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夔国历史地理与文化遗存析论

发布时间:2019-05-19 18:06
【摘要】:夔是由楚王族派分而来的一个芈姓小国,于西周晚期周厉王时,楚熊挚嫡嗣被其叔父熊延代立后"自窜于夔"所建,约公元前860年左右,至鲁僖公二十六年(前634)为楚所并,前后立国达二百余年。古夔国的地望,早期文献认为即汉晋秭归县之归乡,唐宋以来的大多数史籍则进一步指出在当时归州东二十里处,结合《水经注》所言"夔城"的相对位置分析,当在秭归老城以东、香溪汇入长江处的原香溪镇一带。通过近些年的田野考古工作,在秭归老城至香溪一段的长江两岸,发现有较多的古文化遗址,其西周晚期至春秋早中期的遗存,当与古夔国密切相关。
[Abstract]:Kui is a small country surnamed Mi, which was sent by the King of Chu. During the late Zhou Dynasty, Chu Xiong's son was built by his uncle Xiong Yan after his uncle Xiong Yan Dynasty. About 860 BC, to the 26 year of Lu Xi Gong (the first 634) was merged by Chu. Before and afte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ountry for more than 200 years. According to the early literature of ancient Kuiguo, that is, the return of Zigui County in Han and Jin dynasties, most of the historical records sinc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further pointed out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Kuicheng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Kuicheng" mentioned in Shuijing Note at that time. When east of Zigui old city, Xiangxi converges into the original Xiangxi town on the Yangtze River. Through the field archaeological work in recent years, more ancient cultural sites have been found on both sides of the Yangtze River from the old city of Zigui to Xiangxi. The remains from the late Western Zhou Dynasty to the early and middl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should b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ancient Kuiguo.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楚国都城与疆域演变研究”(批准号:05JJDZH244) 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工程丹江口库区文物保护科研课题“楚都丹阳探索”(编号:NK1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K928.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胡雅丽,王红星;秭归官庄坪遗址试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4年03期

2 杨权喜 ,陈振裕;秭归鲢鱼山与楚都丹阳[J];江汉考古;1987年03期

3 孟华平,周国平,王成武;秭归庙坪遗址发掘的主要收获[J];江汉考古;1997年01期

4 李零;;楚国族源、世系的文字学证明[J];文物;1991年02期

5 李守奎;;根据《楚居》解读史书中熊渠至熊延世序之混乱[J];中国史研究;201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柯;《三国志》语词考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2 何琳仪;新蔡竹简选释[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3 陈希红;陈立柱;;管仲故里颍上县说综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4 李新峰;试释《汉书·地理志》郡国排序[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5 鲍远航;;南北朝山水散文的文化异质——以《水经注》和南朝山水书札为例[J];北方论丛;2007年05期

6 张小稳;;魏晋南朝时期都督职位的等级划分与功能分析[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李传军;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歌谣风议与官民互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8 韩益民;;“郑伯克段于鄢”地理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邵东方;;“今本”《竹书纪年》附注之“寒门”“塞门”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10 李文辉;千古金台安在哉[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栋;神话与历史:大禹传说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广林;中国北方西辽河地区的文明起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建忠;屈原考古新证[D];上海师范大学;2004年

4 曹建国;出土文献与先秦《诗》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5 胡晓华;郭璞注释语言词汇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马兴;尧舜时代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段双喜;唐末五代江皋两湖湘赣诗歌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8 倪晋波;秦国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9 金霞;两汉魏晋南北朝祥瑞灾异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传军;歌谣俗语与两汉魏晋南北朝社会[D];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彬徽;试论楚丹阳和郢都的地望与年代[J];江汉考古;1980年01期

2 陈贤一;江陵张家山遗址的试掘与探索[J];江汉考古;1980年02期

3 陈振裕,杨权喜;秭归龚家大沟遗址的调查试掘[J];江汉考古;1984年01期

4 卢德佩;当阳磨盘山西周遗址试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4年02期

5 林春;宜昌地区长江沿岸夏商时期的一支新文化类型[J];江汉考古;1984年02期

6 胡雅丽,王红星;秭归官庄坪遗址试掘简报[J];江汉考古;1984年03期

7 石泉 ,徐德宽;楚都丹阳地望新探[J];江汉论坛;1982年03期

8 文必贵;秭归鲢鱼山与楚都丹阳[J];江汉论坛;1982年03期

9 唐嘉弘;越与三苗并不同源[J];江汉论坛;1982年11期

10 李零;;楚国族源、世系的文字学证明[J];文物;199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会英;;石家庄丝弦的“沧桑五百年”——浅谈石家庄丝弦的历史发展[J];大舞台;2011年08期

2 高晓虹;;汉语方言地理学历史发展刍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05期

3 燕录音;;赣南宁都采茶艺术溯源与发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2期

4 朱默涵;;遗存——古琴文化传承之本[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5 刘源;;浅谈英语俚语及学习[J];华章;2011年17期

6 赵玉敬;刘成新;;徘徊中——华语电影中的同性恋话题分析[J];电影评介;2011年16期

7 吴奕,

本文编号:2480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480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88d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