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人文地理论文 >

城市群边缘区城市商丘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5 07:07

  本文关键词:城市群边缘区城市商丘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城市群边缘区是相对于城市群核心区而言的。城市群边缘区与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对于全局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同城市群核心城市相比,城市群边缘区城市经济、政治、文化等区域逐渐面临被边缘化的发展态势。由于距离偏远、交通不便,城市群边缘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发展速度以及发展质量均落后于城市群核心城市。这些特殊区域在区域发展政策的偏移下,更是面临多种困境。因此,如何调整发展战略,是城市群边缘区城市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商丘位于河南省东部,地处东部发达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过渡地带,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具有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区位优势。由于历史和现实上的各种原因,商丘的发展并不像其他类似的交通枢纽城市发展那样迅速。目前,商丘面临东有徐州都市圈,西有中原城市群,南有阜阳经济圈,北有济宁都市圈的紧迫局面,与周边区域相比呈现出经济水平的“塌陷区”,边缘化特征凸显,属于典型的城市群边缘区城市。因此本文以商丘为研究对象,在对商丘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以区位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为核心理论,指导,通过构建城市流强度指标和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建立了城市势力圈模型和城市竞争力模型,借助ArcGIS地统计分析和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商丘市在城市群边缘区位下的区域地位以及城市竞争力进行了综合分析,最后提出商丘未来发展的对策:调整思路,积极主动融入城市群;树立区域一体化观念,构建区域发展网络;强化城市突出职能,提升城市优势职能;加大政府的推动作用,为经济发展创造健康的软环境。
【关键词】:城市群 边缘区 城市发展 商丘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K928.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1 绪论8-14
  • 1.1 研究背景8-9
  • 1.2 研究意义9-10
  • 1.2.1 理论意义9-10
  • 1.2.2 实践意义10
  • 1.3 研究对象与数据来源10-11
  • 1.4 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11-14
  • 1.4.1 研究方法11-12
  • 1.4.2 研究内容12
  • 1.4.3 技术路线12-14
  • 2 研究的认识基础14-33
  • 2.1 相关概念界定14-20
  • 2.1.1 城市群14-16
  • 2.1.2 都市圈16-18
  • 2.1.3 边缘区18-20
  • 2.2 城市群研究综述20-24
  • 2.2.1 国外城市群研究综述20-22
  • 2.2.2 国内城市群研究综述22-24
  • 2.3 边缘区研究综述24-26
  • 2.3.1 国外边缘区研究综述24-25
  • 2.3.2 国内边缘区研究综述25-26
  • 2.4 城市群边缘区城市与城市群的关系26-28
  • 2.3.1 城市群边缘区城市的界定26-27
  • 2.3.2 城市群边缘区城市与城市群的关系27-28
  • 2.5 理论基础28-33
  • 2.5.1 核心理论28-30
  • 2.5.2 相关理论30-33
  • 3 边缘区域中的商丘城市发展现状33-51
  • 3.1 商丘市域概况33-36
  • 3.1.1 区位优越、交通便利34
  • 3.1.2 资源丰富34-35
  • 3.1.3 历史文化悠久35-36
  • 3.2 商丘社会经济发展现状36-43
  • 3.2.1 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工业化水平逐年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36-37
  • 3.2.2 产业结构逐步优化,但仍低于河南省产业结构平均水平37-41
  • 3.2.3 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41-42
  • 3.2.4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社会协调发展42
  • 3.2.5 城乡居民收入明显提高,生活水平不断完善42-43
  • 3.3 被边缘化的商丘43-51
  • 3.3.1 地理区位的边缘化43-46
  • 3.3.2 经济的边缘化46-51
  • 4 边缘区域中的商丘区域地位评价51-72
  • 4.1 城市势力圈分析51-60
  • 4.1.1 城市流强度51-53
  • 4.1.2 计算结果53-58
  • 4.1.3 结果评价58-60
  • 4.2 城市竞争力分析60-72
  • 4.2.1 因子分析法60-61
  • 4.2.2 计算结果61-65
  • 4.2.3 结果评价65-72
  • 5 商丘城市发展对策72-76
  • 5.1 调整思路,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积极融入城市群发展浪潮72
  • 5.2 树立区域一体化的观念,,构建区域发展网络72-73
  • 5.2.1 区域产业发展网络72-73
  • 5.2.2 区域旅游一体化网络73
  • 5.3 强化城市突出职能,提升城市优势职能73-75
  • 5.4 加大政府的推动作用,为经济发展创造健康的软环境75-76
  • 6 结论与展望76-78
  • 6.1 结论76-77
  • 6.2 创新与研究展望77-78
  • 参考文献78-83
  • 后记83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建军;;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黔中城市群产业结构研究[A];“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婷;蒋敏;胥芸博;袁晓梅;梅自良;王斌;;“成绵乐”城市群大气污染物浓度空间分布特征研究[A];四川省环境科学学会二0一一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郭荣朝;苗长虹;夏保林;李军甫;;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组合模式及对策——以中原城市群为例[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4 陈群元;喻定权;;城市群的协调机理与协调模型[A];规划引领下的新型城市化研究——2009年湖南省优秀城乡规划论文集[C];2009年

5 旷红梅;;发展现代物流 提升广西北部湾城市群整体竞争力[A];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与沿边经济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学良;;后危机时代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10)[C];2010年

7 王肖蓉;王聪;;京津冀城市群与高新产业园区发展研究[A];京津冀城市集群发展与廊坊市域经济定位的延伸研究——第五届环渤海·环首都·京津冀协同发展论坛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8 杨秀;于静;勇应辉;;上海在长三角城市群的定位与空间发展战略思考[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高耀;刘志民;;长三角城市群高等教育与经济水平协调度实证研究——基于2000年和2006年横截面数据的比较[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汤放华;龚蓉;;城市生态地区空间结构形成机理与优化调控——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实证研究[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朱晓萌;城市群发展需注重内涵修炼[N];中华工商时报;2010年

2 韦燕春;探求城市群经济规模发展之路[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邓江年;面向21世纪 建设新型城市群[N];南方日报;2011年

4 杜华江;立足德州优势 加快融入进程[N];德州日报;2007年

5 记者  柳尧杰;加快融入省会城市群经济圈[N];莱芜日报;2006年

6 记者 陆列嘉;沿淮城市群发展规划出炉[N];安徽日报;2006年

7 冯丽;发改委专家:构建城市群应避免“重经济轻社会”[N];经理日报;2007年

8 记者  宋庆云;增强使命感 做好调研工作[N];莱芜日报;2006年

9 广西大学副校长、教授 张协奎;推进北部湾城市群可持续发展[N];广西日报;2011年

10 罗云毅;构建城市群应避免误区[N];江苏经济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敏;城市群物流产业效率问题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王国明;城市群道路网络特性及演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孙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城市群次核心城市发展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4 杨盛标;城市群产业圈层形成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5 刘新全;城市群卫星城市区驾驶者出行行为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学鑫;基于专业化与多样性分工的城市群经济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7 王伟;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集合能效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孙可奇;基于动态均衡理论的山东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9 徐境;呼包鄂区域一体化发展模式及空间规划策略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10 张浩然;中国城市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外溢: 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边艳;城市群边缘区城市商丘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2 陈馥利;城市群城际间居民出行行为特征研究[D];长安大学;2010年

3 董青;基于区域经济视角的中国城市群体系空间结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黄俊;城市群发展历程对比研究分析[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5 周维;环鄱阳湖城市群经济的形成与发展实证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6 蔡新;城际产业链的形成机理与城市群产业发展的政策设计[D];湖南科技大学;2010年

7 李敏;成渝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及分形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吕怿南;辽中南城市群产业结构异同和城市间功能关联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皮安涛;城市群运输通道配置方法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2年

10 肖宇;城市群管委会主导下的地方政府责任分担[D];中南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城市群边缘区城市商丘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68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2668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ed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