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从宋代诗文看幽思与胜览思想对宋代地图学发展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27 00:38

  本文选题:幽思 + 胜览 ; 参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0年02期


【摘要】:幽思与胜览是两宋时代地图学中的两个重要思想脉络。在思想感情与意识形态之外,它们对当时地图学发展的影响大致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促进了政府测绘边疆地图的同时,激发了私人对边地的探险旅行和地图测绘活动;各类"天下"舆图的绘制,在文化和空间上塑造了王朝整体地域形象;推动了历史地图和州郡类区域地理图的不断发展。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则是,在强烈的思想感情驱使下,石碑作为一种特殊的材质成为宋代地图绘制的重要载体,推动了地图绘制形式的发展。与幽思相比,胜览更多地体现了宋代地图学发展中的乐观因素,推动了八景图意象的兴起和山岳地图的流行,在中国地图学中开出一朵灿烂夺目的以审美为核心的地图分支。
[Abstract]:Thoughts and views are two important thoughts in cartography in Song Dynasty. In addition to ideology and ideology, their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artography at that time was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 promoting government mapping of frontier maps, stimulating private adventure travel and mapping activities; The drawing of various "world" maps has shaped the whole regional image of the dynasty in culture and space, and has promote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maps and regional geographical maps of state and county. Another notable phenomenon is that, driven by strong thoughts and feelings, stone tablets, as a special material, became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map drawing in Song Dynasty, and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map drawing form. Compared with Yousi, Shengliang reflects more optimistic factor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artography in Song Dynasty, promotes the rise of eight landscape image and the popularity of mountain map, and opens out a brilliant map branch with aesthetic as the core in Chinese cartography.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分类号】:K92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李海根;赣州的历史与文化[J];南方文物;1993年01期

2 郭声波;唐宋地理总志从地记到胜览的演变[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3 唐晓峰;两幅宋代“一行山河图”及僧一行的地理观念[J];自然科学史研究;1998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竞梅;清代北京城市地图研究的总结与思考[J];北京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2 马强;论宋代历史地理学文献兴盛原因[J];图书与情报;2005年02期

3 杨存钟;沈括对科技史的又一重要贡献——关于我国十一世纪从人尿提取性激素的记载[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1976年02期

4 王纪武;中国传统区域空间观念发端考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6期

5 刘恭祥;古代中外地图比较研究[J];地图;1999年01期

6 王静;五四时期知识分子群体对我国科技进步的贡献[J];东疆学刊;2001年01期

7 郑绵平;;盐湖学的研究与展望[J];地质论评;2006年06期

8 汤江浩;曾致尧母、妻、子考略——曾巩及其主要亲属行实考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9 乐文华,陈小琼,戴文君;论宋神宗与王安石的关系[J];抚州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10 张明华;王安石晚年与变法[J];抚州师专学报;2001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田道英;释贯休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2 胡忠雄;正其谊以谋其利[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杨文新;宋代市舶司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秀宏;科举制度与唐宋士阶层[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祥;宋代江南路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杨天保;王安石学术史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吴晓玲;宋明理学视野中的法律[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洪迎华;刘柳诗歌明前传播接受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李丹;元白诗派元前接受史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王纪武;地域文化视野的城市空间形态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毛建军;郭祥正交游考述[D];郑州大学;2003年

2 童中平;瞿秋白的社会历史观[D];湘潭大学;2003年

3 李亚;宋代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居民结构变化[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吴建伟;宋代《洪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王啸;西北丝绸之路旅游的文化价值及其开发[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6 周学雷;明代开封城市景观价值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7 姜红;荀子“敬一情二”思想新议[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汪克会;试论国内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中文脉的继承与创新[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9 陈子杰;《内经》梦学及中医梦证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10 孟亚;权力、思想与教化[D];河南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胡海胜;唐代剑;;文化景观研究回顾与展望[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5期

2 刘沛林;近年来我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02期

3 朱z,

本文编号:18084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8084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3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