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安城乡居住空间结构及其形态特征初探
本文选题:城坊 + 郊乡 ; 参考:《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摘要】:目的通过解析城市居住空间组织结构与社会组织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探讨近代西安城市居住空间形态演变的轨迹和发展规律。方法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因果分析及数据统计等方法。结果分析了自清中后期始逐渐形成的以保甲制度为基础的社区管理、相应空间结构及其组织秩序。结论在城以“坊”、在乡以“村”为基层居住空间单元,其空间结构经历了农业经济社会背景下,封闭的地域居住空间单元向开放街巷形式的转变和规模结构的相应变化。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ructure of urban residential space and the structure of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to probe into the evolution of urban residential space in Xi'an in modern times. Method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d logic analysis, causality analysis and data statistics were used. Results the community management, the corresponding spatial structure and the organization order based on Baojia system, which were gradually formed since the middle and late Qing Dynasty, were analyzed. Conclusion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Fang" in the city and "village" in the township as the basic living space unit has experience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closed regional residential space unit to the open street and lane form and the corresponding change of the scale struc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and society.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重大研究基金资助项目(2000ZDXM770012)
【分类号】:K92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新安;雍正朝的社仓建设[J];史学集刊;1999年03期
2 朱士光;论历史地理学对推进我国古代都城与城市研究的意义和作用[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久昌;;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洛阳古都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白宪臣;肖海博;;论大鹏所城的建筑文化价值与开发利用[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5期
3 吴宏岐;郝红暖;;清代直隶的留养局及其运作机制[J];暨南史学;2009年00期
4 朴景子;;中、日、韩古代池苑比较研究[J];建筑史论文集;2002年02期
5 侯宁彬;西安地区汉代墓葬的分布[J];考古与文物;2004年05期
6 毛曦;;城市史研究的范围与方法——试论历史地理学、古都学及城市史学之关系[J];史林;2009年04期
7 张永帅;;空间及其过程:唐长安住宅的分布特征及其形成机制[J];史林;2012年01期
8 穆]臣;;试论乾隆朝社仓的管理与运行制度[J];满族研究;2008年04期
9 万来志;;清代粮仓制度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0 万来志;;清代粮仓制度探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聂顺新;;影子官寺:长安兴唐寺与唐玄宗开元官寺制度中的都城与地方[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付胜刚;沈葆菊;;“位于城市建成区”型大遗址保护策略研究初探——以隋唐长安城外郭城城墙遗址保护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邴启亮;张鑫;;渭河水系与西安城市形态变迁研究[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总体规划)[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兵;唐代长安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芳;历史文化视角下的内陆传统城市近现代建筑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3 吕宁兴;唐长安城市审美气象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4 任云英;近代西安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研究(1840-1949)[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志红;唐长安城市景观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6 贾铁飞;近千年以来巢湖环境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黄鸿山;中国近代慈善事业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8 周全霞;清代康雍乾时期的民食安全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9 潘明娟;先秦多都并存制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10 张同利;长安与唐小说[D];南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旭辉;秦都移异与秦的崛起和统一[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冯瑞;北宋历史地理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3 王浩宇;基于多学科手段的历史时期垦殖绿洲重建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4 李宗昱;唐华清宫的营建与布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侯楠;汉长安城城墙遗址及其保护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6 王蕊;西安近代建筑风格与装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褚金;历史文化名城中钟鼓楼历史地段空间形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8 柏荣;清代福建社会救济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白雪;基于城市意象的导向系统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12年
10 朱永杰;五代至元时期西安城市地理的初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鹏;;回归院落——现代居住形式的传统追随[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8年02期
2 张波;;浅析清原县城空间形态演化[J];科技资讯;2011年09期
3 秦人;;西安四景[J];飞天;2002年11期
4 肖洋;;西安:老去的千年面孔[J];神州;2005年12期
5 章苗;;西安之旅[J];阅读与鉴赏(初中版);2009年10期
6 曹静;;西安城墙[J];文博;1986年02期
7 韦自力;;居住空间概念设计[J];美术大观;2006年08期
8 胡毅;张京祥;徐逸伦;;基于女性主义视角的我国居住空间历史变迁研究[J];人文地理;2010年03期
9 杨绍武;;西安之东[J];陕西档案;2011年02期
10 师学军;;骊山[J];诗刊;1984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卡;张小林;;新城住区的空间形态及其发展模式[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邱永谦;;陪田古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的文化解读[A];第十五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李涛;孙武;;1930s—1960s珠江三角洲城镇建成区位序——规模、扩展及其形态特征[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陈媛媛;王波;施明光;;三种方法建立人全角膜数学模型的比较[A];2007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马卓军;高江;兰付所;;基于激振反射法的建筑结构缺陷梁损伤诊断技术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Ⅱ卷[C];2002年
6 王季卿;杜铭秋;;大厅音质设计空间形态的检验[A];中国声学学会2006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7 莫琳玉;;低碳交通导向的商业街区空间形态研究[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任慧子;;广东省粤北山区聚落空间形态的演变及其内在机制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徐菊芬;;中国传统与现代居住空间形态对比研究——兼论现代居住区的社区性不足[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陆沉;;色彩的空间形态和运动轨迹[A];2001-2003中国流行色优秀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武国荣;西安:一路文化飞扬[N];中国文化报;2007年
2 ;迎接第十届西安城墙国际马拉松赛[N];西安日报;2004年
3 孟西安;丝路连欧亚 西安耀古今[N];人民日报;2007年
4 马戎戎;西安:只有城墙的古城[N];中国建设报;2006年
5 记者 王彬 实习生 肖怡霏 王一袖;城门征联颁奖城墙灯会亮灯[N];西安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晓霞;2008,该不该买房[N];陕西日报;2008年
7 缪平均 袁英;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城墙——西安古城墙[N];中国档案报;2005年
8 刘峰;西安城西客运站建成使用[N];中国交通报;2005年
9 通讯员 张敏 张晓玲 记者 沈谦;发展滞后的社区服务业[N];陕西日报;2004年
10 特约记者 秦剑 通讯员 郭军;古城奇想 西安城墙上建铁路[N];文汇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松涛;高铁客运站站区空间形态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闫凤英;居住行为理论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3 奚建武;从复合到融合[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4 孔媛;城市“新二元结构”从分割到融合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5 杨卡;我国大都市郊区新城社会空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6 李瑞;唐宋都城空间形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宋立民;春秋战国时期室内空间形态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8 翟睿;中国秦汉时期室内空间营造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9 沈琪;崇明生态岛建设空间决策支持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慧青;中国高校布局结构变革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小林;转型期传统居住空间更新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2 黄冬英;广州珠江新城居住空间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3 邹卓君;大城市居住空间扩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4 刘丽丽;小户型居住空间计划的适应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5 王侠;大城市低收入居住空间发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D];东南大学;2004年
6 杜森;兰州城市居住空间发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7 陈力;集合住宅本土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8 杨丽华;杭州西湖景区茶馆的分布及其空间形态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连宏萍;空间的转换:一项对失地农民住房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10 张露;人居空间的反思[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8830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1883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