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唐代灵、盐、夏、宥四州边界考

发布时间:2018-04-08 22:18

  本文选题:唐代 切入点:灵州 出处:《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4年01期


【摘要】:依据历史文献、自然地理和文物考古等资料 ,探索唐代灵、盐、夏、宥 4州间的边界位置 ,论述灵、盐交界在今盐池县中部的南北走向山梁 ,灵、宥交界亦然。盐、夏交界在今靖边县西部红柳河一线 ,宥、夏边界以契吴山为标识 ,宥、盐边界斜亘于今盐池县北部。灵、夏边界则大致纵贯今杭锦旗中部 ,夏州南界以芦子关为限 ,北界则在纥伏干泉一线。
[Abstract]:Based on historical documents, natural geography and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boundary position between the four states of Tang Dynasty, such as Ling, Salt, Xia, and Yu, and discusses the border between Ling and Salt in the north and south of Yanchi County.Salt, summer border in the west of this Jingbian County Hongliu River line, the Xia border with Qi Wu Shan as the symbol, Yu, salt boundary oblique in the north of Yanchi County.Ling, Xia border is roughly run through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Hangjin Banner, the southern border of Xia state is limited to Luzi Guan, and the northern boundary is in the first line of the Huihe Fogan Quan.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92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艾冲;论唐代前期“河曲”地域各民族人口的数量与分布[J];民族研究;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鸿宾;史道德族属及中国境内的昭武九姓[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3期

2 李鸿宾;唐代的民族交融与政治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周伟洲;唐代六胡州与“康待宾之乱”[J];民族研究;1988年03期

4 陈海涛;唐代粟特人聚落六胡州的性质及始末[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05期

5 韩香;隋唐长安中亚人考索[J];人文杂志;2001年03期

6 尹夏清;陕西靖边出土彩绘贴金浮雕石墓门及其相关问题探讨[J];考古与文物;2005年01期

7 艾冲;论唐代前期“河曲”地域各民族人口的数量与分布[J];民族研究;2003年02期

8 杨蕤;北宋初期党项内附初探[J];民族研究;2005年04期

9 艾冲;唐代河曲粟特人“六胡州”治城的探索[J];民族研究;2005年06期

10 艾冲;;再论北魏长城的位置与走向——与李逸友先生商榷[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艾冲;;论唐代“河曲”内外驻防城群体的分布及其对北疆民族关系的作用[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李瑞哲;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陆路丝绸之路上的胡商[D];四川大学;2007年

2 郭云艳;中国发现的拜占廷金币及其仿制品研究[D];南开大学;2006年

3 杨永梅;毛乌素沙地沙漠化驱动因素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李文学;吐谷浑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平平;自然地理环境与长城北京段关系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8年

2 于赓哲;贞观十九年唐对高丽的战争及其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00年

3 屈华;从榆林卫到榆林府[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舒苑;;市以微物 通以友情——唐代汉回纥贸易[J];中国民族;1981年06期

2 陈戈;;唐轮台在哪里[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3期

3 王德宇;;论唐代的抒情歌词——七言绝句[J];文学评论;1981年02期

4 杧振声;;c谧咏系墓懦恰猚谥輀J];今日中国(中文版);1981年09期

5 李春润;朱淑瑶;;略谈唐代中男的徭役负担[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年04期

6 封桂荣;季国平;;试论唐代民间时序文艺“十二月”的发展(续)[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1年02期

7 萧燕翼;;唐代李邕的《麓山寺碑》[J];紫禁城;1981年06期

8 韩伟;;唐代革带考[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3期

9 刘玉庭;;创作《唐代仕女》雕塑的一点体会[J];景德镇陶瓷;1982年04期

10 向平;;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的官名简释③[J];湖南教育;1982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志鹏;;从敦煌歌辞看唐代敦煌地区禅宗的流传与发展[A];丝绸之路民族古文字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郭亮;;唐代茶叶的经济功能探析[A];第四届海峡两岸茶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董智;;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都城遗址保护及旅游景观规划设计[A];旅游学研究(第二辑)——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李锦绣;;唐开元二十五年《仓库令》所载给粮标准考——兼论唐代的年龄划分[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5 姬永亮;;唐代误差思想略探[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6 邵天杰;赵景波;;泾洛流域唐代洪涝灾害初步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左汉林;;唐教坊乐工考[A];乐府与诗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乐府学(第三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峡;石岛湾 唐代对外开放的窗口[N];中国海洋报;2000年

2 马志军 张蕴;我国首次发掘唐代帝后合葬墓[N];中国文物报;2000年

3 陈作义;唐代甘肃传奇小说家[N];甘肃日报;2000年

4 谷祥;唐刻《陀罗尼经》[N];解放日报;2000年

5 张雷;邢窑白釉穿带壶[N];美术报;2000年

6 张雷;越窑及海棠式大碗[N];美术报;2000年

7 李卫;唐代马球铜镜与历史上的马球运动[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陈琪;镇江发现甘露寺遗址[N];人民政协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浩野;关中的驴 唐代的客[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10 刘建国 秦苏 石开西;镇江北固山发现唐代甘露寺遗迹[N];新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沈文凡;排律文献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2 姜玉芳;我诗故我在——杜甫与唐代文化[D];山东大学;2005年

3 林西朗;唐代道教管理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赵成林;唐赋分体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张菁;唐代女性形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锦;唐代幽默文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尹夏清;北朝隋唐石墓门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张勃;唐代节日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土屋太yP;北宋禅宗思想史及其渊源[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姬永亮;唐代计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新平;唐代诗体理论的文体学意义[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李静月;唐代书诗的书法史料价值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吴艳;两晋南北朝与唐代比丘尼僧团比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4 何海华;论唐代寒食清明诗[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艳平;唐代编年体史书考论[D];吉林大学;2005年

6 唐安志;唐代庶民地主家庭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7 白茹冰;论唐代牡丹的引种、推广与兴盛[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8 姬秀丽;唐代赦免制度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9 张玉兴;唐代县主要僚佐考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10 张明禄;唐代河东道经济发展概论[D];山西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2360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72360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1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