消解·重构[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郑鹏;中国入境旅游流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经q,
本文编号:8741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kou/874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