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番禺是华南海上丝路最早的始发港——对《关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研究述评》的意见

发布时间:2018-07-23 13:06
【摘要】:韩湖初等评述中国古代海上丝路最早始发港问题的文章有几点不足:①论题虚大,拟谈中国,却只谈华南;②说人们已得出比较一致的意见,认为北部湾合浦、徐闻和日南3海港是华南古代海上丝路最早的始发港,否定番禺说。这并不符合实际,因为有些番禺说的论文未被列为参考文献予以分析;③否认番禺说与赞同北部湾说的根据是不能令人信服的。笔者根据历史文献、考古成果与历史地理条件,逐一分析韩文的理据,得出番禺是华南古代海上丝路最早始发港的结论。
[Abstract]:The article on Han Hu's elementary comment on the earliest origin of China's ancient silk road at sea has several points which are not enough: 1 to talk about China, but only to South China to say that people have come to a more consistent view that Hepu in Beibu Bay, Xuwen and Renan seaports were the earliest ports of origin of silk road in ancient South China, denying Panyu's theory. This is not in line with the reality because some of the papers said by Panyu are not listed as references to be analyzed. [3] the basis for denying Panyu's theory and agreeing with the Beibu Gulf theory is not convincing. According to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archaeological achievements and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rationale of Korean one by one,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Panyu is the earliest port of origin of the ancient silk road in South China.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
【分类号】:K92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湖初,杨士弘;关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始发港研究述评[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2 韩北;“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理论研讨会在广西北海召开[J];地理科学;2005年01期

3 李世源;珠海宝镜湾岩画年代的界定[J];东南文化;2001年11期

4 陈代光;简论南海丝绸之路[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0年02期

5 李静荷;陈柏坚与他的《广州外贸史》[J];岭南文史;1998年01期

6 黄伟宗;应当重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发[J];岭南文史;2000年04期

7 司徒尚纪,李燕;汉徐闻港地望历史地理新探[J];岭南文史;2000年04期

8 陈立新;海上丝路话徐闻[J];岭南文史;2000年04期

9 林云奉,陈华昌;对徐闻沿革史实及县治的看法[J];岭南文史;2000年04期

10 李富强;西南─—岭南出海通道的历史考察 “西南──岭南出海通道上的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之一[J];广西民族研究;199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潘丽霞;汉代官商的形成[J];保定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2 林永强;;汉代海盗与沿海社会治安管理[J];北方论丛;2011年02期

3 郑小炉;;东南地区春秋战国时期的“镇”——古越族向岭南迁徙的一个例证[J];边疆考古研究;2003年00期

4 王培新;;公元2~4世纪西北朝鲜砖室墓初步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3年00期

5 潘玲;;矩形动物纹牌饰的相关问题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04年00期

6 孟原召;;宋元时期泉州沿海地区瓷器的外销[J];边疆考古研究;2006年00期

7 王玉平;邸明;;天津地区出土的古代铜镜[J];北方文物;2006年01期

8 余曼;;塑城之魂——谈广州明清古城墙越秀山段的保护[J];才智;2011年23期

9 曹升生;;刘邦的人才思想与时代变局[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张江洪;刘曙东;;试论贾谊重农思想的社会根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泽泓;;南越国番禺城析论[A];中国古都研究(第二十三辑)——南越国遗迹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絮飞;;以谢赫“六法”形式谈南阳汉画像石“六美”[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陆琦;郑洁;;广州古园林札记[A];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文件[C];1999年

4 顾晓伟;李云根;;在福建发现中国的海洋文化——历史记忆与海洋文化认同[A];福建省首届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世源;;宝镜湾岩画:灵魂出窍[A];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人类学高级论坛2009卷[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娟;儒学与秦汉意识形态的建立[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媛;中国岩画的审美特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芳芳;战国秦汉妆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张以红;潭江流域城乡聚落发展及其形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孙翔;民国时期广州居住规划建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6 杨继刚;汉灵帝鸿都门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7 朱慧玲;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日本华侨华人社会的变迁[D];厦门大学;2001年

8 蒋红斌;超以象外 得其圜中——从汉字字体演进的外部因素比较来探索设计的创造性[D];清华大学;2004年

9 袁承志;风格与象征——魏晋南北朝莲花图像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温乐平;秦汉社会消费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克标;西汉游侠与乡里秩序[D];湘潭大学;2010年

2 廖红标;明清时期广西对外交通发展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3 王焕嘉;郑和碑林的艺术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4 韩玉峰;秦汉时期儒生的命运与国运[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迎春;论秦的标准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燕;汉代艺术中的仙山图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牟晓林;十八世纪中国瓷绘西洋人物图像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8 李侃;战国秦汉出土灯具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张仁杰;广州地区汉墓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黄筱雯;广东地区六朝墓葬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聪;古代香港树皮布文化发现及其意义浅释[J];东南文化;1999年01期

2 李仲均,王根元;晋江口海岸线变迁与泉州港的衰落[J];地球科学;1984年03期

3 陈代光;简论南海丝绸之路[J];地域研究与开发;1990年02期

4 陈鸿钧;“儋耳”澄闻[J];广东史志;2001年02期

5 张明俊;海上丝绸之路研究在福建[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7年04期

6 何纪生;吴振华;;广东徐闻东汉墓——兼论汉代徐闻的地理位置和海上交通[J];考古;1977年04期

7 童恩正;;有关文明起源的几个问题——与安志敏先生商榷[J];考古;1989年01期

8 李静荷;陈柏坚与他的《广州外贸史》[J];岭南文史;1998年01期

9 黄伟宗;应当重视“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发[J];岭南文史;2000年04期

10 司徒尚纪,李燕;汉徐闻港地望历史地理新探[J];岭南文史;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琅;北部湾的文化珍珠——记走向改革开放的北海文化[J];中外文化交流;1993年02期

2 蔡怀能;优秀厂长、广西珍珠公司总经理 刘文雄[J];学术论坛;1988年05期

3 ;亚热风情岛 魅力北部湾[J];女性天地;2008年06期

4 李杨;;迎接“大北部湾”时代[J];中国西部;2010年Z7期

5 韦法明;北部湾广场[J];文化时空;2003年01期

6 陈家光;邵颖;;“北部湾事件”:美国编造的弥天大谎[J];环球军事;2006年18期

7 蒋淑玉;;充满诱惑的北部湾[J];今日南国;2007年14期

8 张贵余;;美史学家揭开“北部湾事件”真相[J];北京档案;2006年07期

9 孔祥庚;;云根诗词[J];创造;2009年11期

10 龙鸣;邓咏;;尾声[J];广西文学;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波;;利用“边”的优势 做足“边”的文章 努力把凭祥打造成为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新一极[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书德;;加快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工作的若干思考[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农优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与崇左发展[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李伯兴;曹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国际物流基地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莫光政;葛兵;;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重大农业产业集群的培育与商贸发展基础[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雷海良;;发挥比较优势 积极融入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建设[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吴彩萍;;对桂北地区发展沿边经济的思考[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石建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物流信息资源亟待整合[A];北部湾国际商贸物流发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商贸物流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梁传新;;制度创新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沿边经济发展的先导[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曾建红;;医药制造业发展的主要产品遴选——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为例[A];2011高等职业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学术暨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查明;S北海港澄清整合事宜[N];中国证券报;2007年

2 李嘉 张虹生;北部湾商机激活中外企业投资热情[N];国际商报;2007年

3 本报评论员;挥出泛北部湾合作大手笔[N];广西日报;2007年

4 记者 张文德 见习记者 李顺;北部湾经济区管委会成立[N];中华工商时报;2006年

5 刘卡玲;呼唤建立北部湾大学[N];广西日报;2008年

6 吴芳;钦州:生态北部湾青年行动深入推进[N];广西日报;2008年

7 记者 周承雪;加快北部湾企业文化构建[N];北海日报;2008年

8 张明华 记者 庞彩伟;广西标准院代码中心服务北部湾经济建设[N];中国质量报;2009年

9 记者 唐群峰 实习生 蒋元华 彭星岚;庞大海外华商考察团集体“掘金”北部湾[N];广西日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曾俊峰;圆梦北部湾[N];广西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伟伟;典型海域海底底床稳定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7年

2 颜云榕;北部湾主要鱼类摄食生态及食物关系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3 高元衡;沿海旅游目的地成长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陈骁;中国南部沿海条纹斑竹鲨和尖头斜齿鲨种群遗传学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张燕;后发区域经济追赶中的地理要素作用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柏秀芳;海床原位监测及其动力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年

7 徐莉;基于GIS和RS的区域生态环境建模与制图[D];山东科技大学;2009年

8 林琪;中国青蟹属种类组成和拟穴青蟹群体遗传多样性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9 陈锴;中国—东盟地缘经济关系研究[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10 赵斌;中国西北地区主导产业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覃盛栋;广西北部湾经济开发区小城镇体育发展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天寿;广西北部湾港口物流发展战略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3 邓莹莹;泛北部湾次区域经济合作区服务贸易的法律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淑媛;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广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龚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发展中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谭顺清;复合行政视角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政府治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7 农添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技术创新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研究[D];广西大学;2012年

8 黄生满;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地方政府作用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9 杨海洁;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10 赵保华;低碳经济视角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结构及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21395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1395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3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