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克里米亚的名字由来
本文关键词:浅析克里米亚的名字由来
【摘要】:由于地缘因素,克里米亚自古以来就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克里米亚,又被译做克里木。从词源学和历史史料可以看出,地名从达夫利卡改成克里米亚的过程见证了克里米亚的发展历程。
【作者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克里米亚 达夫利卡 历史 发展
【分类号】:K951.13
【正文快照】: 克里米亚半岛位于乌克兰主体部分之南和俄罗斯主体部分之西,半岛面积约27平方千米,人口约有35万,首都-辛菲罗波尔。克里米亚半岛几乎完全被黑海所包围,通过一条仅数公里宽的彼列科普地海峡与欧洲大陆相连,其东部是刻赤半岛。主要工业有化工、机械制造、轻工业,矿石和天然气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全茂;;浅谈地名的功能[J];中国民政;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黄金龙,高伟;岭南地名文化的特色与地名管理[J];广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11期
2 徐菲;;山西省大同市村名与当地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3年05期
3 陈诗雨;;重庆地名的文化探究[J];文教资料;2014年1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蓓;蚌埠市区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2 郑俏;城市化进程中杭州的地名文化保护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高雅洁;晚清汉译地理图说考述[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杨继玉;信阳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5 隋小真;山东省潍坊村名的语言文化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李文波;广西壮语区地名与壮汉语言接触、文化交融初探[D];广西大学;2004年
7 春霞;哲里木地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8 吉日木图;苏尼特左旗地名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7年
9 王妮娜;俄语中地名的民族文化探析[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布图格乐其;乌拉特三旗地名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莉;;俄乌克里米亚半岛之争[J];国际资料信息;2009年01期
2 于振起;雅尔塔见闻[J];城市;1995年03期
3 张艳明 ,章诚 ,袁军华;卖命之战——二战时意大利分舰队在黑海的徒劳行动[J];环球军事;2005年12期
4 李占奎;;俄乌克里米亚争端及其原因浅析[J];西伯利亚研究;2006年04期
5 ;苏联克里米N灴脊判聉|s㘚J];文物;1950年12期
6 赵刚;;亚当·密茨凯维奇与他的十四行诗[J];东欧;1998年04期
7 李承森;王宇飞;;乌克兰见闻[J];大自然;2006年06期
8 翁祖尧;;苏联波兰联合考古队在克里米亚[J];文物;1957年05期
9 木易;;黑海的蚊子、虱子与跳蚤[J];科学之友;1997年07期
10 桂宝丽;;可萨汗国与查士丁尼二世的关系[J];历史教学问题;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牛俊奇;张婷;王峰;;吉林省新疆出血热的状况研究[A];第七次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2 马亦林;;人类病毒性出血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A];第七次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杭长寿;;其他病毒性出血热的病原学和流行病学[A];第七次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4 盛怀斌;刘世坤;;西藏加加地区韵一个早二叠世菊石动物群[A];青藏高原地质文集(2)——地层·古生物——青藏高原地质科学讨论会论文集(一)[C];1979年
5 李林红;张彦平;唐青;赵秀芹;陶晓霞;西条政幸;;河南省新疆出血热血清流行病学调查[A];河南省预防医学会人兽共患病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3年
6 白雪帆;王平忠;姜泓;;病毒性出血热研究的若干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7 刘全;扈荣良;;我国的蜱媒传染病[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九次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王平忠;白雪帆;陈延平;;汉坦病毒核蛋白与细胞蛋白的相互作用[A];第七次全国肾综合征出血热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9 ;前言[A];葡萄研究论文选集[C];2003年
10 王惠基;杨胜秋;;西藏侏罗纪的一些腹足类化石[A];中国动物学会、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贝类学分会第二次代表会暨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基辅记者 朱冬传;“黑海明珠”期待重现“中国奇迹”[N];法制日报;2011年
2 本报专稿 渠洋;俄乌全线角力 黑海舰队无处容身[N];世界报;2008年
3 记者 何永晋;克里米亚发现H5N1禽流感病毒[N];科技日报;2005年
4 许巍;泪泉,永生的喷泉[N];中国质量报;2007年
5 记者 谭武军;美军专家在抗议声中撤离克里米亚[N];人民日报;2006年
6 柳玉鹏;美著名智库猜测:俄乌开战[N];中国国防报;2008年
7 陈畅;乌克兰克里米亚再次出现家禽大批死亡[N];光明日报;2006年
8 黄尚斌;王广宪会见乌克兰克里米亚客人[N];海南日报;2006年
9 记者 王小光;贾庆林会见乌克兰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领导人[N];人民日报;2006年
10 本报驻乌克兰记者 谭武军;乌美联合军演惹争议[N];人民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宇;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核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研究[D];南开大学;2012年
2 马丹静;20世纪20、30年代苏联犹太农业垦殖运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
3 刘雪飞;古代黑海北岸斯基泰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汪毅刚;俄罗斯西部国家安全中的黑海海权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陈永宁;苏俄与凯末尔政府友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1917-1925)[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78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078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