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地理环境对地域文化的影响
本文选题:地理环境 切入点:地域文化 出处:《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03期
【摘要】:区域文化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不同个性特质、各具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不仅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甚至是精华部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已经成为地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推动力量—地域文化一方面为地域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通过与地域经济社会的相互融合,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通过分析山西省不同地域环境特点,总结出环境对地域文化多方面的影响,对各地区社会发展制定发展战略有所启示.
[Abstract]:Regional cultural heritage still plays a role in cultural tradition.Regional cultures with different personality and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are not only an organic part or even the essence part of the Chinese culture with a long history.Regional culture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driving force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On the one hand, regional culture provides spiritual power, intellectual support and cultural atmosphe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On the other hand, through the mutual integration with reg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great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are produced, which directly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productive forces.By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regional environment in Shanxi Province, the author sums up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 on regional culture in many aspects, and gives some enlightenment to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social development in various regions.
【作者单位】: 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分类号】:K90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仁和;;上党地理环境探源[J];长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长青;辽宁地域文化的多元构成要素探讨[J];沈阳大学学报;2000年01期
2 韩祥瑞;兼容并蓄——张家口地域文化的重要特色[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3 王祥;试论地域、地域文化与文学[J];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4期
4 唐永进;繁荣地域文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地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讨会”述要[J];天府新论;2004年05期
5 赵波;试论地域文化的变革与重塑[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6 赵君尧;福州古桥文化探微[J];闽江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李洁;茶香氤氲绕室来——浅谈茶楼空间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运用[J];西昌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8 黄山松;杭州地域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9 陆园媛;;地域文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J];现代经济信息;2007年06期
10 邓玉萍;;辽宁地域文化的拯救与繁荣[J];理论界;2009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化荣;;高校在地域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及实现途径[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3)[C];2009年
2 陈利华;;简论闽北地域文化的传统特征[A];武夷文化研究——武夷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3 邹兰;张娟;;试论“海文化”参与当下社会生活的意义——胶东特色地域文化之一:海岛文化调研与思考[A];2008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论文集[C];2008年
4 胡凤岗;;地方学研究的重点——地域文化——兼论地域文化的研究和探讨[A];论地方学建设与发展——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3年
5 王静;张克;;论地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关系[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6 卢建汶;;浅谈地域文化在续志中的定位[A];江苏省地方志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暨地方志与地方文化学术研讨会专辑[C];2004年
7 王利民;;博物馆与地域文化[A];秦晋豫三省博物馆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交流论文集[C];2008年
8 马冀;;论地域文化学的概念、研究路径和社会价值——以内蒙古为例[A];论地方学建设与发展——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3年
9 张冷习;;国学与地域文化的比较分析[A];论地方学建设与发展——中国地方学建设与发展研讨会文集[C];2013年
10 李鸿渊;;传承与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地域文化的内在逻辑[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文楠;弘扬地域文化应从小事做起[N];湖北日报;2004年
2 李海鹏;地域文化对经济的影响[N];中国信息报;2005年
3 李辑;保护地域文化是当务之急[N];中国建设报;2009年
4 贺州地区行署副专员 孙克坚;扬优势 创特色 建设地域文化[N];中国文化报;2001年
5 整理 陈苏 朱静燕 朱梁峰;葛剑雄:真正有生命的地域文化 会成为人类共同文明一部分[N];嘉兴日报;2010年
6 首席记者 王川;挖掘弘扬地域文化促进发展[N];牡丹江日报;2012年
7 康保县文联主席、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河北分会会员 白秀;打造地域文化品牌 推动强市名城建设[N];张家口日报;2012年
8 本报记者 曹戈;汲取历史精华 繁荣地域文化[N];德州日报;2011年
9 安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农工委书记 戴鹏炜;增强地域文化软实力[N];保定日报;2012年
10 记者 王忠先 江培山;通化全力打造长白山地域文化中心[N];吉林日报;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海燕;地域文化与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钟乃元;唐宋粤西地域文化与诗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涛;基于地域文的扬州历史园林保护与传承[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4 陈未鹏;宋词与地域文化[D];苏州大学;2008年
5 阿布都哈德(Abduqadir Semet);地域认同与社会交往[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飞生;地域文化学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6年
2 李志国;突出地域文化的环境小品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3 徐欢;城市综合性公园地域特色塑造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4 杨培源;甘肃地域文化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制约性障碍及机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何晓晨;保定市公园地域特色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3年
6 陆新;地域文化对中国旅游门票设计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7年
7 张素芳;新时期三晋地域文化小说初探[D];山西大学;2007年
8 辛慧慧;探寻地域文化在公共艺术中的新出路[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年
9 阿拉腾花;地域文化与孟和的小说创作[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10 武鹏;城市广场营造中的地域文化载体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2782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727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