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时期“河陇”地理概念的形成与深化
[Abstract]:"he long" is the abbreviation of Hexi, Longyou, it is a conventional geographical concept. "he long" in ancient China mainly refers to the west of Longshan, the vast area to the east of the Western region. And the Tang Dynasty, "River long" also covered the vast western regions. Since Emperor Wu developed Hexi, this area has become very important in the whole country. The geographical concept of "he long" was formed in the Han Dynasty, gradually became popular in the period of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of Jin Dynasty, and deepened the concept of the Tang Dynasty.
【作者单位】: 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
【分类号】:K242;K92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金家诗;河陇士人与鲜卑族文化转型[J];北方论丛;2002年01期
2 郭弘;试评唐蕃战争中的河陇形势[J];甘肃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3 杨蕤,冯璐璐;宋夏时期河陇地区民族关系格局简论[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4 梁勤;论唐代河陇地区经济的发展[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04期
5 黄新亚;论唐初河陇地区经济的繁荣[J];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6 彭丰文;汉魏十六国时期河陇大族势力的崛起及其在西北边疆开发中的作用[J];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蕤;夏金疆界考论[J];北方文物;2005年02期
2 冯培红;;汉宋间敦煌家族史研究回顾与述评(上)[J];敦煌学辑刊;2008年03期
3 薛正昌;唐代长安——灵州道:历史与文化[J];江汉论坛;2004年04期
4 韦宝畏;许文芳;;关于汉代祖厉县的几个问题[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金滢坤;;敦煌本《唐大历元年河西节度观察使判牒集》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6 苏海洋;雍际春;晏波;尤晓妮;;丝绸之路陇右南道甘肃东段的形成与变迁[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杨蕤;历史上的夏辽疆界考[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3年06期
8 张祖群;;《西夏地理研究》再评价——与祁琛云商榷[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刘京韬;;近二十年来吐蕃研究综述[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年09期
10 苏海洋;雍际春;晏波;尤晓妮;;唐蕃古道大震关至鄯城段走向新考[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赵文润;;唐代和籴制度的性质及作用[A];唐史论丛(第五辑)[C];1990年
2 刘锡涛;;浅谈唐人的用林活动[A];唐史论丛(第八辑)[C];2006年
3 杜文玉;;隋唐时期西北地缘政治的变化及其特点[A];唐史论丛(第十三辑)[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樊秋丽;陇右汪氏家族兴衰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2 杨发鹏;两晋南北朝时期河陇佛教地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蕤;西夏地理初探[D];复旦大学;2005年
4 马瑞江;从多元到一体的动因与机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中和;吐蕃王朝与周边民族关系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6 齐德舜;U厮Up家族世系史[D];兰州大学;2010年
7 白雪;魏晋北朝河西走廊的民族结构与社会变动[D];兰州大学;2012年
8 王效锋;唐代中期战争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茹;十六国北朝教育述论[D];青海师范大学;2010年
2 王玉国;唐代凉州地区景观资源与旅游活动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常京春;唐德宗朝宰相群体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许春华;北凉王沮渠蒙逊及其政权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尼玛草;甘肃藏族霍尔藏部落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6 卫永锋;唐前朝(618—763年)和亲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7 王百岁;唐蕃战争新探[D];兰州大学;2006年
8 于小秦;甘肃县名初探[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9 陈武强;北宋西北边区的民族法律政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多勇;泾河中上游汉安定郡属县城址及其变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金家诗;河陇士人与鲜卑族文化转型[J];北方论丛;2002年01期
2 李聚宝;曹魏时期敦煌豪族的膨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J];兰州学刊;1987年02期
3 武守志;五凉政权与西州大姓[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永良;灿烂的河陇文化[J];丝绸之路;1996年01期
2 胡小鹏;西北史地研究的新成果──《河陇史地考述》评介[J];社科纵横;1994年06期
3 陈景冬;唐贵云;;浅谈地理概念直观化和生活化的学习[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6年06期
4 李智君;公元439年:河陇地域学术发展的转捩点[J];中国文化研究;2005年02期
5 李永良;河陇地区的青铜文化[J];丝绸之路;1996年02期
6 张德芳;丝绸之路与陇上文物[J];丝绸之路;1998年01期
7 张承志;人文地理概念之下的方法论思考[J];回族研究;1999年01期
8 赵自;说说美国南方[J];领导文萃;1999年06期
9 吴永甫;百里到沪渎 探古去白鹤[J];上海农村经济;2005年08期
10 王钢;《窦娥冤》地理概念考[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霖;王红;朱海红;李德仁;;基于形式本体的地理概念语义分析方法[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郭黎;崔铁军;刘灿由;田新林;张威;;基于本体的空间数据集成技术[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景东升;;基于本体和agent的地理空间信息语义共享初探[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4年
4 郗荣庭;;关于我国核桃起源问题的商榷[A];河北省果树学会第七届、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1981年
5 ;国遥新天地——全面遥感解决方案[A];第十五届全国遥感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赵国彪;;浅谈地理教学的“五育”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青海卷)[C];2010年
7 魏红霞;杨志敏;;中拉关系的发展对中美关系的影响——从美国政策的角度分析[A];中国拉丁美洲史研究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拉丁美洲现代化进程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7年
8 崔军文;许南琴;;再论青藏高原隆升的动力学模式[A];1995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9 刘学梅;;新课程中学地理教材评价标准研究[A];湖北省地理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5年
10 刘屹;;中古道教的“中国”观念[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邹晓文 本报记者 李立平;地理概念管理软件 优化商业分区[N];大众科技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谢扬林;獐子岛破局“地理概念”[N];中国经营报;2006年
3 朱汉民;“湖湘”溯源[N];湖南日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苏建成 通讯员 杨连禄;开启一扇引智大门[N];大众科技报;2009年
5 兰州大学历史系教授: 陆庆夫;天下富庶无如陇右[N];甘肃日报;2000年
6 宋增华;“海岸线”应当固定化[N];中国海洋报;2006年
7 陈健邋实习生 王建亮;地理商标:我的地盘我守牢[N];嘉兴日报;2007年
8 记者 王蕾;人们的城市生活不能被街道或高楼主宰[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9 陆大道;环渤海目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N];中国房地产报;2006年
10 陈奇亮;学生为本 探究创新[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智君;边塞农牧文化的历史互动与地域分野[D];复旦大学;2005年
2 景东升;基于本体的地理空间信息语义表达和服务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5年
3 王永莉;意象、景观与环境感知[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宏伟;基于Ontology的地理信息服务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
5 杨骏;“数字城市”中的空间本体数据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杨斌;“数字山地”框架下的山地本体及数字化分类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9年
7 鲁铭;基于本体的异构导航数据库集成与空间信息语义服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黄茂军;地理本体的形式化表达机制及其在地图服务中的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杨发鹏;两晋南北朝时期河陇佛教地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曾献飞;湘南官话语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艳臣;中学地理概念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马丽;基于概念图的地理概念转变教学模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3 伦志珍;中学生地理学习心理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7年
4 袁建君;变式在地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万甜甜;基于本体的地理信息查询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卢兆龙;晚唐时期的朔方军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7 杨丽琴;基于认知冲突的高中地理概念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吴圆媛;中美地理教材中概念表述的比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周鑫彤;直观手段在高中地理概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刘广锋;远方想象与先秦诗性地理[D];郑州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4090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409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