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历史性的地理陈述与阅读

发布时间:2018-12-28 16:36
【摘要】:我们基本上是通过对文本或文献的阅读,才可能重构关于历史时期的地理景观和地理知识,才可能理解历史时期地理景观与地理知识对于古人和今人的意义。因此本文考察了历史文本或文献中地理陈述与地理景观和地理知识之间的各种关系,以及当前对这些地理陈述的不同阅读方法。
[Abstract]:It is through reading the text or literature that we can reconstruct the geographical landscape and geographical knowledge of historical period and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geographical landscape and knowledge of historical period to the ancients and modern people. Therefor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various relationships between geographical statements and geographical landscape and geographical knowledge in historical texts or literature, as well as the different reading methods of these geographical statements.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
【分类号】:K92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孝聪;古代中国地图的启示[J];读书;1997年07期

2 张建民,鲁西奇;“了解之同情”与人地关系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正强;;个性的解释学张力——从康德的天才论美学到施莱尔马赫的普遍解释学[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单斌;“起源”的迷思——德里达《〈几何学起源〉导论》解读[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3 任军;;胡塞尔现象学与自然主义批判[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肖德生;;胡塞尔对主客观时间关系的确立[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户晓辉;;中国传统节日与现代性的时间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6 张小坡;;清代江南宾兴组织的演变及运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7 盛险峰;;“山川”与中国古代国家的建构[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8 刘伟;张佩佩;;南京国民政府国庆纪念中的辛亥记忆[J];安徽史学;2011年03期

9 张文华;;淮河流域汉唐时期农业灾害发展的基本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10 张文华;;淮河流域汉唐时期蝗灾的时空分布特征——淮河流域历史农业灾害研究之二[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关莉丽;;当代艺术生产研究关键词解读[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二辑)[C];2008年

2 孙信茹;朱凌飞;;都市中的“媒介仪式”——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媒介传播研究[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4年

3 刘敏;;村落仪式的传承与嬗变——可邑村阿细跳月的传播现象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4 段联合;;论地质学的实践[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5 谭晓霞;;现代背景下的八宝镇巫术现状浅析[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6 丁耘;;关于《现象学之基本问题》中若干译名的讨论[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罗正副;;民族文化的实践记忆——以一个布依族村寨的“送云”仪式为例[A];布依学研究(之九)[C];2008年

8 邢莉;;蒙古族那达慕的人文精神[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9 蓝炯熹;;盘瓠传说的理解、曲解和误解——畲民图腾文化再研究[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10 赵海瑛;;论盘瓠神话与畲族族群认同的中间环节[A];畲族文化研究(上册)[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克勤;英伽登文学本体论思想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靳宝;批判哲学的现象学批判[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秋芝;口头表演与文化阐释[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4 李言统;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5 艾娟;知青集体记忆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华;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陈建新;李渔造物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王铁华;主人的居处:“看”视域的古典园林文化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铁丽;先秦时期黄河水患述论[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徐静;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楚辞》英译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何俊霞;叛逆的回归:主体间性下的林译《浮生六记》[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和慧芳;屈赋自传性文本的叙事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陆燕;“前理解”指导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蒲琳;托马斯·沃尔夫长篇小说主题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7 陈东;挪用公款罪若干疑难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8 肖春平;社会的空间想象[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9 许晓斌;工业遗产与地方社会变迁[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朱沛升;“文革”——沉重的集体记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恩涌;“人地关系”的思想从“环境决定论”到“和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2 陆巍,吴宝鲁;试论第四纪晚期中国古人类三次迁移与气候变化[J];地理学报;1997年05期

3 马润潮;人文主义与后现代化主义之兴起及西方新区域地理学之发展[J];地理学报;1999年04期

4 安志敏;;中国的史前农业[J];考古学报;1988年04期

5 鲁西奇;人地关系理论与历史地理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亮;;阅读与体验[J];上海文学;1990年02期

2 ;阅读理解训练(英文)[J];中学英语之友(上旬);2011年07期

3 邵丽;;作文与激趣[J];文学教育(上);2011年01期

4 ;四川戏剧有奖阅读竞答[J];四川戏剧;1993年03期

5 ;四川戏剧有奖阅读竞答[J];四川戏剧;1993年05期

6 阎欣宁;;闲话阅读[J];青年文学;1996年08期

7 许余龙;影响中国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学生因素[J];现代外语;1998年03期

8 周序林;强化阅读交际能力训练 提高CET级考测试成绩[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6期

9 黄景;论阅读写作相关性及其教学意义[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10 王建平,张秀英;谈承接语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信息作用[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国锋;;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A];中国新时期思想理论宝库——第三届中国杰出管理者年会成果汇编[C];2007年

2 周易军;;绝地求生——《中国国家地理》的成功之道[A];中国编辑研究(2006)[C];2007年

3 张胜萍;;浅谈乡土地理知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4 王帮;;如何激发高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A];现代地理科学与贵州社会经济[C];2009年

5 龙泉;;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自己的地理知识——一次地理课堂教学实践的总结[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6 梁

本文编号:23941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3941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7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