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景区与周边村落共生发展研究 ——以丹凤棣花文化旅游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6-07 07:24
乡村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现象,近年来逐渐掀起了一股热潮,并愈演愈烈。依托乡村地域浓郁特色的民俗风情、古朴的人文景观、原生的自然风光,打造以民俗的观赏体验为主的旅游,吸引着一大批旅游爱好者。陕西关中地区,地理条件优越,历史悠久,分布着大量乡村聚落,孕育了丰富又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民俗旅游热潮下,各式各样的民俗村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在关中大地上扎根。这些景区的开放提升了当地的形象和知名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原有村落的建设发展。但是随着旅游的快速开发,景区与周边村落发展的种种不和谐现象逐渐显现出来,甚至会存在一些矛盾,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很好的解决,势必会影响景区与村落的长远发展。民俗,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地方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文化观念等等,它与当地的人、事以及环境是分不开的。因此,开发民俗旅游首先就要依托地域环境,景区建设要紧紧围绕它所处的乡村环境,这是民俗文化得以良好展现与延续的基础条件。脱离了地域环境,民俗文化就没有了根基,失去了灵魂,展现出来的只是一副没有生气的躯壳。因而,本论文的研究紧紧围绕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景区与周边村落的关系展开,通过典型案例的实际调研与分析,探究景村的现状共生特...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冷落萧条的民俗村
⒄购驼裥恕R虼丝梢运担??⑾绱迕袼茁糜文芄辉谝欢ǔ潭壬衔?绱?的振兴带来机遇,已经成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引擎。1.1.2项目背景研究生期间参与了《丹凤县城乡建设与经济社会事业综合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对丹凤进行了全域的产业布局规划,也由此设立了多个特色小镇发展平台,作为文创小镇的棣花镇,依托贾平凹的名人效应主打民俗的观光体验游,是关中地区特色鲜明的民俗旅游景区。现状景区周边紧邻着一些村落,村子里留存着一些历史民俗景点,景区的开发并没有很好的带动村子的发展,自身的发展情况也并不乐图1.2丹凤县特色小镇布局图图片来源:《丹凤县城乡建设与经济社会事业综合发展规划(2017-202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1.4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4.1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景区与周边村落的现状及相互关系,重点围绕在空间上属于包含、交叠关系的景区与村落展开。关中地区所指范围大小不一,本文基于地理区划及经济区划(关中城市群、关天经济区等)划定的关中范围如图1.3所示,作为研究范围。在该范围内,选取几个典型的民俗村,对景区本身与周边村落进行调研与分析。1.4.2研究内容1.通过文献书籍,对国内外民俗旅游、旅游开发下的乡村建设以及旅游景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重点围绕共生理论展开研究。2.对关中一些乡村民俗旅游景区进行实地调研,包括景区开发现状、发展情况,周边村落的建设情况,以及景村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景区与周边村落普遍存在的共生特色和共生问题。3.通过对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景区与周边村落存在的共生特色和共生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空间上进行归纳整理,建立一套完善的景村共生的机制体系。基于共生机制,研究总结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景区与周边村落的共生策略。4.针对棣花文化旅游区与周边村落的共生特征,将研究得到的景村共生机制、共生策略具体应用到棣花文化旅游区与周边村落的共生发展中。图1.3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南乡村旅游农旅文深度融合发展研究[J]. 李美萍.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01)
[2]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研究[J]. 刘学艺.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02)
[3]论国际关系中的“共生安全”[J]. 姚璐. 国际观察. 2019(01)
[4]民俗文化保护视角下传统村落旅游规划策略研究[J]. 朱霞,罗迪. 华中建筑. 2018(07)
[5]民俗文化与乡村休闲旅游的和谐共生[J]. 周忠良. 文化学刊. 2018(05)
[6]共生理论视角下兰西城市群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J]. 马国强,汪慧玲. 城市问题. 2018(04)
[7]新时代乡村民俗文化的变迁、传承与创新路径[J]. 陶维兵. 学习与实践. 2018(01)
[8]风景区与景区内乡村协调发展的对策探析——以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十里莲塘风景旅游区为例[J]. 赵斐. 小城镇建设. 2017(02)
[9]乡村旅游开发的三大问题和六大瓶颈[J]. 魅力中国. 2017(01)
[10]论民俗旅游的文化视阈[J]. 李岩,顾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博士论文
[1]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与提升策略研究[D]. 包宇航.上海大学 2018
[2]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旭.东北农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关中民俗文化旅游“小镇”开发绩效评估及其规划引导策略[D]. 宋亚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2]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 余快.天津商业大学 2018
[3]基于共生理论的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D]. 吴慧生.大连理工大学 2017
[4]文学旅游地空间意象分析及营造研究[D]. 贾凡.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7
[5]适应民俗旅游产业发展的关中村落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研究[D]. 史锦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6]官鹅沟景区与当地乡村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 高雪莲.甘肃农业大学 2017
[7]基于共生理论的西安五台镇区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 郑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8]基于乡村旅游视角下关中地区村庄规划研究[D]. 郗瑞.长安大学 2016
[9]基于空间零距离的“景区—城市”共生发展模式研究[D]. 赵鑫.山东师范大学 2015
[10]基于共生理论的深圳凤凰古村保护性更新策略研究[D]. 刘琳.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16141
【文章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省
【文章页数】:1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冷落萧条的民俗村
⒄购驼裥恕R虼丝梢运担??⑾绱迕袼茁糜文芄辉谝欢ǔ潭壬衔?绱?的振兴带来机遇,已经成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引擎。1.1.2项目背景研究生期间参与了《丹凤县城乡建设与经济社会事业综合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对丹凤进行了全域的产业布局规划,也由此设立了多个特色小镇发展平台,作为文创小镇的棣花镇,依托贾平凹的名人效应主打民俗的观光体验游,是关中地区特色鲜明的民俗旅游景区。现状景区周边紧邻着一些村落,村子里留存着一些历史民俗景点,景区的开发并没有很好的带动村子的发展,自身的发展情况也并不乐图1.2丹凤县特色小镇布局图图片来源:《丹凤县城乡建设与经济社会事业综合发展规划(2017-202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1.4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1.4.1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关中地区乡村民俗旅游景区与周边村落的现状及相互关系,重点围绕在空间上属于包含、交叠关系的景区与村落展开。关中地区所指范围大小不一,本文基于地理区划及经济区划(关中城市群、关天经济区等)划定的关中范围如图1.3所示,作为研究范围。在该范围内,选取几个典型的民俗村,对景区本身与周边村落进行调研与分析。1.4.2研究内容1.通过文献书籍,对国内外民俗旅游、旅游开发下的乡村建设以及旅游景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进行深入的研究,重点围绕共生理论展开研究。2.对关中一些乡村民俗旅游景区进行实地调研,包括景区开发现状、发展情况,周边村落的建设情况,以及景村之间的相互关系,分析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景区与周边村落普遍存在的共生特色和共生问题。3.通过对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景区与周边村落存在的共生特色和共生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空间上进行归纳整理,建立一套完善的景村共生的机制体系。基于共生机制,研究总结关中乡村民俗旅游景区与周边村落的共生策略。4.针对棣花文化旅游区与周边村落的共生特征,将研究得到的景村共生机制、共生策略具体应用到棣花文化旅游区与周边村落的共生发展中。图1.3研究对象的范围界定图片来源:笔者自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南乡村旅游农旅文深度融合发展研究[J]. 李美萍.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9(01)
[2]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现实困境与破解路径研究[J]. 刘学艺.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9(02)
[3]论国际关系中的“共生安全”[J]. 姚璐. 国际观察. 2019(01)
[4]民俗文化保护视角下传统村落旅游规划策略研究[J]. 朱霞,罗迪. 华中建筑. 2018(07)
[5]民俗文化与乡村休闲旅游的和谐共生[J]. 周忠良. 文化学刊. 2018(05)
[6]共生理论视角下兰西城市群旅游产业的协同发展[J]. 马国强,汪慧玲. 城市问题. 2018(04)
[7]新时代乡村民俗文化的变迁、传承与创新路径[J]. 陶维兵. 学习与实践. 2018(01)
[8]风景区与景区内乡村协调发展的对策探析——以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十里莲塘风景旅游区为例[J]. 赵斐. 小城镇建设. 2017(02)
[9]乡村旅游开发的三大问题和六大瓶颈[J]. 魅力中国. 2017(01)
[10]论民俗旅游的文化视阈[J]. 李岩,顾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博士论文
[1]企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共生演化与提升策略研究[D]. 包宇航.上海大学 2018
[2]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旭.东北农业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关中民俗文化旅游“小镇”开发绩效评估及其规划引导策略[D]. 宋亚伟.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
[2]基于共生理论的城市新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 余快.天津商业大学 2018
[3]基于共生理论的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研究[D]. 吴慧生.大连理工大学 2017
[4]文学旅游地空间意象分析及营造研究[D]. 贾凡.西安外国语大学 2017
[5]适应民俗旅游产业发展的关中村落空间形态更新设计研究[D]. 史锦东.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
[6]官鹅沟景区与当地乡村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 高雪莲.甘肃农业大学 2017
[7]基于共生理论的西安五台镇区空间优化策略研究[D]. 郑恬.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
[8]基于乡村旅游视角下关中地区村庄规划研究[D]. 郗瑞.长安大学 2016
[9]基于空间零距离的“景区—城市”共生发展模式研究[D]. 赵鑫.山东师范大学 2015
[10]基于共生理论的深圳凤凰古村保护性更新策略研究[D]. 刘琳.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216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renwendili/3216141.html